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庚军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的照相机异位取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9662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的照相机异位取景器,解决了现有相机照相时位置、角度受到限制的技术问题。主要由连接扣2、光导纤维管1、图像放大再显器组成;光导纤维管1两端通过连接套18分别接于连接扣2、图像放大再显器3上,连接扣连接在相机取景窗口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摄影工作方便,取景角度广泛,结构紧凑等优点,可以普遍用于现有相机上。(*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照相器材的取景
现有的照相机上的取景器或取景窗都不能离开相机机身上的取景口,照相时,人眼必须靠近相机上的取景窗才能对景照相。这样的相机在摄影时,位置、角度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对于长时间进行取景拍摄的摄影者,将感到不舒服、疲倦,若在危险位置上取景拍摄困难就更大。本技术是针对照相机取景窗以上的不利因素而制作的一种与相机取景窗能分离的、延伸式照相机取景器。在照相机取景窗上加带是可以实现人、机异位、使摄影工作更方便、取景角度更广泛,长时间追踪拍摄精彩的瞬间画面时更舒服。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利用光导纤维的导光原理,制作一条光导管,在与相机相连的一端接一连接扣,在另一端接一图像放大再显器连接扣及图像放大再显器的主体为一整体结构。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连接扣的结构图;图3为图2的A-A剖面图;图4为活动装置的放大结构图;图5为光导纤维管连接结构图;图6为放大再显器的示意图;参照附图1,本技术由光导纤维管1、连接扣2、放大再显器组成。光导纤维管1为纤维圆管,连接扣2一端用于连接照相机取景窗口,另一端与光导纤维管1相连。景像由照相机取景口通过光导纤维管1的传递输送到连接于光导纤维管1另一端的图像放大再显器3中,通过人眼观察以便纠正景像,达到满意的照相技术效果。从图2和图3可知,连接扣2为一内空的柱体带锥体,与照相机取景窗口连接的连接端4为柱体,中间部分为锥壳。连接端4的顶面6近缘伸出侧面7外平面一定长度,其下粘有密封膜8,两侧面7的端边向内弯曲90度成卡钩9,以便与相机取景窗口的槽口结合,连接端4的底面10上装有活动装置11,底面10的边沿与侧面外平面相差有一定长度,以便卡钩9卡入槽口时方便灵活。底面上有两个对称的长槽12,用于安装活动装置11。活动装置11由舌片13、底片14、用于连接两片的小柱15以及弹簧16组成;小柱15可以通过螺母(钉)的形式连接舌片13和底片14(如图4所示),也可以采用另外的连接形式。安装时,用小弹簧16装入长槽12内顶住小柱15。原始状态时,舌片13的端边与顶面的边缘相齐,底片14的端边与底面的边缘相齐。舌片13的前端为一斜玻下面有手指纹,以便推动舌片前后移动。后端5内表为园锥状,至边缘2/3处有对称的多条调节缝 ,内表前端处有凸齿环17,外表有螺纹,通过对螺母19的拧紧或松开给外表施加压力,后端5可稍微地缩紧或松张,以便连接扣和连接套绕轴1-1作相对转动。光导纤维管两端分别粘接在连接套18的内表面上,如图5所示,连接套18为一柱体带锥体结构,内部为空腔,前端端面为斜面,前端外表面上有一槽环20,连接套18伸进连接扣2的后端5内腔后,后端5上的凸齿环17与槽环20相配合,在其外表面上有一螺母挡圈25,在螺母19松开状态时,连接套18能绕轴转动。连接于放大再显器的连接套与连接于连接扣2上的连接套18的结构,形状完全相同。放大再显器包括为锥体的前端和为柱体的后端两部分,后端部分的结构与连接扣2的后端5的结构一致,前端为锥体状,内空,内表面上有三个凹槽环21,分别装有放大镜22,成像毛玻璃23,有一定弧度的软质保护罩24。放大镜的焦距采用7mm时效果较佳。本技术是根据现有照相机照相时存在的技术缺陷改进而成的,连接扣的结构与相机的取景窗口紧密相配,具有摄相方便、结构紧凑等优点,可以普遍用于现有相机上。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的照相机异位取景器,是与相机取景窗口相配的、延伸式的取景器,由光导纤维管1、连接扣2、放大再显器3组成;其特征在于(1).连接扣2包括前端4、后端5及中间三部分,后端5与连接套18相连;(2).光导纤维管两端粘接在连接套18上;(3).放大再显器3包括前、后两端,后端与另一连接套18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景器,其特征在于连接扣2的前端4的顶面6伸出一定长度,其下粘有密封膜8,两侧面7边缘向内弯折90角成卡钩9,底面上有两个长槽12,装有活动装置1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景器,其特征在于活动装置11是由舌片13、底片14、小柱15及弹簧16组成,舌片13的下面有手指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景器,其特征在于连接扣2的后端5的内表面前端处有凸齿环17。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景器,其特征在于连接套18前端外表面上有一槽环20,端面为斜面,中间有挡圈25。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景器,其特征在于放大再显器3的前端内表面上有三个凹槽环21,分别装有放大镜22,成像毛玻璃23,保护罩24。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的照相机异位取景器,解决了现有相机照相时位置、角度受到限制的技术问题。主要由连接扣2、光导纤维管1、图像放大再显器组成;光导纤维管1两端通过连接套18分别接于连接扣2、图像放大再显器3上,连接扣连接在相机取景窗口上。本技术具有摄影工作方便,取景角度广泛,结构紧凑等优点,可以普遍用于现有相机上。文档编号G03B13/02GK2099324SQ9122484公开日1992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1991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1991年9月14日专利技术者刘庚军 申请人:刘庚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照相机异位取景器,是与相机取景窗口相配的、延伸式的取景器,由光导纤维管1、连接扣2、放大再显器3组成;其特征在于:(1).连接扣2包括前端4、后端5及中间三部分,后端5与连接套18相连;(2).光导纤维管两端粘接在连接套1 8上;(3).放大再显器3包括前、后两端,后端与另一连接套18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庚军
申请(专利权)人:刘庚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