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2028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电站,该换电站包括第一换电仓、第二换电仓、充电仓、第一换电设备和第二换电设备,第一换电仓和第二换电仓之间形成行车通道,行车通道用于停放电动汽车;充电仓用于对从电动汽车上更换下来的电池包进行充放电,充电仓位于行车通道的上方,充电仓分别与第一换电仓和第二换电仓连接;第一换电设备和第二换电设备分别设于第一换电仓、第二换电仓内,第一换电设备、第二换电设备用于在充电仓、行车通道上的电动汽车之间进行电池包的更换。该换电站,通过将充电仓设置于行车通道的上方,第一换电仓、第二换电仓设置于行车通道的两侧,能满足两侧换电的电动汽车的换电需求,换电站的整体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占地面积小。占地面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电站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换电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传统化石能源消耗所带来的供应压力以及尾气污染,传统燃油汽车的发展进入了迟滞期。对于绿色能源前景的青睐,电动汽车以其节能环保的优势在近几年呈现出井喷式发展。而电动汽车因其对电池充电时间的短板促使了快换式电动汽车的出现,即快速更换电动汽车上的电池包,将亏电电池包卸下并安装上满电电池包。电动汽车因续航里程需求导致其电池包的重量非常重,因此,对电池包的更换需要依赖专有设备进行,于是,换电站作为一种专业提供电动汽车电池包更换的服务场所应运而生。
[0003]现有技术中,换电站一般包括换电仓和充电仓,在实际使用时,换电仓和充电仓均固定安装在地面上,以便于电池的取放和更换,而对于电池包尺寸较大的商用车的换电站,占地面积较大,导致该类换电站不能大范围的应用推广,且大部分换电站中的换电设备都暴露在外部环境中,换电设备的各个零部件容易腐蚀或损坏,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换电站。
[0005]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达到上述目的: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换电站,用于对电动汽车上的电池包进行更换,所述换电站包括:
[0007]第一换电仓、第二换电仓,所述第一换电仓和所述第二换电仓之间形成行车通道,所述行车通道用于停放电动汽车;
[0008]充电仓,用于对从电动汽车上更换下来的电池包进行充放电,所述充电仓位于所述行车通道的上方,所述充电仓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电仓和第二换电仓连接;
[0009]第一换电设备和第二换电设备,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换电仓、第二换电仓内,所述第一换电设备、第二换电设备用于在所述充电仓、所述行车通道上的电动汽车之间进行电池包的更换。
[0010]在本技术方案中,将充电仓设置于行车通道的上方,第一换电仓、第二换电仓设置于行车通道的两侧,能满足两侧换电的电动汽车的换电需求,换电站的整体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0011]且将第一换电设备和第二换电设备安装于第一换电仓、第二换电仓内,使第一换电设备和第二换电设备处于一个相对密闭空间内,维持了第一换电设备和第二换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周围环境温度、湿度的稳定性,避免了外部环境对第一换电设备和第二换电设备的腐蚀或损坏,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0012]同时,在电动汽车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换电设备和第二换电设备,可以同时实现对左右两侧电池的更换,提高了换电效率,同时,将充电仓直接设于行车通道上方,第
一换电设备和第二换电设备取出旧电池后,仅需移动较短的距离即可将旧电池放入位于行车通道上方的充电仓内进行充电,减少了第一换电设备和第二换电设备转运电池的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整个换电效率。
[0013]较佳地,所述第一换电仓或第二换电仓的侧面具有与所述行车通道相通的开口,所述开口用于供所述第一换电设备或第二换电设备朝向所述行车通道内的电动汽车伸出进行电池包的更换。
[0014]在本技术方案中,开口用于供第一换电设备或第二换电设备朝向行车通道内的电动汽车伸出进行电池包的更换。为了提高第一换电设备或第二换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环境稳定性,将第一换电设备或第二换电设备分别安装在相对密闭的第一换电仓或第二换电仓内,而为了对位于第一换电仓或第二换电仓外的电动汽车进行电池包的更换,在第一换电仓或第二换电仓的侧面设置开口,便于第一换电设备或第二换电设备与电动汽车上电池包的位置对准,提高了换电的精准度和换电效率。
[0015]较佳地,所述第一换电仓或第二换电仓的侧面设有提升门装置,所述提升门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开口的开闭,所述提升门装置包括门板和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门板在所述开口的上下方向上移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
[0016]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提升门装置控制开口的开闭,在需要进行电池包的更换时将开口打开,在不需要进行电池包的更换时将开口关闭。为了维持第一换电仓或第二换电仓内环境温度、湿度的稳定性,在完成换电操作后,通过提升门装置将开口关闭,且门板只能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在开闭过程中不占用换电空间,司机不必担心车身被门板刮坏,提高了换电体验。
[0017]较佳地,所述第一换电仓或第二换电仓的侧面具有面向所述行车通道的应急开口,所述应急开口供所述第一换电设备或第二换电设备将故障电池转移至所述第一换电仓或所述第二换电仓外。
[0018]在本技术方案中,应急开口供第一换电设备或第二换电设备将故障电池转移至第一换电仓或所述第二换电仓外。
[0019]较佳地,所述应急开口上设有应急仓门,所述应急仓门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应急开口,所述换电站还包括应急仓门控制器,所述应急仓门控制器与所述应急仓门电连接,所述仓门控制器能控制所述应急仓门自动开启。
[0020]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仓门控制器控制应急仓门的开闭,在需要转移故障电池时将应急仓门打开,在不需要转移故障电池时将应急仓门关闭。
[0021]较佳地,所述第一换电仓或第二换电仓内设有轨道,所述第一换电设备或第二换电设备在所述轨道上移动。
[0022]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轨道,提供了第一换电设备或第二换电设备的移动轨迹。
[0023]较佳地,所述第一换电仓的轨道包括第一地轨,所述第一地轨位于所述第一换电仓的底面;
[0024]和/或,所述第二换电仓的轨道包括第二地轨,所述第二地轨位于所述第二换电仓的底面。
[0025]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地轨、第二地轨便于将第一换电设备、第二换电设备安装于
第一换电仓、第二换电仓内,同时限定了第一换电设备、第二换电设备的移动路径。
[0026]较佳地,所述第一换电仓的轨道包括第一天轨,所述第一天轨位于所述第一换电仓的顶部;
[0027]和/或,所述第二换电仓的轨道包括第二天轨,所述第二天轨位于所述第二换电仓的顶部。
[0028]在本技术方案中,由于需要在上层的充电仓和下层的第一换电仓、第二换电仓之间进行电池包的转运,第一换电设备、第二换电设备需设置较高的高度,为了提高第一换电设备、第二换电设备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在第一换电仓、第二换电仓的顶部分别设置第一天轨、第二天轨。
[0029]较佳地,所述第一换电仓或第二换电仓的顶部设有顶部开口,所述顶部开口供所述第一换电设备或第二换电设备在所述充电仓和所述第一换电仓或第二换电仓之间进行电池包的转运。
[0030]在本技术方案中,顶部开口供第一换电设备或第二换电设备在充电仓和第一换电仓或第二换电仓之间进行电池包的转运。
[0031]较佳地,所述第一换电仓或第二换电仓的端面设有通道门,所述通道门的下方具有可拆卸门梁,所述通道门位于所述第一换电仓或第二换电仓内的轨道的端部。
[0032]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计可拆卸的门梁,解决了第一换电设备或第二换电仓的安装难题,可以方便地将第一换电设备或第二换电仓安装到第一换电仓或第二换电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电站,用于对电动汽车上的电池包进行更换,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站包括:第一换电仓、第二换电仓,所述第一换电仓和所述第二换电仓之间形成行车通道,所述行车通道用于停放电动汽车;充电仓,用于对从电动汽车上更换下来的电池包进行充放电,所述充电仓位于所述行车通道的上方,所述充电仓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电仓和第二换电仓连接;第一换电设备和第二换电设备,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换电仓、第二换电仓内,所述第一换电设备、第二换电设备用于在所述充电仓、所述行车通道上的电动汽车之间进行电池包的更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电仓或第二换电仓的侧面具有与所述行车通道相通的开口,所述开口用于供所述第一换电设备或第二换电设备朝向所述行车通道内的电动汽车伸出进行电池包的更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电仓或第二换电仓的侧面设有提升门装置,所述提升门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开口的开闭,所述提升门装置包括门板和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门板在所述开口的上下方向上移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电仓或第二换电仓的侧面具有面向所述行车通道的应急开口,所述应急开口供所述第一换电设备或第二换电设备将故障电池转移至所述第一换电仓或所述第二换电仓外。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开口上设有应急仓门,所述应急仓门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应急开口,所述换电站还包括应急仓门控制器,所述应急仓门控制器与所述应急仓门电连接,所述仓门控制器能控制所述应急仓门自动开启。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电仓或第二换电仓内设有轨道,所述第一换电设备或第二换电设备在所述轨道上移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电仓的轨道包括第一地轨,所述第一地轨位于所述第一换电仓的底面;和/或,所述第二换电仓的轨道包括第二地轨,所述第二地轨位于所述第二换电仓的底面。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电仓的轨道包括第一天轨,所述第一天轨位于所述第一换电仓的顶部;和/或,所述第二换电仓的轨道包括第二天轨,所述第二天轨位于所述第二换电仓的顶部。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电仓或第二换电仓的顶部设有顶部开口,所述顶部开口供所述第一换电设备或第二换电设备在所述充电仓和所述第一换电仓或第二换电仓之间进行电池包的转运。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电仓或第二换电仓的端面设有通道门,所述通道门的下方具有可拆卸门梁,所述通道门位于所述第一换电仓或第二换电仓内的轨道的端部。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站还包括第一上换电仓和第二上换电仓,所述第一上换电仓位于所述第一换电仓的上方,所述第二上换电仓位于所述第
二换电仓的上方,所述第一上换电仓、第二上换电仓位于所述充电仓的两侧。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换电仓与所述第一换电仓、充电仓相连接,和/或所述第二上换电仓与所述第二换电仓、充电仓相连接。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换电仓或第二上换电仓的底部设有底部开口,所述底部开口用于供所述第一换电设备或第二换电设备在所述充电仓和所述第一换电仓或第二换电仓之间进行电池包的转运。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换电站,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明文超王胜德
申请(专利权)人: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