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扭转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9353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扭转梁,其包括横梁和内加强板,所述横梁呈“凹”字形,所述内加强板安装在所述横梁内,所述内加强板的末端处开设有至少一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汽车扭转梁在没有变更横梁主体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对内加强板的设计,解决了扭转疲劳问题,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很好的满足了经济车型的安全要求和成本要求。本要求。本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扭转梁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扭转梁。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领域中,后扭转梁是SUV、MPV中常用的底盘零件,具有结构简单、承载能力大的特点。汽车扭转梁通过自身的扭转,来平衡左右车轮的上下跳动,以减少车辆的摇晃,保持车辆的平稳,因其自身具有一定的扭转刚度,可以起到与横向稳定杆相同的作用。因此,扭转梁的扭转疲劳为该产品设计的一项关键指标。
[0003]图1为现有技术中汽车扭转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汽车扭转梁中加强板薄弱点的示意图。
[0004]如图1和图2所示,扭转梁的主体结构为横梁10加两个边梁,其中,横梁10为主要扭转件,为增加横梁10的扭转刚度及疲劳寿命,最常用的方法是增加内加强板20。但后轴载荷增加,导致后扭梁上各悬架硬点的载荷也相应增大。经过CAE分析发现,轴荷增大后,在扭转工况下,原设计后扭梁内加强板20末端存在应力过高。如图2中区域A所示,为应力集中区域,薄弱点,容易开裂,无法满足性能要求。
[0005]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设计了一种新结构的汽车扭转梁,以期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汽车扭转梁中内加强板区域应力集中,容易开裂等缺陷,提供一种汽车扭转梁。
[0007]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0008]一种汽车扭转梁,其特点在于,所述汽车扭转梁包括横梁和内加强板,所述横梁呈“凹”字形,所述内加强板安装在所述横梁内,所述内加强板的末端处开设有至少一开口。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加强板的末端开设有两处开口,所述开口分别位于所述内加强板的末端的两侧。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开口为弧形开口。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开口的宽度为11-13mm。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开口的深度为7-9mm。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加强板包括底板和两个侧板,所述侧板分别沿所述底板向上延伸。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连接处的末端采用圆弧过渡。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开口开设在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连接处的末端处。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底板为弧形面,所述弧形面的前端高于末端。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开口的位置与所述横梁内侧面和内底面连接处的位置相互对应。
[0018]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0019]本技术汽车扭转梁在没有变更横梁主体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对内加强板的设计,解决了扭转疲劳问题,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很好的满足了经济车型的安全要求和成本要求。
附图说明
[0020]本技术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0021]图1为现有技术中汽车扭转梁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现有技术中汽车扭转梁中加强板薄弱点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汽车扭转梁内加强板的安装示意图一。
[0024]图4为本技术汽车扭转梁内加强板的安装示意图二。
[0025]【附图标记】
[0026]横梁
ꢀꢀꢀꢀꢀꢀꢀꢀꢀꢀꢀꢀꢀꢀꢀꢀꢀꢀꢀꢀꢀꢀꢀꢀ
10、100
[0027]内加强板
ꢀꢀꢀꢀꢀꢀꢀꢀꢀꢀꢀꢀꢀꢀꢀꢀꢀꢀꢀꢀ
20、200
[0028]开口
ꢀꢀꢀꢀꢀꢀꢀꢀꢀꢀꢀꢀꢀꢀꢀꢀꢀꢀꢀꢀꢀꢀꢀꢀ
210
[0029]底板
ꢀꢀꢀꢀꢀꢀꢀꢀꢀꢀꢀꢀꢀꢀꢀꢀꢀꢀꢀꢀꢀꢀꢀꢀ
220
[0030]侧板
ꢀꢀꢀꢀꢀꢀꢀꢀꢀꢀꢀꢀꢀꢀꢀꢀꢀꢀꢀꢀꢀꢀꢀꢀ
230
[0031]圆弧过渡
ꢀꢀꢀꢀꢀꢀꢀꢀꢀꢀꢀꢀꢀꢀꢀꢀꢀꢀꢀꢀ
B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33]现在将详细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现在将详细参考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在所有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0034]此外,尽管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技术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
[0035]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技术。
[0036]图3为本技术汽车扭转梁内加强板的安装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汽车扭转梁内加强板的安装示意图二。
[0037]如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扭转梁,其包括横梁100和内加强板200,其中横梁100优选地呈“凹”字形,内加强板200安装在横梁100内,内加强板200的末端处开设有至少一开口210。
[0038]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内加强板200的末端开设有两处开口210,开口210分别位于内
加强板200的末端的两侧。开口210优选为弧形开口。
[0039]进一步地,开口210的宽度优选为11-13mm。开口210的深度优选为7-9mm。
[0040]内加强板200包括底板220和两个侧板230,侧板230分别沿底板220向上延伸。侧板230和底板220连接处的末端采用圆弧过渡B。
[0041]更进一步地,开口210开设在侧板230和底板220连接处的末端处。底板220优选为弧形面,所述弧形面的前端高于末端。
[0042]此处开口210的位置与横梁100内侧面和内底面连接处的位置相互对应。
[0043]根据上述结构描述,本技术汽车扭转梁,为了降低后扭梁内加强板末端处的应力集中,特设计了一种新结构,在末端处增加了弧形开口,宽度优选为11-13mm,深度优选为7-9mm。这种设计有效阻止了在扭转工况下,内加强板边缘处的应力集中,避免了在扭转工况下存在的开裂问题,有效的提高了扭转疲劳寿命,达到了性能要求。
[0044]综上所述,本技术汽车扭转梁在没有变更横梁主体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对内加强板的设计,解决了扭转疲劳问题,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很好的满足了经济车型的安全要求和成本要求。
[0045]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扭转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扭转梁包括横梁和内加强板,所述横梁呈“凹”字形,所述内加强板安装在所述横梁内,所述内加强板的末端处开设有至少一开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扭转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加强板的末端开设有两处开口,所述开口分别位于所述内加强板的末端的两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扭转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为弧形开口。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扭转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宽度为11-13mm。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扭转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深度为7-9mm。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一玮倪海华张才伟王成龙张波波梁筱倩王质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