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管下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3068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3 1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绕管下料机构,包括前横向移动组件、第二纵向移动组件和若干组绕管夹爪组件,所述前横向移动组件以及第二纵向移动组件带动所述绕管夹爪组件移动,所述绕管夹爪组件包括夹爪驱动机构、第一绕管夹指和第二绕管夹指,所述第一绕管夹指的底部制有第一绕管夹取槽,所述第二绕管夹指的底部制有第二绕管夹取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绕管夹爪组件夹取已绕管产品,使得产品因卷绕而重叠在一起的管线部分位于第一绕管夹取槽和第二绕管夹取槽内,防止已绕管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散开;再通过前横向移动组件、第二纵向移动组件带动绕管夹爪组件和产品移动,实现已绕管产品自动下料。下料。下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绕管下料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绕管下料机构,属于自动化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一些长度较长的产品(耳机、医用导管等),包装前需要卷绕成圈以免产品打结,但是绕管后包装前的运输过程中产品很容易散开,散开后需要重新绕管,浪费时间,包装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自动夹取和移动绕管产品的绕管下料机构。
[0004]为实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绕管下料机构,包括前横向移动组件、第二纵向移动组件和若干组绕管夹爪组件,所述前横向移动组件以及第二纵向移动组件带动所述绕管夹爪组件移动,所述绕管夹爪组件包括夹爪驱动机构、第一绕管夹指和第二绕管夹指,所述第一绕管夹指的底部制有第一绕管夹取槽,所述第二绕管夹指的底部制有第二绕管夹取槽,所述第一绕管夹取槽和所述第二绕管夹取槽相对设置,所述夹爪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绕管夹指和第二绕管夹指夹取已绕管产品。
[0006]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绕管夹指上还制有夹指定位凸块,所述第二绕管夹指上还制有与所述夹指定位凸块对应的夹指定位孔。
[0007]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前横向移动组件包括第二夹爪平移板以及固定在机架台上的前上料顶板,所述前上料顶板上安装有若干条前上料滑轨,所述前上料滑轨上设置有第二前上料滑块,所述第二夹爪平移板底部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前上料滑块上,所述前横向移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前上料顶板上的前直线电机,所述前直线电机上设置有前直线移动块,所述前直线电机带动所述前直线移动块移动,所述前直线移动块与所述第二夹爪平移板相连接。
[0008]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纵向移动组件包括第二升降电机,所述第二升降电机连接有第二升降滑杆,所述第二升降电机带动所述第二升降滑杆移动,所述第二升降滑杆的底部穿过所述第二夹爪平移板以及前上料顶板并连接有第二夹爪固定板,所述绕管夹爪组件与所述第二夹爪固定板相连接。
[0009]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夹爪平移板上还设置有若干第二升降导滑套,所述第二升降导滑套内穿设有第二升降导柱,所述第二升降导柱的底部固定在所述第二夹爪固定板上。
[0010]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夹爪驱动机构为电动夹指或夹爪气缸。
[0011]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电动夹指包括夹取电缸,所述夹取电缸上设置有两块夹指滑块,所述夹取电缸上制有夹指滑轨,所述夹指滑轨的两侧制有夹指移
动槽,所述夹指滑块上制有滑轨槽,所述夹指滑轨位于滑轨槽内,所述夹指滑块上还制有夹指移动块,所述夹指移动块位于所述夹指移动槽内。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绕管夹爪组件夹取已绕管产品,使得产品因卷绕而重叠在一起的管线部分位于第一绕管夹取槽和第二绕管夹取槽内,防止已绕管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散开;再通过前横向移动组件、第二纵向移动组件带动绕管夹爪组件和产品移动,实现已绕管产品自动下料。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静脉管绕管装置中前上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静脉管绕管装置中第一升降导滑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静脉管绕管装置中第一夹爪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夹取电缸和夹指滑块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静脉管绕管装置中绕管夹爪组件和贴纸夹爪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6是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静脉管绕管装置中拉纸气缸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7是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静脉管绕管装置中拉纸滑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8是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静脉管绕管装置中贴纸夹爪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9是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静脉管绕管装置中夹爪电缸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10是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静脉管绕管装置中夹爪活塞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11是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静脉管绕管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11所示,一种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静脉管绕管装置,包括传送机构2、前上料机构6、后上料机构7、绕管机构8以及贴纸机构9。传送机构2、绕管机构8和贴纸机构9均安装在机架台上,前上料机构6和后上料机构7通过支撑机架10安装在机架台上。传送机构2负责传送静脉管,前上料机构6和后上料机构7负责夹取传送机构2上静脉管的各段并将其按一定的顺序放置在绕管机构8上,绕管机构8带动静脉管卷绕成圈。前上料机构6还负责夹取已卷绕成圈的静脉管并移至贴纸机构9的上方,贴纸机构9切出条状贴纸,已卷绕成圈的静脉管的其中一段恰好位于条状贴纸的中心,贴纸机构9带动条状贴纸的两端向上运动直到贴纸的两端相向相贴,贴纸完毕后前上料机构6带动静脉管移至下料口。贴纸的目的在于防止卷绕成圈的静脉管在下料时散开。
[0025]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所示,前上料机构6包括前横向移动组件,前横向移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支撑机架10上的前上料顶板61,前上料顶板61上安装有若干条前上料滑轨62。前上料滑轨62上设置有第一前上料滑块和第二前上料滑块。前横向移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夹爪平移板66以及第二夹爪平移板67,第一夹爪平移板66底部的两端固定在第一前上料滑块上,第二夹爪平移板67底部的两端固定在第二前上料滑块上。前上料顶板61上还安装有若干组带动第一夹爪平移板66和第二夹爪平移板67移动的前平移组件65。本专利技术中前上料滑轨62共设有4条,第一夹爪平移板66和第二夹爪平移板67均设有两块,前平移组件65共设有两组,每组前平移组件65带动一块第一夹爪平移板和一块第二夹爪平移板移动。前平移组
件65包括前直线电机651,前直线电机651上设置有前直线移动块652。前直线电机651是直接从市场上采购的。前直线移动块652共设两块,两块前直线移动块652分别与第一夹爪平移板66和第二夹爪平移板67固定。前平移组件65还包括固定在前上料顶板61上的两块前平移支撑座655,两块前平移支撑座655之间安装有前平移固定侧板656,前直线电机651安装在前平移固定侧板656上。两块前平移支撑座655之间还安装有第一拖链支板657和第二拖链支板658,第一夹爪平移板66上安装有第一拖链固定板661,第二夹爪平移板67上安装有第二拖链固定板671。第一拖链6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拖链支板657和第一拖链固定板661相固定,第二拖链69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拖链支板658和第二拖链固定板671相固定。图1中为了更清楚地显示结构,并未将第一拖链68与第一拖链固定板661相连接,也并未将第二拖链69与第二拖链固定板671相连接。
[0026]上述技术方案中:前上料机构6还包括四组安装在第一夹爪平移板66上的第一前纵向移动组件,以及四组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绕管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横向移动组件、第二纵向移动组件和若干组绕管夹爪组件,所述前横向移动组件以及第二纵向移动组件带动所述绕管夹爪组件移动,所述绕管夹爪组件包括夹爪驱动机构、第一绕管夹指(647)和第二绕管夹指(648),所述第一绕管夹指(647)的底部制有第一绕管夹取槽(6471),所述第二绕管夹指(648)的底部制有第二绕管夹取槽(6481),所述第一绕管夹取槽(6471)和所述第二绕管夹取槽(6481)相对设置,所述夹爪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绕管夹指(647)和第二绕管夹指(648)夹取已绕管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管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管夹指(647)上还制有夹指定位凸块(6472),所述第二绕管夹指(648)上还制有与所述夹指定位凸块(6472)对应的夹指定位孔(648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管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向移动组件包括第二夹爪平移板(67)以及固定在机架台上的前上料顶板(61),所述前上料顶板(61)上安装有若干条前上料滑轨(62),所述前上料滑轨(62)上设置有第二前上料滑块,所述第二夹爪平移板(67)底部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前上料滑块上,所述前横向移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前上料顶板(61)上的前直线电机(651),所述前直线电机(651)上设置有前直线移动块(652),所述前直线电机(651)带动所述前直线移动块(652)移动,所述前直线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启明李先刚
申请(专利权)人:昕迪精密机械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