勺子转运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273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勺子转运机构,包括中转气缸、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若干中转治具,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之间连接有链条,所述中转治具与所述链条相连接,若干所述中转治具呈弧形排列,勺子位于所述中转治具上,所述中转气缸带动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旋转,所述链条与所述中转治具开始移动,直到若干所述中转治具及其上的勺子呈直线排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动将分切完毕的呈环绕设置的勺子转运成直线排列,转运过程快速,勺子码放更加整齐,方便勺子与后续的包装设备配合。配合。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勺子转运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勺子转运机构,属于塑料勺生产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外卖的盛行,塑料勺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提高注塑效率,现有的注塑机注塑塑料勺子通常直接注塑出勺子组件,注塑出来的勺子组件包括若干个环绕设置的勺子以及位于各勺子中间并且连接各勺子勺柄的浇口环。勺子包装之前,必须对勺子进行分切,并且为了方便勺子与后续包装设备配合,需要将勺子码放呈直线排列。如果是分切机构对勺子进行分切,那么分切完毕后勺子还是呈环绕设置,需要人工码放勺子,但是人工码放存在速度慢效率低、排放不整齐、不够卫生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将勺子自动排列成直线排列的勺子转运机构。
[0004]为实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勺子转运机构,包括中转气缸、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若干中转治具,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之间连接有链条,所述中转治具与所述链条相连接,若干所述中转治具呈弧形排列,勺子位于所述中转治具上,所述中转气缸带动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旋转,所述链条与所述中转治具开始移动,直到若干所述中转治具及其上的勺子呈直线排列。
[0006]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中转治具的顶部制有第一中转凸块、第二中转凸块、第三中转凸块和第四中转凸块,所述第一中转凸块上制有中转弧形槽,所述第二中转凸块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中转凸块相对的一侧面均制有中转托勺斜面,所述第三中转凸块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三中转凸块相对的一侧面制成中转弧形面,所述第四中转凸块上表面的两端分别制有中转夹块和中转托块,所述中转夹块上制有中转夹槽,勺子放置在所述中转治具上,勺子勺面的一端与所述中转弧形槽相接触,勺子的勺柄卡入所述中转夹槽内。
[0007]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中转弧形槽的上部制成第一中转斜面,所述中转弧形面的上部制成第二中转斜面,所述中转夹槽两侧槽壁的上部制成第三中转斜面。
[0008]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固定在机架台上的中转底板,所述中转底板上固定有中转背板,所述中转气缸固定在所述中转背板上,所述中转底板上通过第一中转立柱固定有链轮安装板,所述链轮安装板上通过第二中转立柱固定有中转顶板,所述链轮安装板内固定有主动下轴承座和从动下轴承座,所述主动下轴承座内固定有主动下轴承,所述从动下轴承座内固定有从动下轴承,所述中转顶板内固定有主动上轴承座和从动上轴承座,所述主动上轴承座内固定有主动上轴承,所述从动上轴承座内固定有从动上
轴承。
[0009]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中转气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中转齿条,所述第一链轮内设置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上固定有中转齿轮,所述中转齿轮与所述中转齿条相啮合,所述主动轴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所述主动上轴承和所述主动下轴承内,所述第二链轮内设置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所述从动上轴承和所述从动下轴承内。
[0010]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中转治具的底部安装有治具连接块,所述治具连接块与所述链条相固定,所述治具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一滑轮,所述中转治具上还安装有第二滑轮,所述链轮安装板上安装有第一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上制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滑轮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所述中转顶板上安装有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二导向板上制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滑轮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内。
[0011]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中转顶板还通过第一中转缓冲块固定有第一中转缓冲器,所述第一导向板上通过第二中转缓冲块固定有第二中转缓冲器,所述第一中转缓冲器和所述第二中转缓冲器均对所述中转治具的移动进行限位。
[0012]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导向板上还安装有辅助定位气爪,所述辅助定位气爪两侧的活塞杆上安装有定位夹爪,其中一个所述中转治具的侧面安装有治具定位块,勺子转运完毕后,所述治具定位块恰好位于两个所述定位夹爪的中间,所述辅助定位气爪可以带动两所述定位夹爪夹住所述治具定位块。
[0013]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中转背板上还固定有中转移动滑轨和两块中转移动缓冲块,两块所述中转移动缓冲块上均安装有中转移动缓冲器,所述中转移动滑轨上设置有中转移动滑块,所述中转移动滑块与所述中转齿条相固定,两个所述中转移动缓冲器对所述中转齿条的移动进行限位。
[0014]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的底部均设置有链轮限位块,所述链轮安装板上安装有与所述链轮限位块配合的第三中转缓冲器。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自动将分切完毕的呈环绕设置的勺子转运成直线排列,转运过程快速,勺子码放更加整齐,方便勺子与后续的包装设备配合。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勺子中转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转运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转运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中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中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技术中中转治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

6所示,勺子中转装置,包括位于机架台1上方的接料移动机构3、移料机构4、转盘机构5、转运机构6、送料机构7、成品移动机构8、成品下料机构9。机架台1上还安装有防护罩2。注塑出来的勺子组件
包括若干个环绕设置的勺子以及位于各勺子中间并且连接各勺子勺柄的浇口环。与本专利技术配合的勺子组件中勺子的数量为28个。
[0023]上述技术方案中:转运机构6负责将分切好仍呈圆形排列的勺子变成直线排列。转运机构6包括中转气缸61和固定在机架台1上的中转底板62。中转底板62上固定有中转背板63,中转气缸61固定在中转背板63上。中转气缸61的活塞杆上通过中转连接块66固定有中转齿条67。中转背板63上还固定有中转移动滑轨64和两块中转移动缓冲块65,两块中转移动缓冲块65上均安装有中转移动缓冲器68。中转移动滑轨64上设置有中转移动滑块626,中转移动滑块626通过中转齿条支撑块627与中转齿条67相固定。中转气缸61带动中转连接块66、中转齿条67和中转齿条支撑块移动,中转移动滑轨64和中转移动滑块配合对上述移动过程起到导滑的作用,两个中转移动缓冲器68分别与中转连接块66、中转齿条支撑块627配合对上述移动过程起到限位的作用。
[0024]上述技术方案中:转运机构6还包括第一链轮614和第二链轮616,第一链轮614和第二链轮616之间连接有链条617。第一链轮614内设置有主动轴612,主动轴612的下端固定有中转齿轮613,中转齿轮613与中转齿条67相啮合,中转齿条67移动带动中转齿轮613、第一链轮614、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勺子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转气缸(61)、第一链轮(614)、第二链轮(616)和若干中转治具(69),所述第一链轮(614)和所述第二链轮(616)之间连接有链条(617),所述中转治具(69)与所述链条(617)相连接,若干所述中转治具(69)呈弧形排列,勺子位于所述中转治具(69)上,所述中转气缸(61)带动所述第一链轮(614)和所述第二链轮(616)旋转,所述链条(617)与所述中转治具(69)开始移动,直到若干所述中转治具(69)及其上的勺子呈直线排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勺子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治具(69)的顶部制有第一中转凸块(691)、第二中转凸块(692)、第三中转凸块(693)和第四中转凸块(694),所述第一中转凸块(691)上制有中转弧形槽(6911),所述第二中转凸块(69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中转凸块(692)相对的一侧面均制有中转托勺斜面(6921),所述第三中转凸块(693)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三中转凸块(693)相对的一侧面制成中转弧形面(6931),所述第四中转凸块(694)上表面的两端分别制有中转夹块(6941)和中转托块(6942),所述中转夹块(6941)上制有中转夹槽(6943),勺子放置在所述中转治具(69)上,勺子勺面的一端与所述中转弧形槽(6911)相接触,勺子的勺柄卡入所述中转夹槽(6943)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勺子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弧形槽(6911)的上部制成第一中转斜面(6912),所述中转弧形面(6931)的上部制成第二中转斜面(6932),所述中转夹槽(6943)两侧槽壁的上部制成第三中转斜面(694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勺子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机架台(1)上的中转底板(62),所述中转底板(62)上固定有中转背板(63),所述中转气缸(61)固定在所述中转背板(63)上,所述中转底板(62)上通过第一中转立柱(618)固定有链轮安装板(610),所述链轮安装板(610)上通过第二中转立柱固定有中转顶板(615),所述链轮安装板(610)内固定有主动下轴承座(611)和从动下轴承座(629),所述主动下轴承座(611)内固定有主动下轴承,所述从动下轴承座(629)内固定有从动下轴承,所述中转顶板(615)内固定有主动上轴承座(628)和从动上轴承座,所述主动上轴承座(628)内固定有主动上轴承,所述从动上轴承座内固定有从动上轴承;所述中转气缸(61)的活塞杆上连接有中转齿条(67),所述第一链轮(614)内设置有主动轴(61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先刚吴颖
申请(专利权)人:昕迪精密机械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