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汽车循环式换挡联体后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7385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轮汽车循环式换挡联体后桥,包括变速箱箱体,变速箱箱体内安装有动力输入轴、动力传动一轴、动力传动二轴以及动力传动三轴;动力输入轴与动力传动一轴上滑动安装有换挡器,变速箱箱体内安装有拨叉轴,拨叉轴上轴向滑动安装有推动换挡器滑动的拨叉,变速箱箱体内还安装有驱使拨叉的循环式变速操纵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需要前后推拉换挡杆就可以完成加挡或减挡,往前拉动一下加一挡,往后推动一下减一挡,与手自一体的手动部分类似;该设计加快了换挡速度,大幅度降低了换错挡的可能性,是三轮汽车操纵模式的革命性升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方便用户操作、有效减少换挡失误等优点。有效减少换挡失误等优点。有效减少换挡失误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轮汽车循环式换挡联体后桥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或机械用后桥总成,尤其涉及一种三轮汽车循环式换挡联体后桥,属于机械传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三轮汽车普遍采用将变速器与后桥进行联体设计的变速箱联体后桥,包括变速箱箱体,变速箱箱体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左半轴装置和右半轴装置,左半轴装置和右半轴装置均通过螺栓与变速箱箱体刚性连接,共同组成组合式桥壳来承担车辆后悬架载荷。目前,变速箱结构都是采用H型换挡机构,随着三轮汽车用户老龄化日益严重,老年用户操纵此种H型操纵机构,容易出现换挡失误,甚至出现同时挂双挡或乱挡等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方便用户操作、有效减少换挡失误的三轮汽车循环式换挡联体后桥。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三轮汽车循环式换挡联体后桥,包括变速箱箱体,所述变速箱箱体内安装有动力输入轴、动力传动一轴、动力传动二轴以及动力传动三轴;所述动力输入轴上滑动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动力输入轴与动力传动三轴之间齿轮传动的第一换挡器,所述动力传动一轴上滑动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动力传动一轴与动力传动二轴之间齿轮传动的第二换挡器和第三换挡器;所述变速箱箱体内还安装有拨叉轴,所述拨叉轴上轴向滑动安装有推动所述第一换挡器滑动的拨叉一、推动所述第二换挡器滑动的拨叉二以及推动所述第三换挡器滑动的拨叉三;
[0005]所述变速箱箱体内还转动安装有驱使所述拨叉一、拨叉二、拨叉三滑动的换挡轴,所述换挡轴的外周同轴依次设置有第一环状轨道、第二环状轨道和第三环状轨道,所述拨叉一、所述拨叉二、所述拨叉三的头部上均设置有圆柱形凸台,所述拨叉一的圆柱形凸台对应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环状轨道内,所述拨叉二的圆柱形凸台对应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环状轨道内,所述拨叉三的圆柱形凸台对应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三环状轨道内;所述变速箱箱体上还安装有用于操纵所述换挡轴转动的操纵装置。
[000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动力传动一轴上依次安装有一挡主动齿轮、二挡主动齿轮和三挡主动齿轮,所述动力传动二轴上安装有与一挡主动齿轮对应的一挡从动齿轮、与二挡主动齿轮对应的二挡从动齿轮以及与三挡主动齿轮对应的三挡从动齿轮,所述动力输入轴上安装有四挡主动齿轮和五挡主动齿轮,所述动力传动三轴上安装有与四挡主动齿轮对应的四挡从动齿轮以及与五挡主动齿轮对应的五挡从动齿轮,所述动力输入轴与动力传动一轴之间设置有常啮合齿轮副一,所述动力传动二轴与动力传动三轴之间设置有常啮合齿轮副二。
[000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换挡器安装在所述动力输入轴上且位于四挡主动齿轮与五挡主动齿轮之间,所述第二换挡器安装在所述动力传动一轴上且与一挡主动齿轮
对应,所述第三换挡器安装在所述动力传动一轴上且位于二挡主动齿轮与三挡主动齿轮之间。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换挡器的外周设置有第一换挡环槽,所述第二换挡器的外周设置有第二换挡环槽,所述第三换挡器的外周设置有第三换挡环槽;所述拨叉一的叉脚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换挡环槽内,所述拨叉二的叉脚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换挡环槽内,所述拨叉三的叉脚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三换挡环槽内。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环状轨道上设置有与所述换挡轴同轴的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拨叉一分别向右与向左移动的第一右换向槽与第一左换向槽,所述第一右换向槽位于所述第一左换向槽的后方,所述第一右换向槽与所述四挡主动齿轮对应,所述第一左换向槽与所述五挡主动齿轮对应;所述第二环状轨道上设置有与所述换挡轴同轴的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拨叉二向右移动的第二右换向槽,所述第二右换向槽与所述一挡主动齿轮对应;所述第三环状轨道上设置有与所述换挡轴同轴的第三环形凹槽,所述第三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拨叉三分别向右与向左移动的第三右换向槽与第三左换向槽,所述第三右换向槽位于所述第三左换向槽的后方,所述第三右换向槽还位于所述第二右换向槽的前方,所述第三左换向槽位于所述第一右换向槽的后方,所述第三右换向槽与所述二挡主动齿轮对应,所述第三左换向槽与所述三挡主动齿轮对应。
[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操纵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换挡轴一端且伸出所述变速箱箱体外的双向棘轮,所述变速箱箱体外安装有操纵壳体,所述操纵壳体内转动安装有换挡摇臂轴,所述换挡摇臂轴上安装有双向棘爪,所述双向棘爪与所述双向棘轮配合且驱动所述双向棘轮可沿两个方向转动,所述换挡摇臂轴的一端伸出所述操纵壳体外固定连接有操纵杆。
[001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12](1)在本技术中设置有5个前进挡且前进挡挡位循环,倒挡单独布置,且前进挡与倒挡之间有互锁机构确保两者之间不发生误操作,具有挡位较多、操作简单等优点;
[0013](2)循环式换挡操纵简单。在H型变速箱上从二挡换到三挡时,必须上下反复操纵换挡杆,而在循环式变速器上,只需在每次换挡时前后推拉换挡杆即可;
[0014](3)循环式换挡操纵动作具有一致性。加挡时往前拉动换挡杆,减挡时往后推动换挡杆,每次换挡的动作都相同;
[0015](4)操纵手柄位置一致。使用H型换挡时,操纵手柄的位置随着挡位变化而变化,占用驾乘空间大。而使用循环式换挡联体后桥时,每次换挡时的换挡杆始终在相同的位置上,占用驾乘空间小;
[0016](5)循环式换挡可避免换挡失误。换挡时不会出错,始终只能切换到相邻挡位,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0017]本技术与H型变速箱的主要区别在于操作方法,本技术只需要前后推拉换挡杆就可以完成加挡或减挡,往前拉动一下加一挡,往后推动一下减一挡,与手自一体的手动部分类似。该设计加快了换挡速度,大幅度降低了换错挡的可能性,是三轮汽车操纵模式的革命性升级;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方便用户操作、有效减少换挡失误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8]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一环状轨道、第二环状轨道以及第三环状轨道的布置示意图;
[0022]图中:1-变速箱箱体;2-右半轴装置;3-左半轴装置;4-动力输入轴;5-动力传动一轴;6-第一换挡器;7-第二换挡器;8-第三换挡器;9-拨叉轴;10-拨叉一;11-拨叉二;12-拨叉三;13-换挡轴;14-第一环状轨道; 15-第二环状轨道;16-第三环状轨道;17-一挡主动齿轮;18-二挡主动齿轮;19-三挡主动齿轮;20-四挡主动齿轮;21-五挡主动齿轮;22-常啮合齿轮副一;23-第一环形凹槽;24-第一左换向槽;25-第一右换向槽;26
-ꢀ
第二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三轮汽车循环式换挡联体后桥,包括变速箱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箱体内安装有动力输入轴、动力传动一轴、动力传动二轴以及动力传动三轴;所述动力输入轴上滑动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动力输入轴与动力传动三轴之间齿轮传动的第一换挡器,所述动力传动一轴上滑动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动力传动一轴与动力传动二轴之间齿轮传动的第二换挡器和第三换挡器;所述变速箱箱体内还安装有拨叉轴,所述拨叉轴上轴向滑动安装有推动所述第一换挡器滑动的拨叉一、推动所述第二换挡器滑动的拨叉二以及推动所述第三换挡器滑动的拨叉三;所述变速箱箱体内还转动安装有驱使所述拨叉一、拨叉二、拨叉三滑动的换挡轴,所述换挡轴的外周同轴依次设置有第一环状轨道、第二环状轨道和第三环状轨道,所述拨叉一、所述拨叉二、所述拨叉三的头部上均设置有圆柱形凸台,所述拨叉一的圆柱形凸台对应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环状轨道内,所述拨叉二的圆柱形凸台对应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环状轨道内,所述拨叉三的圆柱形凸台对应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三环状轨道内;所述变速箱箱体上还安装有用于操纵所述换挡轴转动的操纵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汽车循环式换挡联体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一轴上依次安装有一挡主动齿轮、二挡主动齿轮和三挡主动齿轮,所述动力传动二轴上安装有与一挡主动齿轮对应的一挡从动齿轮、与二挡主动齿轮对应的二挡从动齿轮以及与三挡主动齿轮对应的三挡从动齿轮,所述动力输入轴上安装有四挡主动齿轮和五挡主动齿轮,所述动力传动三轴上安装有与四挡主动齿轮对应的四挡从动齿轮以及与五挡主动齿轮对应的五挡从动齿轮,所述动力输入轴与动力传动一轴之间设置有常啮合齿轮副一,所述动力传动二轴与动力传动三轴之间设置有常啮合齿轮副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轮汽车循环式换挡联体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挡器安装在所述动力输入轴上且位于四挡主动齿轮与五挡主动齿轮之间,所述第二换挡器安装在所述动力传动一轴上且与一挡主动齿轮对应,所述第三换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廷邵立庆秦秀文王智凡娄文霞鞠仁刘永新张震张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