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停车位用变速箱壳体的降噪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6953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一种立体停车位用变速箱壳体的降噪结构,包括停车位支架,所述停车位支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降噪壳,所述降噪壳的内腔顶面固定连接有变速箱体,所述降噪壳的表面设有密闭门,所述密闭门与降噪壳的外壳内部设有降噪腔,且降噪腔的内部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内部镶嵌有隔音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蛇形管与降噪壳,使得能够在利用降噪壳内部所设的降噪腔对变速箱体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进行隔离,同时,变速箱体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够被蛇形管中所填充的绝缘油吸收,在更为全面的对变速箱体进行降噪的同时,能够保持对变速箱体的散热,达到了提供更好全面散热能力,同时保证装置正常工作不受影响的效果。置正常工作不受影响的效果。置正常工作不受影响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停车位用变速箱壳体的降噪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立体停车位
,具体涉及一种立体停车位用变速箱壳体的降噪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当中的汽车也越来越多,城市当中用于停车的停车位也日渐稀缺,因此,空间利用率更大的立体停车位也逐渐被人们所设计并应用在城市当中,解决越来越多人们的停车需求。
[0003]现有的立体停车位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变速箱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而立体停车位在较为靠近居民区时,变速箱产生的噪音往往会影响居民区的正常休息,但若在变速箱表面安装降噪壳,对变速箱的散热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立体停车位用变速箱壳体的降噪结构,具有降噪效果好且散热能力强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变速箱降噪结构为兼顾散热降噪效果较差的缺点。
[0005]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停车位用变速箱壳体的降噪结构,包括停车位支架,所述停车位支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降噪壳,所述降噪壳的内腔顶面固定连接有变速箱体,所述降噪壳的表面设有密闭门,所述密闭门与降噪壳的外壳内部设有降噪腔,且降噪腔的内部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内部镶嵌有隔音块,所述密闭门的表面镶嵌有两个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远离密闭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靠近变速箱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蛇形管,所述支撑板靠近密闭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隔音板,所述蛇形管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连接架并延伸至降噪壳的外部并与密闭门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降噪壳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储油箱,所述储油箱的上方设有反光罩,所述反光罩的表面与停车位支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储油箱的表面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油泵,所述油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储油箱的侧面连通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与连通管远离储油箱的一端均通过波纹管和蛇形管的两端连通。
[0006]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停车位用变速箱壳体的降噪结构,其中密闭门与蛇形管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密闭门与蛇形管分别分布在降噪壳的正面与背面,连通管为三通管,且连通管远离油泵的两端分别通过波纹管与两个蛇形管的一端连通,通过连通管与两个密闭门,使得能够笼罩住变速箱体的两侧,更为全面的为变速箱体提供散热与降噪的操作,同时,在操作人员需要对降噪壳内部的变速箱体进行检修时,能够通过打开两个密闭门来更为方便的对变速箱体进行检修。
[0007]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停车位用变速箱壳体的降噪结构,其中靠近所述降噪壳正面的蛇形管的顶面连通有动力管,所述动力管远离蛇形管的一端连通有动力壳,所述动力壳的表面连通有排油管,排油管远离动力壳的一端贯穿连接架并延伸至密闭门的外部,且排油管远
离动力壳的一端通过波纹管与连通管的一端连通,动力壳、排油管与动力管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送风壳,所述送风壳的内部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送风轴,所述送风轴位于送风壳内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送风轴的顶端贯穿动力壳的中心并通过轴承与动力壳的表面固定连接,且送风轴位于动力壳内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叶轮,动力壳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稳定架,所述稳定架远离动力壳的一端与另一个蛇形管的表面活动连接,降噪壳的内壁两侧均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风流板,且降噪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到导风块,通过排油管与动力壳,使得能够在蛇形管将储油箱中的绝缘油送入至降噪壳内部进行降温时,能够由动力管将绝缘油送入至动力壳,从而带动叶轮不断的转动,让扇叶跟随一同转动,使降噪壳中的空气能够不断流动,方便降噪壳下方较热的空气送至蛇形管进行降温,达到了提高装置降温效果的效果。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蛇形管与降噪壳,使得能够在利用降噪壳内部所设的降噪腔对变速箱体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进行隔离,同时,变速箱体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够被蛇形管中所填充的绝缘油吸收,在更为全面的对变速箱体进行降噪的同时,能够保持对变速箱体的散热,达到了提供更好全面散热能力,同时保证装置正常工作不受影响的效果。
[0009]2、本专利技术通过连通管与两个密闭门,使得能够笼罩住变速箱体的两侧,更为全面的为变速箱体提供散热与降噪的操作,同时,在操作人员需要对降噪壳内部的变速箱体进行检修时,能够通过打开两个密闭门来更为方便的对变速箱体进行检修,通过排油管与动力壳,使得能够在蛇形管将储油箱中的绝缘油送入至降噪壳内部进行降温时,能够由动力管将绝缘油送入至动力壳,从而带动叶轮不断的转动,让扇叶跟随一同转动,使降噪壳中的空气能够不断流动,方便降噪壳下方较热的空气送至蛇形管进行降温,达到了提高装置降温效果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正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侧剖结构示意图;图4为动力壳俯剖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停车位支架;2、降噪壳;3、变速箱体;4、密闭门;5、支撑块;6、隔音块;7、连接架;8、支撑板;9、蛇形管;10、储油箱;11、反光罩;12、油泵;13、连通管;14、进油管;15、动力壳;16、排油管;17、送风壳;18、送风轴;19、扇叶;20、叶轮;21、稳定架;22、风流板;23、导风块;24、隔音板;25、动力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
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13]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4]实施例1:请参阅图1-2和图6,一种立体停车位用变速箱壳体的降噪结构,包括停车位支架1,停车位支架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降噪壳2,降噪壳2的内腔顶面固定连接有变速箱体3,降噪壳2的表面设有密闭门4,密闭门4与降噪壳2的外壳内部设有降噪腔,且降噪腔的内部设有支撑块5,支撑块5的内部镶嵌有隔音块6,密闭门4的表面镶嵌有两个连接架7,连接架7远离密闭门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支撑板8靠近变速箱体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蛇形管9,支撑板8靠近密闭门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隔音板24,蛇形管9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连接架7并延伸至降噪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停车位用变速箱壳体的降噪结构,包括停车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位支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降噪壳,所述降噪壳的内腔顶面固定连接有变速箱体,所述降噪壳的表面设有密闭门,所述密闭门与降噪壳的外壳内部设有降噪腔,且降噪腔的内部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内部镶嵌有隔音块,所述密闭门的表面镶嵌有两个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远离密闭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靠近变速箱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蛇形管,所述支撑板靠近密闭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隔音板,所述蛇形管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连接架并延伸至降噪壳的外部并与密闭门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降噪壳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储油箱,所述储油箱的上方设有反光罩,所述反光罩的表面与停车位支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储油箱的表面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油泵,所述油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储油箱的侧面连通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与连通管远离储油箱的一端均通过波纹管和蛇形管的两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停车位用变速箱壳体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门与蛇形管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密闭门与蛇形管分别分布在降噪壳的正面与背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停车位用变速箱壳体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为三通管,且连通管远离油泵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荣敏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龙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