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薛东专利>正文

双片盒照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9664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片盒照相机,它是将相机设置有前后两个暗室,并配有装不同规格胶卷用的前后片盒,前后片盒可通过推拉杆以及偏心圆柱、底片座使其上下前后移动到位,采用卷片及快门上弦联动,共用一个镜头和一套测距取景系统。由于该相机可同时装入两卷135胶卷或一卷135、一卷120两种胶卷,使拍摄者可根据不同需要,迅速及时地在同一相机中选用黑白或彩色以及从135换成120胶卷进行拍摄,非常方便省事。(*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摄影设备,尤其是一种双片盒照相机。照相机技术已得到极大的发展,外观及各种功能正日趋尽善尽美,但现在所使用的相机都只能装一种胶卷,即单用135胶卷或单用120胶卷,照一种规格的照片,或者利用一些辅助设备,才可以在一部相机中改拍不同形式和尺寸的胶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只能单用一种胶卷的相机的缺点,在一部相机中同时容纳双卷135胶卷或一卷135一卷120两种胶卷,使拍摄者能根据不同的需要,迅速及时地在同一部相机中选用黑白或者彩卷或135换120胶卷进行拍摄。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上半部份横截面剖示图。图3为本技术左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片盒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底片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离合器部分结构示意图。本双片盒照相机设置有前、后两个暗室(15)、(17),它是由中间隔板(4)在机身(1)和后盖(12)中分隔而成,每个暗室配有一个装胶卷用的片盒,分别为前片盒(2)和后片盒(3),前后片盒均可在暗室中上下移动或定位,前暗室有上下两部份,有可容纳两个片盒的空间。相机的整个卷片系统分为两部分,一部份在相机顶部,另一部分在片盒内。卷片系统与快门系统的各种结构如记数器、单向传动装置,防止二次卷片装置,卷片传动齿轮系统可参照现有相机结构,也可根据不同的设计需要而设置在相机的顶部或片盒内。前、后片盒均由片盒体(20)、盒盖及卷片轴(26)、载片轴(21)、八牙轮轴(25)等卷片系统组成,胶片导轨(24)、胶片压板(5)及压片板档筋(22)分别设置在前片盒盖上及后片盒的底片座(13)上。前片盒后盖上设有弹性片(7),利用其弹性与中间隔板作用,保证前片盒紧紧地与机身上的曝光窗面配合,以使胶片精确地定位于焦平面上。前、后片盒上部边上均设有防止片盒下滑的定位块(9),当片盒上推到位时,定位块由于弹性作用弹出,使片盒到位,定住,(10)为相机背带扣。后片盒后盖中部设置有使片盒前伸的偏心圆柱(14)及后缩的复位弹簧,后片盒底片座(13)由固定在底片座板(28)上的胶片压板簧(6)、胶片压板(5)、胶片压板档筋(22)、胶片导轨(24)、中间开有曝光窗(23)的曝光窗架(29)以及将曝光架固定于底片座板上的活页(30)组成。底片座(13)的设计主要是为了使后片盒可以前后伸缩,偏心圆柱(14)用来使后片盒前后伸缩,转动偏心圆柱,使底片座前伸到位,即底片座面与曝光窗面紧紧作用时,后片盒的胶片平面位于焦平面上,这样,后片盒处于拍摄状态,再转动偏心圆柱,使后片盒底片座后缩至隔板内,前片盒需拍摄时片盒上升不受阻挡。前后片盒胶卷底片拍摄时均处于同一焦平面上,使整个相机仅有一个取景润焦系统即可。前片盒和后片盒的上行到位分别由推拉杆(18)、(19)来实现,前、后推拉杆(18)、(19)固定在片盒底部并穿过机身底部具有良好密封性的孔,杆是可以曲折的,前片盒下拉时,杆曲折靠在机身上,以使结构紧凑。(27)为磁铁,用于和片盒后盖上的磁铁相互作用,关闭片盒。135双片盒相机与135、120双片盒相机的前、后片盒结构上并无区别,只是尺寸略有不同。前后片盒是从卷片系统中分离出来的相对独立的一部分,通过片盒上的卷片轴、载片轴、八牙轮轴与机身上的对应的卷片轴、载片轴、八牙轮轴的啮合而使卷片系统起作用,片盒不处于拍摄状态时,轴间的啮合可以脱离。由于本相机有两套卷片系统,共用一个取景调焦系统,就必须保证使用一个卷片系统时,另一个卷片系统不发生作用,因此,要用离合器进行控制,离合器是由偏心圆柱(34)及齿板复位器(33)组成,固定在机身上,前后片盒各有一离合板钮。当需使用前片盒时,将前片盒上推到位后,扳动后片盒离合扳钮,使偏心圆柱(34)的长边对正快门上紧齿板(32),使(32)上升与上紧齿轮(31)脱离,后片盒卷片系统不能起作用,然后扳动前片盒离合扳钮,使偏心圆柱对正上紧齿板,在齿板复位器(33)的弹性作用下,快门上紧齿板与上紧齿轮啮合,这时扳动前片盒卷片扳把,前片盒卷片系统起作用。需使用后片盒时,按下前片盒定位块,同时将前片盒下拉,将后片盒前推,使后片盒内的卷片系与统顶部卷片系统相联合,再转动后盖上的偏心圆柱,使后片盒前伸到位,底片精确定位于焦平面上,扳动前后片盒离合扳钮,使前片盒上紧齿板与上紧齿轮脱离,后片盒上紧齿板与上紧齿轮啮合,这时后片盒卷片系统起作用。本技术相机采用卷片及快门上弦联动,两个卷片系统共用一个快门上紧杠杆,当卷片系统的两个部分联接时,扳动卷片扳把,在卷片同时实现快门上紧。相机的前后两个片盒共用一个镜头(8),一套测距取景调焦系统。本双片盒照相机可同时容纳装入两卷135胶卷或一卷135、一卷120两种胶卷,容片量大、结构紧凑合理,使拍摄者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迅速及时地在同一部相机中选用黑白或彩色胶卷以及从135换成120胶卷拍摄,方便省事。权利要求1.一种双片盒照相机,由镜头(8)、机身(1)、测距取景聚焦系统、卷片系统、快门及控制曝光系统等组成,其特征在于a、前、后片盒(2)、(3)在机身(1)、中间隔板(4)、后盖(12)构成的前、后暗室(15)、(17)中可上下移动,前、后暗室可分别装一个片盒,前暗室有可容纳两个片盒的上下两部分空间,前、后推拉杆(18)、(19)固定在片盒底部并穿过机身(1)底部密封孔,前推拉杆(19)可曲折靠在机身上,由偏心圆柱(34)及齿板复位器(33)组成的离合器固定在机身上,前后片盒各有一离合扳钮;b、前、后片盒(2)、(3)均由片盒体(20)、盒盖及卷片轴(26)、载片轴(21)、八牙轮轴(25)等卷片系统构成,胶片导轨(24)、胶片压板(5)及胶片压板档筋(22)分别设置在前片盒(2)盖上及后片盒(3)的底片座(13)上,前片盒(2)后盖上有弹性片(7),后片盒(3)后盖中部设置有使片盒前伸的偏心圆柱(14)及后缩的复位弹簧,后片盒底片座(13)由固定在底片座板(28)上的胶片压板簧(6)、胶片压板(5)、胶片压板档筋(22)、胶片导轨(24)、中间开有曝光窗(23)的曝光窗架(29)以及将曝光窗架固定于底片座板(28)上的活页(30)组成,前、后片盒上部边上均设有防止片盒下滑的弹性定位块(9)。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片盒照相机,它是将相机设置有前后两个暗室,并配有装不同规格胶卷用的前后片盒,前后片盒可通过推拉杆以及偏心圆柱、底片座使其上下前后移动到位,采用卷片及快门上弦联动,共用一个镜头和一套测距取景系统。由于该相机可同时装入两卷135胶卷或一卷135、一卷120两种胶卷,使拍摄者可根据不同需要,迅速及时地在同一相机中选用黑白或彩色以及从135换成120胶卷进行拍摄,非常方便省事。文档编号G03B19/02GK2107031SQ91224420公开日1992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1991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1991年8月31日专利技术者薛东 申请人:薛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片盒照相机,由镜头(8)、机身(1)、测距取景聚焦系统、卷片系统、快门及控制曝光系统等组成,其特征在于:a、前、后片盒(2)、(3)在机身(1)、中间隔板(4)、后盖(12)构成的前、后暗室(15)、(17)中可上下移动,前、后暗 室可分别装一个片盒,前暗室有可容纳两个片盒的上下两部分空间,前、后推拉杆(18)、(19)固定在片盒底部并穿过机身(1)底部密封孔,前推拉杆(19)可曲折靠在机身上,由偏心圆柱(34)及齿板复位器(33)组成的离合器固定在机身上,前后片盒各有一离合扳钮;b、前、后片盒(2)、(3)均由片盒体(20)、盒盖及卷片轴(26)、载片轴(21)、八牙轮轴(25)等卷片系统构成,胶片导轨(24)、胶片压板(5)及胶片压板档筋(22)分别设置在前片盒(2)盖上及后片盒(3)的底片座( 13)上,前片盒(2)后盖上有弹性片(7),后片盖(3)后盖中部设置有使片盒前伸的偏心圆柱(14)及后缩的复位弹簧,后片盒底片座(13)由固定在底片座板(28)上的胶片压板簧(6)、胶片压板(5)、胶片压板档筋(22)、胶片导轨(24)、中间开有曝光窗(23)是曝光窗架(29)以及将曝光窗架固定于底片座板(28)上的活页(30)组成,前、后片盒上部边上均设有防止片盒下滑的弹性定位块(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东
申请(专利权)人:薛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