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腐蚀的酸雾净化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2312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耐腐蚀的酸雾净化塔。它包括旋风式喷淋塔和填料吸收塔;旋风式喷淋塔的外壳自下而上由依次连接的圆锥段、圆柱段、颈段和除湿段构成;在圆柱段的上端,沿圆柱面切线方向设有第一进气管;在圆锥段和圆柱段的中轴线处竖直设有喷淋管,沿喷淋管的外壁设有一组呈放射状的雾化喷头;圆锥段的底端设有第一排液管;除湿段的顶端设有第一排气管;填料吸收塔在塔壳内中部设置填料层;填料层的下方设有第二进气管;填料层的上方设有喷淋架;第一排气管与第二进气管之间串联接入增压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酸雾具有非常高的净化效率和较大的处理量,同时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综合性能佳。性能佳。性能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腐蚀的酸雾净化塔


[0001]本技术属于化工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耐腐蚀的酸雾净化塔。

技术介绍

[0002]在化工生产的许多环节,会产生酸性废气,这些酸性废气常常携带水汽并以酸雾的形式存在。为防止酸雾泄露污染环境,需要对酸雾进行深度处理。目前,较为普遍的处理方式是将酸雾自下而上引入喷淋塔内,同时将吸收液在喷淋塔内自上而下喷淋,通过气液两相的上下对流实现吸收。但是,这种方式由于气液接触时间短,气液两相的流向比较单一,对流运动相对温和,因此存在吸收效率较低的问题。为了达到达标排放的目的,往往吸收塔体积庞大,甚至需要多级串联,导致较高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耐腐蚀的酸雾净化塔。该酸雾净化塔对酸雾或酸性废气具有较高的吸收效率,其主体结构优选使用聚丙烯材料制成,因此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耐腐蚀的酸雾净化塔,包括旋风式喷淋塔和填料吸收塔;旋风式喷淋塔的外壳自下而上由依次连接的圆锥段、圆柱段、颈段和除湿段构成;颈段呈圆柱形,且与圆柱段同轴线设置;在圆柱段的上端,沿圆柱面切线方向设有第一进气管,第一进气管的截面呈方形;在圆锥段和圆柱段的中轴线处竖直设有喷淋管,沿喷淋管的外壁设有一组呈放射状的雾化喷头;圆锥段的底端设有第一排液管;除湿段的顶端设有第一排气管;第一进气管通过管道连接进气风机;填料吸收塔包括塔壳,塔壳顶部设有第二排气管,塔壳底部设有第二排液管;在塔壳内中部设置填料层;填料层的下方设有第二进气管;填料层的上方设有喷淋架;第一排气管与第二进气管之间串联接入增压风机。
[0005]本技术在使用时,吸收液通入喷淋管并从各雾化喷头从中央向四周呈放射状喷出,吸收酸雾后从第一排液管收集排出;待净化的酸雾由进气风机从第一进气管通入旋风式喷淋塔内,并在塔内沿塔壁自上而下螺旋运动,运动至圆锥段底部后再沿着圆锥段和圆柱段的中轴线自下而上螺旋运动至颈段,再流经除湿段除去携带的水汽后从第一排气管流出;气体经过增压风机增压后进入填料吸收塔,自下而上流经填料层,得到深度净化后最终从第二排气管排出;填料吸收塔的吸收液从喷淋架喷出并附着于填料表面,与气体充分交换后流入塔底并通过第二排液管收集排出。本技术中,旋风式喷淋塔内气体呈内外双层螺旋运动,流道长、流速快、气液相对运动剧烈;外层螺旋气流一方面与喷出的吸收液在空间内作垂直交插运动,另一方面与附着在塔壁上的吸收液膜作剪切运动;内层螺旋气流在向上运动流向颈段过程中,始终接触最新鲜的吸收液;基于上述多方面的原因,该旋风式喷淋塔具有非常高的净化效率,以较小的体积就能达到传统大体积吸收塔的吸收效率。此外,由于旋风式喷淋塔内部气流运动复杂且剧烈,在一些极端工况条件下,可能有少量气
流未经过完整的双层螺旋运动就从颈段流出,因此后续配合填料吸收塔能够提高其稳定性和净化率。可见,本技术设计了旋风式喷淋塔与传统的填料吸收塔配合,充分结合了旋风式喷淋塔高效率大吸收量和填料吸收塔稳定可靠的优势,以达到更好的综合净化效果。
[0006]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除湿段呈中间大上下两端小的纺锤形,内部设有第一折板式除雾器,第一折板式除雾器由等间距排列的一组折板组成。
[0007]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圆柱段的长径比为2:1;圆锥段的上圆与下圆的直径之比为5:1,且圆锥段与圆柱段高度相同;圆柱段与颈段的直径之比为5:2;圆柱段的高度与第一进气管的截面高度之比为5:1。通过以上结构比例的优化,能够使气流的双层螺旋运动更加充分稳定。
[0008]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喷淋管上位置最低的雾化喷头与圆锥段自下而上计2/5处等高。
[0009]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喷淋管的入口从圆柱段的侧壁引出。
[0010]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喷淋架上方还设有第二折板式除雾器,第二折板式除雾器由等间距排列的一组折板组成。
[0011]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填料层内所使用的填料为阶梯环填料。阶梯环填料是对鲍尔环的改进,其综合性能优于鲍尔环。与鲍尔环相比,阶梯环高度减少了一半并在一端增加了一个锥形翻边。由于高径比减少,使得气体绕填料外壁的平均路径大为缩短,减少了气体通过填料层的阻力。锥形翻边可以增加机械强度,使填料之间的接触以点接触为主,既增加了填料间的空隙,又可以成为液体沿填料表面流动的汇集分散点,可以促进液膜的表面更新,有利于传质效率的提高。
[0012]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雾化喷头包括管座、喷头盖、锥形挡板和锥形导流块;管座与喷淋管连通;喷头盖的一端通过螺纹配合与管座连接,另一端为喷嘴;管座与喷头盖的连接处卡设有锥形挡板;锥形挡板整体呈圆板状,边缘为呈圆环状的板缘,中央为朝向管座凸起的锥体,在板缘与锥体连接处设有一组通孔;锥形挡板与喷头盖围合形成的空腔内嵌设有锥形导流块;锥形导流块表面设有螺旋导流槽;管座与喷嘴之间通过通孔和螺旋导流槽连通。吸收液依次流经管座、通孔、螺旋导流槽,最后从喷嘴喷出,达到较好的雾化效果。
[0013]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耐腐蚀的酸雾净化塔,对酸雾具有非常高的净化效率和较大的处理量,同时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综合性能佳。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旋风式喷淋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填料吸收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中第一进气管与圆柱段的配合示意图;
[0018]图5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6为实施例2中雾化喷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实施例2中锥形挡板的左视图;
[0021]图8为实施例2中锥形导流块的正视图。
[0022]图中,旋风式喷淋塔1、填料吸收塔2、圆锥段11、圆柱段12、颈段13、除湿段14、第一进气管15、喷淋管16、雾化喷头17、进气风机18、第一排液管111、第一排气管141、塔壳21、第二排气管211、第二排液管212、填料层22、第二进气管23、喷淋架24、增压风机25、第一折板式除雾器142、第二折板式除雾器26、管座171、喷头盖172、锥形挡板173、锥形导流块174、板缘1731、锥体1732、通孔1733、螺旋导流槽1741。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腐蚀的酸雾净化塔,其特征在于:包括旋风式喷淋塔(1)和填料吸收塔(2);所述旋风式喷淋塔(1)的外壳自下而上由依次连接的圆锥段(11)、圆柱段(12)、颈段(13)和除湿段(14)构成;所述颈段(13)呈圆柱形,且与所述圆柱段(12)同轴线设置;在所述圆柱段(12)的上端,沿圆柱面切线方向设有第一进气管(15),所述第一进气管(15)的截面呈方形;在所述圆锥段(11)和圆柱段(12)的中轴线处竖直设有喷淋管(16),沿所述喷淋管(16)的外壁设有一组呈放射状的雾化喷头(17);所述圆锥段(11)的底端设有第一排液管(111);所述除湿段(14)的顶端设有第一排气管(141);所述第一进气管(15)通过管道连接进气风机(18);所述填料吸收塔(2)包括塔壳(21),塔壳(21)顶部设有第二排气管(211),塔壳(21)底部设有第二排液管(212);在所述塔壳(21)内中部设置填料层(22);所述填料层(22)的下方设有第二进气管(23);所述填料层(22)的上方设有喷淋架(24);所述第一排气管(141)与所述第二进气管(23)之间串联接入增压风机(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的酸雾净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段(14)呈中间大上下两端小的纺锤形,内部设有第一折板式除雾器(142),所述第一折板式除雾器(142)由等间距排列的一组折板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的酸雾净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段(12)的长径比为2:1;所述圆锥段(11)的上圆与下圆的直径之比为5:1,且所述圆锥段(11)与所述圆柱段(12)高度相同;所述圆柱段(12)与所述颈段(13)的直径之比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益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市益盛化工防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