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心导流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285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心导流筒,其可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其包括筒体,筒体固定于气化器的壳体内,壳体上设置有进水口、排水口,循环水沿进水口进入壳体内,气化器包括换热管,筒体包括顶部敞口的挡水部、位于挡水部底端的导流部,导流部为锥形,换热管沿筒体外周分布,导流部的锥角向下与循环水进水方向对应。应。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心导流筒


[0001]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
,具体为一种中心导流筒。

技术介绍

[0002]气化器是一种对液态气体进行加热,直到气化变成气体的设备,目前常用的气化器包括蒸汽加热式气化器、热水水浴式气化器、自然通风空域式气化器等,其中水浴式气化器是以水为热媒的气化器,其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换热器,换热器包括换热管及用于加热的循环水,循环水沿壳体底部的进水口进入壳体内,并沿壳体顶部的排水口排出,循环水为热水,沿壳体上升过程中,实现换热管加热,换热管内液态气体在循环水加热作用下气化为气体,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气化器存在气化效率低的问题,壳体内无换热管区域的水流速度较快,而有换热管区域,由于换热管阻挡,水流速度较慢,水循环过程中,热水极易沿无换热管区域快速排出,使得热水与换热管接触时间较短,因此,存在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气化器内换热器换热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心导流筒,其可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0004]一种中心导流筒,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固定于气化器的壳体内,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水口、排水口,循环水沿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壳体内,所述气化器包括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顶部敞口的挡水部、位于挡水部底端的导流部,所述导流部为锥形,所述换热管沿所述筒体的外周分布,所述导流部的锥角向下与所述循环水进水方向对应。
[0005]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包括盘管、列管,所述盘管包括分别位于壳体上部、下部的上盘管、下盘管,所述列管位于所述上盘管、下盘管之间,并与所述上盘管、下盘管分别连通,所述列管沿所述筒体的外侧周向分布,使所述筒体位于所述上盘管、下盘管、列管之间的空腔内;
[0006]所述上盘管、下盘管、列管均包括至少两层,所述换热管还包括与所述上盘管、下盘管分别连通的出气管、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位于所述壳体的下部,且穿过所述壳体的一侧端与外部输送管道连通,所述出气管位于所述壳体的上部,且穿过所述壳体的封头与外界连通;
[0007]所述导流部的底端锥角处开有圆形通孔;循环水沿进水口进入壳体内时,少量水沿导流部底端的圆形通孔进入筒体内,可以缓解循环水对导流部底端的冲击;
[0008]所述筒体通过角钢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角钢包括四个,四个所述角钢分别位于所述筒体的上部、下部,且分别与所述筒体、壳体焊接。
[0009]采用本技术上述结构可以达到如下有益效果:循环水沿进水口进入壳体内后,通过锥形的导流部实现导流,使循环水先流经用于换热的列管,使热水与换热管充分接触后再沿排水口排出,因此可使热水与换热管充分,使换热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导流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气化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见图1、图2,一种中心导流筒,其包括筒体1,筒体1固定于气化器的壳体2内,壳体2上设置有进水口3、排水口4,循环水沿进水口进入壳体2内,气化器包括换热管,筒体1包括顶部敞口的挡水部11、位于挡水部11底端的导流部12,导流部12为锥形,换热管沿筒体外周分布,导流部12的锥角向下与循环水进水方向对应。
[0013]换热管包括盘管、列管5,盘管包括分别位于壳体2上部、下部的上盘管 51、下盘管52,列管5位于上盘管51、下盘管52之间,并与上盘管51、下盘管52连通,列管5沿筒体1的外侧周向分布,使筒体1位于上盘管51、下盘管52、列管5之间的空腔内;
[0014]上盘管51、下盘管52、列管5均包括两层,换热管还包括与上盘管51、下盘管52分别连通的出气管53、进液管54,进液管54位于壳体1的下部,且穿过壳体1的一侧端与外部输送管道连通,出气管53位于壳体1的上部,且穿过壳体1的封头与外界连通;液态气体经进液管54进入下盘管52内,并依次经列管5、上盘管51升温气化为气体,气体沿出气管53排出;
[0015]导流部12的底端锥角处开有圆形通孔;循环水沿进水口3进入壳体内时,少量水沿导流部12底端的圆形通孔13进入筒体内,可以缓解循环水对导流部底端的冲击;
[0016]筒体1通过角钢固定于壳体2内,角钢包括四个,四个角钢分别位于筒体 1的上部、下部,且分别与筒体1、壳体8焊接。
[0017]由于导流部12底部为锥形,因此循环水沿进水口3进入壳体2内后,可以沿导流部12底端周向分流,使循环水先沿筒体1与壳体2之间的空腔上升,再从筒体顶部敞口进入筒体1内,列管5位于筒体1与壳体2之间的空腔内,因此,进入壳体2内的循环水先流经用于换热的列管5,使热水与换热管充分接触后再沿排水口4排出,因此可增大热水与换热管的有效接触面积,使换热效率大大提高,循环水沿进水口3进入壳体2内时,温度为80度,经本申请的中心导流筒导流,并经换热管换热后,温度降为60度,即排水口排出的水温为 60度,而采用现有的未设置中心导流筒结构时,排水口排出的水温为70度左右,因此在相同循环水进水温度、相同水流速度等条件下,采用本申请的导流筒结构可以大大提高换热效率。
[0018]以上所述的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构思的前提下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其他改进和变化,均应认为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心导流筒,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固定于气化器的壳体内,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水口、排水口,循环水沿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壳体内,所述气化器包括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顶部敞口的挡水部、位于挡水部底端的导流部,所述导流部为锥形,所述换热管沿所述筒体的外周分布,所述导流部的锥角向下与所述循环水进水方向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心导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包括盘管、列管,所述盘管包括分别位于壳体上部、下部的上盘管、下盘管,所述列管位于所述上盘管、下盘管之间,并与所述上盘管、下盘管连通,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彬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前卫化工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