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8743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液分离装置,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容器内壁以及穿过所述容器内壁设置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近端还设置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第一导气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气管近端的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一导气管远端开设若干第一孔供气液混合气体进入,所述第二导气管近端开设供分离液体流出的第二孔,所述出气管近端伸入所述导气管,分离气体从所述出气管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气液分离装置,通过三次折流气液混合气体以阻拦更多的液体,使气液分离装置在有限空间内达到气液分离效果最大化,气液分离效率高。气液分离效率高。气液分离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液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气液分离
,尤其涉及气液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应用再沸、闪蒸的设备中经常产生气液混合气体,为了提高设备出口气体的干度、减少甚至取消后续管网中的气液分离器,就需要在设备出气口前端做初步的气液分离,这时候就需要安装气液分离装置。
[0003]由于气体与液体的比重不同,液体与气体一起混合流动时,如果遇到阻挡,气体会折流而走,而液体由于惯性,继续有一个向前的速度,向前的液体附着在阻挡壁面上,然后由于重力的作用向下汇集滴落。
[0004]请参考图3,传统的气液分离装置一般是用直径大于出气口管径的圆锥形挡板,气液混合气体经此挡板后折流通过侧面空间进入出气管道,然而存在较多的气液混合气体未经折流就通过挡板侧面的空间,所以该装置对于气液混合气体的分离能力有限,导致出口管道内气体湿度高,影响后续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气液分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气液分离装置,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容器内壁以及穿过所述容器内壁设置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近端还设置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第一导气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气管近端的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一导气管远端开设若干第一孔供气液混合气体进入,所述出气管近端伸入所述第二导气管使所述气液混合气体在所述分离机构中折流至少一次并分离气体和液体,所述第二导气管近端开设供分离液体流出的第二孔,分离气体从所述出气管排出。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气管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导气管外径,所述第二导气管外径大于所述出气管外径。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气管包括第一管板,所述第一管板近端设置一圈第一封板,所述第一封板近端设置第一底板,所述第一管板上开设若干第一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封板与第一底板互相垂直设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封板与第一底板互相倾斜设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封板与第一底板之间夹角为90~135
°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气管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远端的一圈第二管板,所述第二管板远端设置第二封板,所述第二管板远端开设第二孔。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封板与第二管板互相垂直设置。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封板为锥形。
[0016]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远端设置出气口。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0018](一)本技术的气液分离装置,通过三次折流气液混合气体以阻拦更多的液体,使气液分离装置在有限空间内达到气液分离效果最大化,气液分离效率高。
[0019](二)进一步的,第一封板与第一底板互相倾斜设置,通过增加第一底板的阻拦面积提高阻拦液体的效果,同时加快液体下落聚集。
附图说明
[0020]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气液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气液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气液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中标记:
[0024]1、容器内壁;2、第一导气管;21、第一封板;22、第一管板;221、第一孔;23、第一底板;3、第二导气管;31、第二封板;32、第二管板;321、第二孔;4、出气管;5、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限定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上述气液分离装置的结构,本技术限定术语“远端”和“近端”,具体而言,“远端”表示靠近出气方向的一端,“近端”表示远离出气方向的一端,以图1为例,图1中出气管的下端为近端,图1中出气管的上端为远端。
[0028]实施例一
[0029]请参考图1,气液分离装置,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容器内壁1以及穿过所述容器内壁1设置的出气管4,所述出气管4近端还设置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第一导气管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气管2近端的第二导气管3,所述第一导气管2远端开设若干第一孔221供气液混合气体进入,所述出气管4近端伸入所述第二导气管3使所述气液混合气体在所述分离机构中折流至少一次并分离气体和液体,所述第二导气管3近端开设供分离液体流出的第二孔321,分离气体从所述出气管4排出。
[0030]下面描述所述第一导气管2和第二导气管3的具体结构如下:
[0031]请参考图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气管3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导气管2外径,所述第二导气管3外径大于所述出气管4外径,保证气液混合气体能够碰撞第一导气管2的第一底
板23和第二导气管3的第二封板31以阻拦液体。
[0032]请参考图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气管2包括第一管板22,所述第一管板22近端设置一圈第一封板21,所述第一封板21近端设置第一底板23,所述第一管板22上开设若干第一孔221。具体的,请继续参考图1,所述第一封板21与第一底板23互相垂直设置,使气液混合气体与第一底板23碰撞并阻挡液体的效果更好。
[0033]请参考图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气管3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23远端的一圈第二管板32,所述第二管板32远端设置第二封板31,所述第二管板32远端开设第二孔321。优选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气液分离装置中,所述第二封板31为直板,所述第二封板31与第二管板32互相垂直设置,使气液混合气体与第二封板31碰撞并阻挡液体的效果更好。当然,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封板31也可以是锥形,其只要能够满足气液混合气体与第二封板31碰撞并阻挡液体即可,对此本技术不作进一步限制。
[0034]请参考图1,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4远端设置出气口5。
[0035]本技术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0036]容器出口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容器内壁以及穿过所述容器内壁设置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近端还设置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第一导气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气管近端的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一导气管远端开设若干第一孔供气液混合气体进入,所述出气管近端伸入所述第二导气管使所述气液混合气体在所述分离机构中折流至少一次并分离气体和液体,所述第二导气管近端开设供分离液体流出的第二孔,分离气体从所述出气管排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气管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导气管外径,所述第二导气管外径大于所述出气管外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气管包括第一管板,所述第一管板近端设置一圈第一封板,所述第一封板近端设置第一底板,所述第一管板上开设若干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彬朱涔纲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前卫化工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