处理单元,图像形成装置和显影盒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3178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处理单元,图像形成装置和显影盒。当显影盒被容纳在处理单元壳体的容纳部中时,显影盒的用以向显影剂载体输入偏压的电极进入处理单元壳体的接合部以便与该接合部相接合并且固定到该接合部。连接构件将所述电极连接到显影盒壳体,使显影盒壳体可在该电极与所述接合部相接合并固定于该接合部的状态下相对于处理单元壳体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形成装置和显影盒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诸如激光打印机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可安装至该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单 元和显影盒。
技术介绍
JP-A-2000-250378披露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和包括显影盒和感光盒(photoconductor cartridge)的。显影盒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感光盒上以形成。该处 理单元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上。更具体而言,显影盒具有显影辊和操作部(operated section)。感光盒具有感光鼓 (photoconductor drum),滑动支撑构件和移动操作部。图像形成装置的壳体上设有引导 装置。当显影盒安装到感光盒上时,显影辊的位置靠近感光鼓,操作部的位置则相邻于滑动 支撑构件。当安装到装置壳体上时,移动操作部与引导装置滑动接触,从而改变 滑动支撑构件的姿态。滑动支撑构件相应地对操作部施压,从而将显影辊压靠感光鼓。因为图像形成装置被要求向显影辊施以显影偏压,所以在装置壳体上设有电极,以便 当安装到装置壳体时使该电极与显影辊的轴接触并电连接到该轴上,从而将显影 偏压施加到显影辊上。另一方面,为了确保图像质量,要求在轴向方向均匀地将显影辊压靠感光鼓。另一方 面,因为在图像形成过程中由于感光鼓的转动而产生振动,所以要求允许显影盒相对于感 光盒作微小移动以顺应并吸收这样的振动。然而,在显影辊轴和装置壳体电极互相接触以 向显影辊施以显影偏压的情况下,显影盒相对于感光盒的微小移动可能导致显影辊轴与装 置壳体电极之间的不稳定接触,即向显影辊的显影偏压的提供不稳定。在采用这种连接方式的情况下,如果试图使显影辊轴与装置壳体电极之间的接触稳定而增加两者之间的接触 压力,则显影盒不能充分顺应由于感光鼓的转动产生的振动而导致图像质量下降的不理想 局面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作为一个说明性的非限制性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该包括具 有可在其上形成静电潜像的光电导体的第一壳体;和具有用以携带显影所述静电潜像的显 影剂的显影剂载体的显影盒。显影盒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至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包括用于容纳显影盒以使所述显影剂载体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光电导体面 对的第一容纳部。该第一容纳部具有接合部。显影盒包括当显影盒被容纳在第一容纳部中时在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进入 接合部以与该接合部相接合并固定于其上以及能向显影剂载体输入偏压的第一电极;支撑 显影剂载体并且当显影盒被容纳在第一容纳部中时可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第一电极移动 的第二壳体;和将所述第一电极连接到第二壳体并且当显影盒被容纳在第一容纳部中时将 第一电极推向所述接合部的连接构件。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点是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提供显影偏压的构造;另一个优点是 提供一种能够允许显影剂载体相对于光电导体移动的构造。下文将结合附图详细论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例的激光打印机的主要部分的侧视截面图。图2是图1所示激光打印机的的主要部分的侧视截面图。 图3是显影盒的左侧视图。图4是显示显影电极部的图3所示显影盒在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图。 图5是鼓盒的左侧视图。图6是显示电极引导部的图5所示鼓盒在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图。 图7是的左侧视图。图8是显示显影电极部和电极引导部的图7所示在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图。 图9是装置壳体的主要部分(处于未安装的状态下)的侧视图。图IO是装置壳体的主要部分(处于正在安装的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ll是装置壳体的主要部分(处于完成安装的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12是在图11所示状态下接触部和装置电极的后视图。图13是显示显影电极部和电极引导部的图7所示的修改实例在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图。图14是图13所示的接触部的透视图。 图15是接触部和装置电极的后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将结合附图详细论述本专利技术的说明性的非限制性实施例。 1.激光打印机的构造图1是显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例的激光打印机的主要部分的侧视截面 图。图2是图1所示激光打印机的的主要部分的侧视截面图。如图1所示,激光打印机1包括作为壳体的实例的装置壳体2。激光打印机1还包括 馈纸部3和图像形成部4,两者都设置在装置壳体2中。1) 装置壳体装置壳体2在一个侧壁上具有前盖5。该前盖5的下端部通过铰链可转动地支撑在所 述侧壁上。当前盖5以其下端部为支点开启时,装置壳体2的内部空间被打开,从而暴露 作为第二容纳部的实例的容纳部77 (以后介绍)。在该状态下,15 (以 后介绍)可被附接到装置壳体2的容纳部77以及从中拆卸。当前盖5以其下端 部为支点关闭时,装置壳体2的内部空间被封闭。在下文的描述中,关于所述激光打印机1和15,设置前盖5的一侧为"前" 顶IJ,相对的一侧为"后"侧。沿附图的纸面厚度方向靠近读者的一侧为"左"侧,沿附图的纸 面厚度方向远离读者的一侧为〃右〃侧。而且,"宽度方向"是与"左右方向〃相同的方向。上 述方向仅为了便于解释,并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2) 馈纸部设置馈纸部3是为了向图像形成部4馈送纸张6。馈纸部3设置于装置壳体2底部。 馈纸部3包括馈纸盘7,馈纸辊8,夹纸辊9,下套准辊10和上套准辊11。馈纸盘7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装置壳体2底部。馈纸盘7具有纸张6叠于其上的压 纸板12。压纸板12的前端部由弹簧13推向馈纸辊8。馈纸辊8设置于馈纸盘7前端部的上方。夹纸辊9设置于馈纸辊8的前方。下套准辊 10和上套准辊11设置在馈纸辊8的后方并沿上下方向彼此相对。下套准辊10可转动地支撑在装置壳体2上。上套准辊ll可转动地支撑在鼓盒壳体(校注原文为"鼓壳体",校者认为不妥,因此改为"鼓盒壳体",请再审核)24 (以后介绍)上。通过馈纸辊8的转动作用,叠在压纸板12上的纸张6的最上面一页纸被逐一馈送。因此,由馈纸辊8馈送的纸张6在馈纸辊8和夹纸辊9之间通过并被传送到下套准辊10和上套准辊ll之间的辊隙。由上,下套准辊11和10夹持的纸张6经同步套准后被输送到转印位置。该转印位置是感光鼓43 (以后介绍)和转印辊45 (以后介绍)之间的辊隙位置。 3)图像形成部图像形成部4包括扫描单元14,15和定影单元16。 3-1)扫描单元扫描单元14设置在装置壳体2上部。扫描单元14包括激光源(未在图中示出),多 角镜17,两个透镜18和两个反射镜19。基于图像信息的激光束从激光源发出。如图1虚线所示,经多角镜17偏折后,激光 束穿过一透镜18,再经一反射镜19弯折后穿过另一个透镜18,然后再次被另一反射镜19 弯折,照射到感光鼓43的表面上。 3-2)15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装置壳体2中,从而位于扫描单元14下方。 如图2所示,15包括显影盒21和鼓盒20,所述显影盒21以可拆卸的方式 安装至所述鼓盒20上。 a)显影盒显影盒21包括作为第二壳体的实例的显影壳体22。显影盒21还包括供给辊27,显 影辊28和层厚调节片29,三者都设置于显影壳体22中。显影壳体22有作为一对侧板的实例在宽度方向上彼此隔开且相对的两个侧壁30。显 影壳体22大体呈盒状且其后侧有开口。显影壳体22在前端部有前突的握持器23,在前后 方向上的中间处有隔板31。显影壳体22的前部空间由隔板31隔成色粉储存室32,后部空间被隔成显影室33。色粉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具有在其上形成静电潜像的光电导体;和    显影盒,该显影盒具有用于携带显影所述静电潜像的显影剂的显影剂载体,所述显影盒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所述第一壳体,其中    所述第一壳体包括:    第一容纳部,该第一容纳部用于容纳所述显影盒以使所述显影剂载体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光电导体面对,所述第一容纳部具有接合部,以及其中    所述显影盒包括:    第一电极,当所述显影盒被容纳在所述第一容纳部中时,所述第一电极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进入所述接合部以与所述接合部接合并固定到所述接合部,以及所述第一电极能向所述显影剂载体输入偏压;    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支撑所述显影剂载体,并且当所述显影盒被容纳在所述第一容纳部中时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电极移动;和    连接构件,该连接构件将所述第一电极连接到所述第二壳体,并且当所述显影盒被容纳在所述第一容纳部中时所述连接构件将所述第一电极推向所述接合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正吾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