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近滑坡路堤阻滑-控沉-抗错裂式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对路堤进行加固的
,尤其涉及对建在不良地基上且邻近滑坡体的高填方路堤进行加固的
,具体而言,涉及近滑坡路堤阻滑-控沉-抗错裂式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铁路、公路项目大规模修建,位于山区的铁路、公路,由于地形地貌的限制,不可避免的需要在滑坡体附近进行路堤填筑。山区中常又存在很多地势低洼地区,由于长时间的汇水或农田种植的需要,常常易形成在路堤荷载作用下沉降较大的不良地基。于是,在这种条件下,对高填方路基的沉降变形与稳定性控制问题就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0003]高填方路堤一般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指在水稻田或长年积水地带,用细粒土填筑高度大于6m的路堤,二是指在其他地带,填方总高度超过18m(土质)或超过20m(石质)的路基。高填方路堤多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的方法进行施工。
[0004]对于邻近滑坡体且位于不良地基上的高填方路堤,有时存在3个方面的不良问题,一是滑坡运动挤压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近滑坡路堤阻滑-控沉-抗错裂式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加固结构包括:阻滑基桩组件,包括沿线路走向间隔排列的阻滑基桩(100),所述阻滑基桩(100)位于滑坡体(910)前缘且穿过潜在滑面(920)后嵌入滑床(930)内部;控沉基桩组件,包括在路堤(800)横断面方向上及沿线路走向间隔分布的控沉基桩(200);承台组件,包括沿线路走向间隔排列的承台(300),所述承台(300)下表面与所述阻滑基桩(100)上端连接;垫层(400),所述垫层(400)填充于控沉基桩组件上方以及相邻承台(300)之间;路堤(800)位于垫层(400)上方;防护桩组件,包括沿线路走向间隔排列的防护桩(500),所述防护桩(500)下端与所述承台(300)上表面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滑坡路堤阻滑-控沉-抗错裂式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滑基桩(100)和承台(300)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防护桩(500)采用钢筋混凝土桩或素混凝土桩;所述控沉基桩(200)采用钢筋混凝土桩、素混凝土桩、CFG桩、碎石桩中的任意一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滑坡路堤阻滑-控沉-抗错裂式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滑基桩(100)的横截面为矩形或圆形,优选为长方形;所述防护桩(500)的横截面为矩形,优选为长方形;所述控沉基桩(200)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方形,优选为圆形;所述承台(300)呈平板状,优选为矩形平板,进一步优选为长方形平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滑坡路堤阻滑-控沉-抗错裂式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垫层(400)与承台(300)的厚度相等;垫层(400)的厚度为50~60c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滑坡路堤阻滑-控沉-抗错裂式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沿线路走向,承台(300)的长度为阻滑基桩(100)横截面宽度的2~4倍;沿线路走向,相邻承台(300)的中心间距为承台(300)长度的1.5~3倍;沿路堤(80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