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孔的柑桔木虱成虫粘虫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8991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孔的柑桔木虱成虫粘虫板,该装置是对所有没有孔洞(悬挂孔等除外)的板状或片状昆虫诱捕装置的改进,包括现有大量使用的粘虫黄板和绿板;采用具有气流透过性的诱虫板(片),显著提高对柑桔木虱成虫的诱捕效果,可适用于柑桔木虱的雌雄成虫的物理诱捕和田间种群发生测报。本装置经调整其孔径和密度也可适用于提高对其它昆虫的诱捕作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孔的柑桔木虱成虫粘虫板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害虫防治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孔的柑桔木虱成虫粘虫板。

技术介绍

[0002]亚洲柑桔木虱(Asian citrus psyllid),又称柑桔木虱(Diaphorina citriKuwayama)属半翅目Hemiptera,扁木虱科Liviidae,是当前传播黄龙病的主要媒介昆虫。柑桔木虱是刺吸式口器,主要通过吸取柑桔韧皮部汁液,传播黄龙病菌,1年可发生数代,各代重叠发生。雌虫能产卵700粒,在夏季,卵期为4~ 6d,若虫各龄期多为3~4d,自卵至成虫需16~18d,成虫寿命达1个多月。成虫和若虫均聚集在柑桔嫩芽上取食从而导致黄龙病菌的侵入和黄龙病的发生。柑桔植株一旦感染黄龙病,1-2年内就会出现柑桔叶片斑驳、叶脉革质化,果实品质及产量降低、味苦,严重的直至落果,最后导致树势衰败至叶片完全黄化、落叶、桔树全株死亡。
[0003]目前,国内外对于柑桔木虱的综合防治进行了大量研究,以化学防治为主。柑桔黄龙病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冬季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从而造成柑桔木虱种群的扩大以及黄龙病发病的地理位置不断北移,使得各国政府和果农对于开发新的防治方法的需求更加迫切。但对柑桔黄龙病尚缺乏有效的防治药剂,且由于黄龙病爆发严重,农民急于防治,所以化学农药大范围滥用,从而产生环境污染,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并造成害虫产生抗药性等问题。
[0004]昆虫诱捕粘虫板,又称粘虫板,是利用昆虫对特定光波或化学引诱剂的趋性为引诱因子,在具备引诱性能的板状或片状物上涂上粘胶作为捕捉因子,而形成的昆虫诱捕装置。这类装置目前主要有粘虫色板(黄板和绿板),在诱捕粉虱、蚜虫、叶蝉、实蝇等多种农业害虫上用于田间种群发生测报和减少田间种群数量。这是一种物理防治技术,具有绿色环保、成本低,全年应用可大大减少用药次数的特点。但是,现有的粘虫板因没有气流透过性,对某些昆虫的诱捕效果不佳。本技术则是为提高粘虫板对柑桔木虱成虫的诱捕效果所作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孔的柑桔木虱成虫粘虫板。
[0006]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给予实现的:
[0007]一种具孔的柑桔木虱成虫粘虫板,是在粘虫板上设有贯穿孔洞。
[0008]本技术通过对现有粘虫板的改进,在粘虫板上设置孔洞结构。有孔洞结构的粘虫板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柑桔植株的气味可通过粘虫板上的孔洞从而加强对柑桔木虱成虫的引导作用,以此作为柑桔木虱的嗅觉引诱剂,提高诱捕效果诱捕诱捕诱捕。
[0009]优选地,所述贯穿孔洞的直径为0.5~2.5mm,孔洞密度为0.0016~0.008个 /mm2。
本技术发现不同直径和密度的孔径对柑桔木虱的诱捕效果具有显著影响,当在上述孔径范围和密度范围内的粘虫板对柑桔木虱的诱捕捕率显著高于无孔粘虫板。
[0010]更优选地,所述贯穿孔洞的直径为1.5mm,此时粘虫板对柑桔木虱的诱捕效果最好。
[0011]更优选地,所述贯穿孔洞密度为0.008个/mm2,此时粘虫板对柑桔木虱的诱捕效果最好。
[0012]所述具孔的柑桔木虱成虫粘虫板的使用方法与无孔粘虫板的使用方法一致。具体步骤如下:将带孔粘虫板利用挂绳悬挂在距离植株一定距离,距地面800mm 左右的位置。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诱捕柑桔木虱成虫的具孔粘虫板,孔洞结构的粘虫板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柑桔植株的气味可通过粘虫板上的孔洞加强对柑桔木虱成虫的诱导,显著提高柑桔木虱成虫的诱捕效果,可适用于柑桔木虱田间种群发生的测报和的雌雄成虫的物理诱捕,使用效果好,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实施例1所述的具孔的柑桔木虱成虫粘虫板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实施例2中不同孔径的具孔粘虫板对柑桔木虱诱捕结果比较图。
[0017]图3为实施例2中不同密度的具孔粘虫板对柑桔木虱诱捕结果比较图。
[0018]图注:1-粘虫板主体;2-贯穿孔洞;3-悬挂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型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
[0020]实施例1
[0021]一种具孔的柑桔木虱成虫粘虫板,所述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粘虫板本体1,所述粘虫板本体1长250mm,宽150mm。粘虫板中距长宽边均25mm的长方形区域中均匀设有的直径1.5mm的贯穿孔洞2(孔洞直径还可以选择,例如2.0mm, 2.5mm,1.0,0.5mm),相邻贯穿孔洞圆心距离为5mm,孔洞密度为0.008个/mm 2
。粘虫板本体1贯穿孔洞外的区域上还设置有2个孔径2mm,用于悬挂的孔洞 3。
[0022]一种利用上述装置诱捕柑桔木虱的方法,是将上述所述的诱捕装置悬挂在柑桔木虱发生区域进行诱捕。
[0023]实施例2柑桔木虱诱捕效果比较
[0024](1)不同孔径的粘虫板的诱捕率的比较:1.5mm,2.0mm,2.5mm,1.0mm, 0.5mm。
[0025](2)不同密度的粘虫板诱捕率的比较:0.008个/mm2,0.0064个/mm2, 0.0048个/mm2,0.0032个/mm2,0.0016个/mm2。
[0026]将上述2组和无孔粘虫板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诱捕柑桔木虱成虫,其结果如图 2~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在1h、2h、3h和4h时,试验组(1)对柑桔木虱成虫的诱捕效果均显著优于其它各组,不同孔径诱捕效果为1.5mm>2.0mm> 2.5mm>1.0>0.5mm。不同密度的诱
捕效果为0.008个/mm2>0.0064个/mm2>0.0048个/mm2>0.0032个/mm2>0.0016个/mm2。表明装置的孔径大小在 1.5mm,密度在0.008个/mm2时诱捕效果最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孔的柑桔木虱成虫粘虫板,其特征在于,是具孔的昆虫诱捕板或昆虫诱捕片或粘虫板;所述的具孔诱虫板或片的表面上孔的直径为0.5~2.5mm,密度为0.0016~0.008个/mm 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孔的柑桔木虱成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鑫年章勇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