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体及包含其的流体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7374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泵体及包含其的流体泵,泵体设置有:泵腔;中间腔室,中间腔室与泵腔连通;排出腔室,排出腔室与中间腔室并列设置,排出腔室和中间腔室之间通过隔板相隔,隔板上设置有多个单向阀结构,单向阀结构限定流体仅能从中间腔室单向流通至排出腔室;输出通道,与排出腔室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包含上述泵体的流体泵。上述结构的泵体和流体泵能够改善泵体的输出通流能力。善泵体的输出通流能力。善泵体的输出通流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泵体及包含其的流体泵


[0001]本技术涉及流体泵的部件,尤其是泵体。

技术介绍

[0002]流体泵,泵体上设置有泵腔,泵腔通过泵体上的输出通道输出流体,泵腔处设置有的流体驱动装置,通过流体驱动装置的作用,泵腔内的流体将从泵腔进入输出通道而输出。为了避免流体逆流,通常在输出通道上设置单向阀结构来限制流体的流动方向。需要提升泵体的输出通流能力时,由于输出通道比较狭小,难以通过增加单向阀结构的数量来改善泵体的输出通流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泵体,能够改善泵体的输出通流能力。
[0004]本技术还提供包含上述泵体的流体泵。
[0005]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泵体,所述泵体设置有:泵腔;中间腔室,所述中间腔室与所述泵腔连通;排出腔室,所述排出腔室与所述中间腔室并列设置,所述排出腔室和所述中间腔室之间通过隔板相隔,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多个单向阀结构,所述单向阀结构限定流体仅能从所述中间腔室单向流通至所述排出腔室;输出通道,与所述排出腔室相连通。
[0006]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泵体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泵腔输出的流体先经过中间腔室和排出腔室后再进入输出通道排出,中间腔室和排出腔室通过隔板隔开,单向阀结构设置在隔板上,相对于狭小的输出通道,隔板上有足够多的面积进行单向阀结构的布置,从而突破传统泵体结构的限制,通过设置多个单向阀结构来改善泵体的输出通流能力。
[0007]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泵体,所述泵体包括下泵壳、中泵壳以及上泵壳,所述泵腔设置于所述下泵壳,所述中泵壳与所述下泵壳围合形成所述中间腔室,所述上泵壳与所述中泵壳围合形成所述排出腔室,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中泵壳。通过上述的结构来形成中间腔室和排出腔室,制造方便。
[0008]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泵体,所述下泵壳与中泵壳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垫,所述中泵壳与上泵壳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垫。通过设置密封垫,有利于提高密封性。
[0009]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泵体,所述单向阀结构包括连通孔、膜片以及固定套,所述连通孔开设于所述隔板并连通所述中间腔室和所述排出腔室,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安装柱,所述膜片为软质或弹性材料制作并开设有套装孔,所述膜片套装于所述安装柱并遮蔽所述连通孔靠近所述排出腔室的一端,所述固定套套装于所述安装柱并轴向定位所述膜片。通过上述的结构来形成单向阀,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组装方便。
[0010]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流体泵,其包括上述任一的泵体。
[0011]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流体泵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流体泵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泵体,能够通过在隔板上设置足够多的单向阀结构来改善泵体输出的通流能力。
[0012]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流体泵,所述泵腔包括左泵腔和右泵腔,所述泵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左泵腔和右泵腔中的流体流通到所述中间腔室的流体驱动装置。通过设置左泵腔和右泵腔,形成双路驱动,能提升流体泵的输出能力。
[0013]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流体泵,所述泵体上设置有流体进入腔以及与所述流体进入腔连通的流体输入通道,所述左泵腔和右泵腔分别设置于所述流体进入腔的左侧和右侧,所述流体进入腔与所述左泵腔和右泵腔之间分别通过左侧板和右侧板隔开,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设置有单向阀结构,所述单向阀结构限定流体仅能从所述流体进入腔单向流通至所述左泵腔和右泵腔。通过上述结构来为泵腔补充流体,结构紧凑,有利于减少泵体体积。
[0014]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流体泵,所述流体驱动装置包括左隔膜、右隔膜以及隔膜驱动装置;所述左隔膜和右隔膜连接于所述泵体,所述左隔膜和右隔膜分别与所述泵体围合形成所述左泵腔和右泵腔,所述左隔膜和右隔膜与所述隔膜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隔膜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左隔膜和右隔膜同步形变而使所述左泵腔和右泵腔的容积同步缩小或变大。采用隔膜来驱动流体流动,结构紧凑,成本较低,噪声较小。
[0015]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流体泵,所述泵体上设置有左引出通道和右引出通道,所述左引出通道和右引出通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左泵腔和所述右泵腔对应连通,所述左引出通道和右引出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中间腔室连通。通过给左泵腔和右泵腔单独配置左引出通道和右引出通道来引出左泵腔和右泵腔中输出的流体,能避免左泵腔和右泵腔输出的流体相互干扰,减少紊流,提升流体流动的顺畅度。
[0016]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流体泵,所述隔膜驱动装置包括左活动杆、右活动杆以及电磁铁;所述左活动杆和右活动杆分别设置于所述左隔膜和右隔膜的左侧和右侧,所述左活动杆和右活动杆的一端枢接于所述泵体而能张开和收拢,所述左隔膜和右隔膜的中心部分别与所述左活动杆和右活动杆的中部连接,所述左活动杆和右活动杆的另一端配置为自由端,所述左活动杆和右活动杆的所述自由端上分别设置有左磁铁和右磁铁,所述电磁铁连接于所述泵体,所述电磁铁的一个磁极与所述左磁铁和右磁铁之间的中间位置相对设置。采用电磁铁驱动的方式驱动隔膜动作,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噪声较小。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地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图;
[0020]图3为泵体实施例的侧视图;
[0021]图4为泵体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2]图5为泵体实施例的剖视图之一;
[0023]图6为泵体实施例的剖视图之二;
[0024]图7为泵体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0025]图8为中泵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6]图9为中泵壳的局部结构图;
[0027]图10为下泵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8]图11为泵体与电磁铁实施例的侧视图;
[0029]图12为图11所示结构的剖视图;
[0030]图13为电磁铁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泵体100,下泵壳101,中泵壳102,上泵壳103,第一密封垫104,第二密封垫105,左隔膜106,右隔膜107,泵腔110,左泵腔111,右泵腔112,左侧板113,右侧板114,中间腔室120,排出腔室130,隔板140,安装柱141,单向阀结构150,连通孔151,膜片152,套装孔1521,固定套153,输出通道160,输出口161,流体进入腔170,输入通道180,输入口181,左引出通道191,右引出通道192,外壳体200,上壳210,下壳220,左铁芯部301,中铁芯部302,右铁芯部303,连接铁芯部304,左活动杆310,左磁铁311,右活动杆320,右磁铁321,电磁铁330,铁芯组件331,绕组332。
具体实施方式
[0032]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设置有:泵腔(110);中间腔室(120),所述中间腔室(120)与所述泵腔(110)连通;排出腔室(130),所述排出腔室(130)与所述中间腔室(120)并列设置,所述排出腔室(130)和所述中间腔室(120)之间通过隔板(140)相隔,所述隔板(140)上设置有多个单向阀结构(150),所述单向阀结构(150)限定流体仅能从所述中间腔室(120)单向流通至所述排出腔室(130);输出通道(160),与所述排出腔室(130)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00)包括下泵壳(101)、中泵壳(102)以及上泵壳(103),所述泵腔(110)设置于所述下泵壳(101),所述中泵壳(102)与所述下泵壳(101)围合形成所述中间腔室(120),所述上泵壳(103)与所述中泵壳(102)围合形成所述排出腔室(130),所述隔板(140)设置于所述中泵壳(1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泵壳(101)与中泵壳(102)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垫(104),所述中泵壳(102)与上泵壳(103)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垫(10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结构(150)包括连通孔(151)、膜片(152)以及固定套(153),所述连通孔(151)开设于所述隔板(140)并连通所述中间腔室(120)和所述排出腔室(130),所述隔板(140)上设置有安装柱(141),所述膜片(152)为软质或弹性材料制作并开设有套装孔(1521),所述膜片(152)套装于所述安装柱(141)并遮蔽所述连通孔(151)靠近所述排出腔室(130)的一端,所述固定套(153)套装于所述安装柱(141)并轴向定位所述膜片(152)。5.流体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泵体(10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腔(110)包括左泵腔(111)和右泵腔(112),所述泵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左泵腔(111)和右泵腔(112)中的流体流通到所述中间腔室的流体驱动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00)上设置有流体进入腔(170)以及与所述流体进入腔(170)连通的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宝蒲善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精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