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底盘总成及矿用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2161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车底盘总成及矿用电动车,属于矿车技术领域,电动车底盘总成包括:架体、前桥、后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前桥铰接,另一端与车架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后桥铰接,另一端与车架铰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动车底盘总成,当车辆底盘在面对侧倾的路面时,当车身重心带动车架相对车辆轮轴发生平移时,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设置,可以实现前桥或者后桥对车架的拉力,为车架提供一个水平方向的力,减少对弹簧的的力,对弹簧起到保护的作用,使得该电动车底盘总成具有更加优异的抗侧倾能力。具有更加优异的抗侧倾能力。具有更加优异的抗侧倾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车底盘总成及矿用电动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矿车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底盘总成及矿用电动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地下矿用运人车大多采用柴油发动机作为动力源,但由于井下作业空间狭小、空气流通不畅,柴油发动机尾气排放高,噪音大,造成井下作业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井下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柴油机的工作效率受井下低氧环境影响也较大,容易出现动力不足、油耗升高,排放超标等问题。另外,地下矿用运人车传动系统多采用机械或液力机械的传动型式,在井下坡道起伏大,路况恶劣的情况下,操作者需要频繁的换挡或控制离合,易产生疲劳驾驶。另外一点,地下矿井巷道内的空间非常有限,对车辆的长宽尺寸有更高的要求。矿用车辆的通过能力也较一般承载式车身要高很多,更加适合非承载式车辆。
[0003]针对上述不足,公告号为CN21173101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矿车,其底盘为非承载式,包括底架、电池箱、轮轴系统和驱动电机,底架上安装车斗或车壳;轮轴系统设置在底架上;驱动电机设置在底架上,第一电池箱内的动力电池和第二电池箱内的动力电池均与驱动电机电连接,驱动电机与轮轴系统驱动连接,以驱动轮轴系统运行,轮轴系统固定安装在底架上。该方案优化了底盘总成的布局,使其能够满足一般矿用电车的需要。然而,上述车辆由于轮轴系统直接安装在底架上,人员乘坐的舒适性难以达到要求。
[0004]针对上述电动矿车舒适性不足的问题,公布号为CN10927851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非承载式独立驱动电动车桥,每个轮端连接支架上的钢托座与对应的车架上的钢板弹簧连接;每个轮端连接支架上连接对应的轮端系统,两个轮端连接支架上连接一个偏离轮端系统轴线的整体承载式车桥壳;车架上连接固定驱动电机及一体结构的齿轮箱及差速器,差速器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万向接头、摆动半轴、第二万向接头以及轮毂轴。上述方案中的电动车桥通过弹簧与车架连接,进而使得整个车辆的舒适性得到一定的提升。
[0005]然而,上述电动车桥在应用于复杂的巷道环境中时仍然存在问题。我们熟知,地下巷道内坑洼的落差一般相较于普通路面要高出很多,当上述通过钢板弹簧和车架连接的车桥在通过矿用路面时,尤其是可以使车辆发生大角度的侧倾的路面时,由于车辆的侧倾,车身重心会带动车架相对于车辆轮轴发生平移,也就是车架与车轴会产生沿车轴轴向的运动趋势,而上述车桥中的弹簧通常只可以为车辆提供竖直方向上的支撑力,面对上述侧向平移趋势,普通弹簧、钢板弹簧乃至气钢弹簧都很难满足其要求,很难保证弹簧自身不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车辆底盘在面对侧倾路面时,容易损坏弹簧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具有更加优异的抗侧倾能力的电动车底盘总成。
[0007]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矿用电动车在面对侧倾路面时,车辆底盘弹簧容易损坏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具有更加优异的抗侧倾能力的矿用电动车。
[000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动车底盘总成,包括:架体,架体上安装有车壳和电池组;前桥,两端安装有车轮,所述前桥的两端分别通过两组悬挂机构与车架连接,所述前桥输入端安装有驱动电机;后桥,两端安装有车轮,所述后桥的两端分别通过两组悬挂机构与车架连接,所述后桥输入端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车轮驱动连接,适于驱动车轮进行转动;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前桥的一端相互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车架上远离第一连杆与前桥铰接处的一侧;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后桥的一端相互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车架上远离第二连杆与后桥铰接处的一侧。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沿车辆行进方向投影后相互交叉。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悬挂机构包括:偏压件,一端铰接在车架上,另一端与前桥或后桥铰接;稳定杆组件,包括若干沿车辆行进方向布置的稳定杆,所述稳定杆一端铰接在前桥或后桥的端部,另一端铰接在车架上。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稳定杆组件包括两根稳定杆。
[0012]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夹板组件, 所述前桥和后桥的两端均安装有一组夹板组件,所述夹板组件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和下板设置在前桥或后桥的端部。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一端与上板铰接;所述偏压件的一端与下板铰接。
[0014]作为优选方案,两根稳定杆之间不平行,两根稳定杆之间所呈夹角的锐角的角度为3至6度。
[00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车架上固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用于与稳定杆铰接;所述安装板折弯呈梯形结构。
[001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电机具有两个,两个驱动电机分别与前桥和后桥驱动连接,两个驱动电机的转轴与行进方向平行,且两个驱动电机设置在车架中线上。
[001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车轮通过轮毂安装在车桥轮边上;所述车桥轮边与前桥桥壳铰接;所述车桥轮边与前桥桥壳的铰接轴竖直设置,可实现前桥转向功能。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矿用电车,包括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车底盘总成。
[001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车底盘总成,包括:架体、前桥、后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前桥铰接,另一端与车架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前桥铰接,另一端与车架铰接;当车辆底盘在面对侧倾的路面时,当车身重心带动车架相对发生车辆轮轴发生平移时,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设置,可以实现前桥或者后桥对车架的拉力,为车架提供一个水平方向的力,减少对弹簧的的力,对弹簧起到保护的作用,使得该电动车底盘总
成具有更加优异的抗侧倾能力。
[0020]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车底盘总成,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沿车辆行进方向投影后相互交叉;实现对两侧均有良好的抗侧倾能力。
[002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车底盘总成,所述悬挂机构包括:偏压件和稳定杆组件;实现车架和前桥或后桥的缓冲连接。
[002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车底盘总成,所述悬挂机构还包括:夹板组件;所述夹板组件的设置为各种连杆、稳定杆和偏压件提供安装基础。
[0023]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车底盘总成,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一端与上板铰接,缩短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长度,保证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支撑强度。
[0024]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车底盘总成,两根稳定杆之间不平行,两根稳定杆之间的锐角的角度为3-6度;当两根稳定杆平行时,与设置一根稳定杆的效果相同;将两根稳定杆呈不平行设置,当两根不平行的稳定杆摆动时会形成相互牵扯的效果,利用安装间隙和材料的弹性对车桥相对架体的前后运动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
[0025]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车底盘总成,所述驱动电机具有两个,两个驱动电机的转轴与行进方向平行,且两个驱动电机设置在车架中线上;两个纵置电机一方面使车身更窄,另一方便保证车身不偏载。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底盘总成,包括:架体(1),架体(1)上安装有车壳和电池组;前桥(2),两端安装有车轮(11),所述前桥(2)的两端分别通过两组悬挂机构与车架连接,所述前桥(2)输入端安装有驱动电机(6);后桥(3),两端安装有车轮(11),所述后桥(3)的两端分别通过两组悬挂机构与车架连接,所述后桥(3)输入端安装有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电机(6)与车轮(11)驱动连接,适于驱动车轮(11)进行转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杆(4),所述第一连杆(4)的一端与前桥(2)的一端相互铰接,所述第一连杆(4)的另一端铰接在车架上远离第一连杆(4)与前桥(2)铰接处的一侧;第二连杆(5),所述第二连杆(5)的一端与后桥(3)的一端相互铰接,所述第二连杆(5)的另一端铰接在车架上远离第二连杆(5)与后桥(3)铰接处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底盘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沿车辆行进方向投影后相互交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底盘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机构包括:偏压件(10),一端铰接在车架上,另一端与前桥(2)或后桥(3)铰接;稳定杆(9)组件,包括若干沿车辆行进方向布置的稳定杆(9),所述稳定杆(9)一端铰接在前桥(2)或后桥(3)的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自清隋曦刘忠伟王云龙贺俊杰刘庆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兴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