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填挖方段道路边沟至坡脚区降雨防渗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道路工程中的路基防排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填挖方段道路边沟至坡脚区降雨防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道路工程在山区和丘陵等地势起伏区开展时,时常遇到开挖低洼处地表性质不良土体而回填性质良好土体而形成的路基段。在这种填挖方段,道路边沟一侧往往为边坡坡脚,存在道路边沟至坡脚线的无特殊处理区域。在大气降雨作用下,无特殊处理的填挖方段道路边沟至坡脚区常会受到降雨入渗的影响,导致路基土体软化,进而诱发路面的沉降、不均匀沉降和裂缝与填挖方段路肩挡墙的倾斜和开裂等诸多病害,严重威胁道路工程的正常运营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技术提供一种填挖方段道路边沟至坡脚区降雨防渗结构,解决现有技术受降雨入渗的影响导致路基土体软化,进而诱发路面的沉降、不均匀沉降和裂缝以及填挖方段路肩挡墙的倾斜和开裂等诸多病害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填挖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填挖方段道路边沟至坡脚区降雨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结构包括多个依次纵向设于道路边沟(7)的侧壁上的C型预制混凝土块(8),所述C型预制混凝土块(8)与道路边沟(7)的侧壁围合形成一通孔(804),所述通孔(804)内设有预制透水混凝土(9),所述C型预制混凝土块(8)靠近坡脚区(1)的一侧设有土工膜(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结构还包括依次设于土工膜(4)上方的填土层(5)与植生层(6)以及设于所述土工膜(4)下方的竖向防渗灰土层(3),所述C型预制混凝土块(8)的顶面高于所述植生层(6)的顶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土层上靠近道路边沟的一侧纵向设有多个砂石反滤层(1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防渗灰土层(3)倾向道路边沟(7)的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2
°
~5
°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石反滤层(10)与所述通孔(804)对应设置,所述砂石反滤层(10)的高度与宽度分别大于所述通孔(8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巍锋,王晓钟,晏长根,兰恒星,任海铭,鲁志方,杨万里,贾卓龙,安宁,胡甲敏,魏研博,张蛟,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