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处理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2615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显影感光材料的照相处理仪及方法。该仪器包括一个处理池,用于盛放处理上述感光材料的处理液;一套传送装置,用于将感光材料送入上述处理液,之后再从中移出;一套加热和/或冷却装置,用于在感光材料上形成温度梯度。(*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申请是美国专利申请No.08/839,282的部分继续申请,该申请是由David L.Patton和John.H.Rosenburgh于1997年4月17日提交的,名称为“照像处理仪”。本专利技术涉及照相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处理感光材料的方法和仪器。感光材料的处理要经过一系列步骤,在该过程中感光材料要与多种不同的处理液发生作用。典型地,在照相处理仪中,感光材料要依次经过显影液,漂白液,定影液和清洗液的处理。然后,在从照相处理仪中送出之前感光材料还要经过烘干。在上述步骤的每一步中,感光材料都要经过一种处理液的处理,其中关键的是要将处理液的温度控制在设定参数范围内,并使清洁的处理液接触感光材料表面,以使处理液和感光材料之间发生适当的化学反应。现有技术的处理仪中,处理液的温度是用加热器来维持的,加热器将处理液加热至规定温度,并通过其上的温度控制器将处理液的温度保持在规定温度的某一容差范围内。在现有技术的处理器中,通过搅拌邻近感光材料的感光乳剂表面处的处理液,来使清洁的处理液作用于该表面上。为此,可以采用滚子、刮板或冲击与感光材料接触的处理液等方案。为了缩短处理感光材料所需的时间,可以改变处理参数。其中包括处理液本身的浓度和成分和为将处理液作用于感光材料而进行搅拌的强度,以及处理液的温度。改变处理液的成分比较困难,这是因为大多数照相处理仪必须能够成功地处理几个不同厂家生产的感光材料,并获得极为可靠和可重复的结果。处理液成分的改变可能会对不同厂家的产品带来显著的影响。使用高冲击搅拌,如美国专利5,270,762,5,355,190和5,398,094中公开的那样,可以缩短每种处理液所需的处理时间,但只能达到某一限度,因为所需的化学反应受到处理液在感光材料的显影乳剂明胶中的扩散速率的限制。一旦所使用的搅拌方法可一定程度地将清洁的处理液作用于感光材料表面,那么如果还可能的话,在进一步搅拌方面取得新进展就很困难了。缩短照相处理时间的一种有效方法是提高感光材料所经过的处理液的温度。但是,提高处理液的温度可导致化学反应速度加快。提高处理液温度带来的问题是经处理后的溶液可能发生氧化,并且通常会以一个快得多的速率分解。此外,较高的温度加快了处理液的蒸发速率。进而,当使用较高温度时,必须对处理液多加小心,以防止操作者被烧伤或受到由于较高温度而引起脱气产生的化学蒸气的侵害。而且,由于设备使用中和停机时之间的温度差的增加,使处理设备的磨损加剧。所有上述因素都需要增加设备的使用开支。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为加快处理速度,将感光材料在送入处理仪之前进行预热的办法。这种方法在效率,处理液利用率和处理时间的缩短方面都有微小的提高,其负面影响是由预热后的感光材料所添加的热量也带来了如上所述的由于提高处理液温度所产生的附带问题。预热感光材料这种方法的另一个问题是,感光材料感光乳剂的所有层的温度均相同。随着处理液在感光乳剂不同层内的扩散,化学反应速度的程度在表层和靠近衬底纸的底层是一样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标是克服处理仪遇到的上述问题,具体是通过在感光材料浸入处理液后有选择地提高或降低其温度的方法,而处理液整体的温度并没有升高。上述目标是通过在清洁的处理液已与感光材料表面充分接触的区域内,直接加热或冷却胶片上一个很小区域的办法来实现的。穿透衬底时感光材料进行的局部加热或冷却,在感光乳剂层中形成了温度梯度。感光乳剂层中形成温度梯度。当感光乳剂层中的温度不同的部分最初与处理液相作用时,其温度不同而发生不同的反应。这种由本专利技术仪器产生的温度梯度给感光胶片设计者以更广阔的天地,让他们可以应用各种光敏感光乳剂。目前,与处理液反应较慢的感光乳剂必须涂得靠近感光材料表面,而快速反应层则涂得靠近衬底纸。这种方案并不总能与各感光乳剂层的最佳涂敷位置相一致,因而不能获得最佳的涂层俘光效果以及各涂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图象清晰度。这种方案总的结果通常是达成一种妥协,从而导致处理时间的延长,所需处理浓度的增高,或者处理液的不充分利用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将感光材料显影的照相处理仪及相应的方法。该仪器包括一个处理池,用于盛装处理上述感光材料的处理液;一套传送装置,用于将上述感光材料送入处理液并在处理完后从中送出;一套加热和/或冷却装置,用于穿过感光材料产生温度梯度。在以下参照附图进行的说明中,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标,优点及特点将会一目了然,附图中相似的元件用同一标号标出,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依本专利技术制成的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一部分的横截面放大图;图中示出处理液喷到从喷液位置经过的感光材料上的情形和感光材料在该位置上由本专利技术一个方面所述的加热器进行加热的情形;图3是图2中感光材料的示意图表;图4是用图1所示仪器处理的感光材料的高比例放大图,图中示出感光乳剂的化学反应速率和温度梯度沿其宽度变化的函数关系;图5与图2类似,示出一种对经过喷液位置的感光材料进行局部加热的改进型加热器;图6是与图1类似的示意图,示出依本专利技术制成的改进型处理块;图7是与图1类似的示意图,示出依本专利技术原理制成的另一种改进型支架液池系统;图8是与图5类似的示意图,示出依本专利技术原理制成的该仪器的另一种改进型;图9一种胶片显影仪的示意图,该仪器用于在胶片的前后两侧之间造成一个温度差;图10是显影块沿图8中9-9线剖开的剖面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对各种彩色感光乳剂层所产生的影响曲线,其中一条是常规处理曲线,另一条是在感光材料的背面进行加热所得的曲线;图12是本专利技术对各种彩色感光乳剂层所产生的影响曲线,其中一条是常规处理曲线,另一条是在感光材料的背面进行冷却所得的曲线。图1是依本专利技术制成的仪器10的原理图。仪器10至少包含一个处理块11。图示的实施方案中,处理块11包括一个处理池12和用于安放处理池12的支架14。在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案中,处理块11是低容积窄池型结构。因而,用支架14和处理池12构成一条狭长的处理通道16,用以盛装处理液18,感光材料20穿过其中得以被处理。处理通道16包括一对出液口22,用以使处理液回流至循环系统24然后重新进入处理通道16。具体地,循环系统24包括导管28,用于使处理通道16的出液口22与循环泵30保持流体连通,循环泵30使处理液18在循环系统24中进行循环。导管32用于处理液18从循环泵30导入多歧接头34。多歧接头34用于将储液器36,38,40中储存的补充溶液导入其中,这些补充溶液是由液泵(图中未示出)导入多歧接头34的。多歧接头34通过导管44与过滤器42流体连通。过滤器42通过导管48与进液喷嘴46相连。进液喷嘴46设计成可将导入其中的处理液18喷至感光材料20的感光乳剂侧的外表面50上的形状。若干滚子对52、54、56、58、60用于将感光材料20在处理通道16中传送并导向。应当明了,可以使用任何形式的装置来在处理仪中传送感光材料20,而且感光材料应当是连续的卷筒或片形。与传统做法一样,用一台计算机(未示出)控制仪器10的操作过程,因此在此就不再赘述了。图1中仅示出了一个用于盛装一种处理感光材料20的处理液的处理块11。应当明了可以根据需要安装任意多个处理块11,每个处理块中可盛任何所需的处理液。与现有技术中的典型做法相同,各处理块可依次作用于感光材料上。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影感光材料的照相处理仪,包括:处理池,用于盛装处理上述感光材料的处理池;传送装置,用于传送上述感光材料使之穿过上述处理液;加热和/或冷却装置,用于在感光材料上形成温度梯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L帕顿JH罗森堡PJ特威斯特
申请(专利权)人:伊斯曼柯达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