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设备及其印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5390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刷设备及其印刷方法,包括钢网模组和用于放置PCB的平台模组,钢网模组设置于平台模组的正上方,钢网模组包括沿X轴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钢网和第二钢网;第一钢网设置有第一印刷区,第二钢网设置有与第一印刷区相对的第二印刷区;第一钢网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对第一印刷区下锡的第一刮刀模组;第二钢网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对第一印刷区下锡的第二刮刀模组。工作时,将PCB置于平台模组上,第一刮刀模组和第二刮刀模组相配合,完成对PCB的印刷。将较大尺寸产品进行调整为分两段印刷,单张钢网的开设网孔的区域减小,刮刀的单次印刷宽度减小,增加了钢网的张力和强度,使得刮刀压力均匀,提高了印刷精度。提高了印刷精度。提高了印刷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设备及其印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
,尤其涉及一种印刷设备及其印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但随着市场行情的发展,类似5G基站大板、大型服务器主板等等的需求量的增加,大尺寸PCB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0003]在现有技术PCB产品的印刷技术中,通过刮刀对钢网的指定区域下锡,以完成对PCB的印刷。在大尺寸的PCB印刷时,钢网和刮刀的尺寸也较大,受限于钢网的强度和张力等因素,在刮刀通过钢网时,容易导致刮刀的受力不均匀,刮刀在PCB上的下锡不均匀,PCB的印刷精度越差,印刷效果不理想。
[0004]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印刷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印刷大尺寸PCB产品时,钢网和刮刀尺寸较大,导致印刷精度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设备及其印刷方法,来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
[0006]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印刷设备,包括平台模组和钢网模组,所述平台模组的顶面设置有用于带动PCB沿X轴方向运动的运输导轨模组;所述钢网模组设置于所述平台模组的正上方;
[0008]所述钢网模组包括沿X轴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钢网和第二钢网;所述第一钢网和所述第二钢网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印刷PCB两不同的待印刷区域的第一印刷区和第二印刷区,所述第一印刷区和所述第二印刷区错开设置;
[0009]所述PCB从初始位置沿X轴方向运动时,在经过所述第一钢网时,通过所述第一印刷区对PCB的一待印刷区域进行印刷,经过所述第二钢网时,通过所述第二印刷区对PCB的;另一待印刷区域进行印刷;其中,所述一待印刷区域和所述另一待印刷区域组成所述PCB的板面印刷区域。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钢网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一印刷区下锡的第一刮刀模组,所述第一刮刀模组连接有第一驱动模组,所述第一驱动模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刮刀模组沿X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钢网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一印刷区下锡的第二刮刀模组,所述第二刮刀模组连接有第二驱动模组,所述第二驱动模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刮刀模组沿X轴方向移动。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刮刀模组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沿Y轴方向安装有第一丝杆模组,所述第一丝杆模组上连接有用于对所述第一钢网下锡的第一下锡装置;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沿Y轴方向开设有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一下锡装置的出锡头穿过所述第一开口槽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一侧,所述第一丝杆模组驱动所述第一下锡装置沿Y轴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下锡装置的出锡头沿所述第一开口槽移动;
[0012]所述第二刮刀模组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沿Y轴方向安装有与所述第一
丝杆模组朝向相反设置的第二丝杆模组,所述第二丝杆模组上连接有用于对所述第二钢网下锡的第二下锡装置;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沿Y轴开设有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二下锡装置的出锡头穿过所述第二开口槽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一侧,所述第二丝杆模组驱动所述第二下锡装置沿Y轴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二下锡装置的出锡头沿所述第二开口槽移动。
[0013]可选的,还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设置有Z轴升降模组,所述Z轴升降模组上连接有所述平台模组,所述Z轴升降模组用于驱动所述平台模组沿Z轴方向移动。
[0014]可选的,所述第二钢网上于所述第二印刷区外开设有用于避开所述PCB第一印刷区域的避空孔。
[0015]可选的,所述平台模组包括间隔设置的下平台和上平台,所述上平台的顶面设置有所述运输导轨模组,所述上平台与所述下平台之间设置有调整模组,所述调整模组固定于所述下平台上,所述调整模组的驱动端连接所述上平台,所述调整模组用于调整所述上平台的角度和驱动所述上平台沿X轴/Y轴方向移动;
[0016]所述下平台与所述Z轴升降模组连接,所述Z轴升降模组用于驱动所述下平台沿Z轴方向移动。
[0017]可选的,还包括CCD取像模组,所述CCD取像模组设置于所述平台模组的上方,用于收集PCB与所述钢网模组的图像信息。
[0018]可选的,还包括网框模组,所述网框模组设置于所述架体的顶面,所述网框模组套设于所述钢网模组的外边缘。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印刷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印刷设备,包括:
[0020]步骤一,所述运输导轨模组运行以带动PCB沿X轴方向移动至一待印刷区域与所述第一印刷区重合,通过所述第一印刷区完成对PCB的一待印刷区域的印刷;
[0021]步骤二,所述运输导轨模组运行以带动PCB沿X轴方向移动至另一待印刷区域与所述第二印刷区重合,通过所述第二印刷区完成对PCB的另一待印刷区域的印刷。
[0022]步骤三,运输导轨模组运行以带动PCB沿X轴方向移动至下料位,完成下料。
[0023]可选的,还包括CCD取像模组和控制系统,所述CCD取像模组设置于所述平台模组的上方,所述CCD取像模组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系统;
[0024]所述步骤一之前还包括:运输导轨模组运行以带动PCB沿X轴方向移动至第一取像位,所述CCD取像模组对PCB和第一钢网的图像信息进行采集并上传到控制系统;
[0025]所述步骤一之后还包括:运输导轨模组带动PCB沿X轴方向移动至第二取像位,所述CCD取像模组对PCB和第二钢网的图像信息进行采集并上传到控制系统。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工作时,运输导轨模组带动PCB从初始位置沿X轴方向运动时,通过第一钢网的第一印刷区和第二钢网的第二印刷区,完成对PCB的一待印刷区域和另一待印刷区域的印刷。将较大尺寸产品进行调整为分两段印刷,相较于现有技术,单张钢网的开设网孔的区域减小,单次印刷宽度减小,从而实现细化精度,增加了钢网的张力和强度,提高了印刷精度。从而使得在较大尺寸的PCB印刷时的精度要求能够有效地保证。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8]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9]图1为印刷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印刷设备的原理示意图。
[0031]图3为印刷设备的刮刀模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印刷设备的Z轴升降模组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印刷设备的平台模组结构示意图。
[0034]图示说明:钢网模组1、平台模组2、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设备,包括平台模组(2)和钢网模组(1),所述平台模组(2)的顶面设置有用于带动PCB沿X轴方向运动的运输导轨模组;所述钢网模组(1)设置于所述平台模组(2)的正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网模组(1)包括沿X轴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钢网(11)和第二钢网(12);所述第一钢网(11)和所述第二钢网(12)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印刷PCB两不同的待印刷区域的第一印刷区(111)和第二印刷区(121),所述第一印刷区(111)和所述第二印刷区(121)错开设置;所述PCB从初始位置沿X轴方向运动时,在经过所述第一钢网(11)时,通过所述第一印刷区(111)对PCB的一待印刷区域进行印刷,经过所述第二钢网(11)时,通过所述第二印刷区(121)对PCB的另一待印刷区域进行印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网(11)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一印刷区(111)下锡的第一刮刀模组(3),所述第一刮刀模组(3)连接有第一驱动模组(31),所述第一驱动模组(31)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刮刀模组(3)沿X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钢网(12)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一印刷区(111)下锡的第二刮刀模组(4),所述第二刮刀模组(4)连接有第二驱动模组(41),所述第二驱动模组(41)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刮刀模组(4)沿X轴方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刀模组(3)包括第一壳体(32),所述第一壳体(32)内沿Y轴方向安装有第一丝杆模组(33),所述第一丝杆模组(33)上连接有用于对所述第一钢网(11)下锡的第一下锡装置(34);所述第一壳体(32)的底部沿Y轴方向开设有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一下锡装置(34)的出锡头穿过所述第一开口槽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壳体(32)的底部一侧,所述第一丝杆模组(33)驱动所述第一下锡装置(34)沿Y轴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下锡装置(34)的出锡头沿所述第一开口槽移动;所述第二刮刀模组(4)包括第二壳体(42),所述第二壳体(42)内沿Y轴方向安装有与所述第一丝杆模组(33)朝向相反设置的第二丝杆模组(43),所述第二丝杆模组(43)上连接有用于对所述第二钢网(12)下锡的第二下锡装置(44);所述第二壳体(42)的底部沿Y轴开设有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二下锡装置(44)的出锡头穿过所述第二开口槽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壳体(42)的底部一侧,所述第二丝杆模组(43)驱动所述第二下锡装置(44)沿Y轴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二下锡装置(44)的出锡头沿所述第二开口槽移动。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国良宋先玖陈凯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凯格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