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染整机的蒸汽加热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5277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染整机的蒸汽加热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第一箱体、冷凝蛇形管、支撑座和进液口,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冷凝蛇形管,所述第一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第一箱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箱体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泵,所述支撑座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气体过滤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第一壳体、滤网,通过第二循环泵将箱体内部的冷却液体通过风冷对冷却液蛇形管的冷却,将其排进第一壳体的滤网中,对其进行过滤,因抽液管穿过滤网的内部延伸至第一壳体的底端,所以抽液管抽进的冷却液都是过滤后的,最后利用第一输送管,将冷却液输送进箱体内部即可。箱体内部即可。箱体内部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染整机的蒸汽加热余热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染整机
,具体为基于染整机的蒸汽加热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染整是一种对纺织材料进行化学处理为主的工艺过程,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印染技术,印染行业需要大量的水和热能,消耗量比较大,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基于染整机的蒸汽加热余热回收装置。
[0003]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0004](1)传统的基于染整机的蒸汽加热余热回收装置没有设置气体过滤的结构,气体中的颗粒容易进入装置的内部;
[0005](2)传统的基于染整机的蒸汽加热余热回收装置在使用冷却液后没有进行循环利用,导致了冷却液的浪费;
[0006](3)传统的基于染整机的蒸汽加热余热回收装置没有设置冷却液过滤的功能,冷却液在循环过程中有很多杂质和浮油存在,如果不进行净化,容易导致冷却液变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染整机的蒸汽加热余热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气体中的颗粒容易进入装置的内部、冷却液没有进行循环利用,导致冷却液浪费和冷却液在循环过程中有很多杂质存在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染整机的蒸汽加热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第一箱体、冷凝蛇形管、支撑座和进液口,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冷凝蛇形管,所述第一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第一箱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箱体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泵,所述支撑座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气体过滤结构,所述进气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气口,所述进气泵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一箱体顶端的一侧设置有进液口,所述第一箱体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且第一输送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却液循环管,所述冷却液循环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循环泵,且第一循环泵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抽液管,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滤网,所述第一壳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冷却液蛇形管,且冷却液蛇形管的一端设置有风冷,所述冷却液蛇形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排液口,且排液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二循环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抽液口,且抽液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一箱体的底端设置有排水口。
[0009]优选的,所述气体过滤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第二箱体、盖板、把手、滑槽和筛网,所述第二箱体的底端与支撑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槽,所述滑槽之间设置有筛网。
[0010]优选的,所述滑槽内部的宽度大于筛网外部的宽度,所述筛网嵌在滑槽的内部,所述滑槽和筛网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箱体的一端活动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第二箱体与盖板之间构成翻转结构。
[0012]优选的,所述抽液管与第一壳体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抽液管贯穿滤网的内部并延伸至第一壳体的底端。
[0013]优选的,所述风冷设置有两组,所述风冷设置在第二壳体的外部,所述风冷关于第二壳体的中心线对称分布。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染整机的蒸汽加热余热回收装置不仅实现了防止了气体中的颗粒进入装置的内部,实现了冷却液的循环利用,而且实现了冷却液在循环时不会有杂质进入装置内部;
[0015](1)通过气体过滤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第二箱体、盖板、把手、滑槽和筛网,当蒸汽的余热通过抽气泵,将气体入第二箱体时,可以利用筛网,将气体中的杂质颗粒筛至筛网上,在使用完毕后,利用盖板与箱体的铰接关系,可利用把手将盖板翻转至下,然后利用滑槽与筛网之间的滑动关系,将筛网取出,对筛网和箱体内部进行清理;
[0016](2)通过设置有第一壳体、滤网,通过第二循环泵将箱体内部的冷却液体通过风冷对冷却液蛇形管的冷却,将其排进第一壳体的滤网中,对其进行过滤,因抽液管穿过滤网的内部延伸至第一壳体的底端,所以抽液管抽进的冷却液都是过滤后的,最后利用第一输送管,将冷却液输送进箱体内部即可;
[0017](3)通过设置有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第一输送管、冷却液循环管、抽液管、风冷、冷却液蛇形管、排液口、抽液口、第二输送管,利用进液口,将冷却液倒入箱体内的冷凝蛇形管上,利用箱体内部相连通的第二输送管,通过抽液口将冷却液抽进第二循环泵中,利用排液口将冷却液输送进冷却液蛇形管中,再通过风冷对其进行冷却,因冷却液蛇形管的另一端与第一壳体的内部相连通,会先通过第一壳体内部设置的滤网,将冷却液内部的杂质过滤,然后利用第一循环泵底端连接的抽液管,将过滤好的冷却液通过第一输送管输送进箱体的内部,这样循环利用,避免了冷却液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气体过滤结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滤网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冷却液循环管与箱体连接方式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第一箱体;2、冷凝蛇形管;3、控制器;4、支撑座;5、第一进气口;6、进气泵;7、第一排气口;8、气体过滤结构;801、第二箱体;802、盖板;803、把手;804、滑槽;805、筛网;9、进液口;10、第一输送管;11、冷却液循环管;12、第一循环泵;13、抽液管;14、第一壳体;15、滤网;16、第二壳体;17、风冷;18、冷却液蛇形管;19、排液口;20、第二循环泵;21、抽液口;22、第二输送管;23、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基于染整机的蒸汽加热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冷凝蛇形管2、支撑座4和进液口9,第一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冷凝蛇形管2,第一箱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3,第一箱体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14,第一箱体1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4,支撑座4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泵6,该进气泵6的型号可为JV-0。6/12。5,支撑座4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气体过滤结构8;第一壳体14的内部设置有滤网15,第一壳体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16,第二壳体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冷却液蛇形管18,且冷却液蛇形管18的一端设置有风冷17,该风冷17的型号可为ACE3-M1,冷却液蛇形管1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排液口19,且排液口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循环泵20,第二循环泵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抽液口21,且抽液口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输送管22,第一箱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染整机的蒸汽加热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冷凝蛇形管(2)、支撑座(4)和进液口(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冷凝蛇形管(2),所述第一箱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3),所述第一箱体(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14),所述第一箱体(1)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4),所述支撑座(4)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泵(6),所述支撑座(4)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气体过滤结构(8),所述进气泵(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气口(5),所述进气泵(6)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排气口(7),所述第一箱体(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进液口(9),所述第一箱体(1)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10),且第一输送管(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却液循环管(11),所述冷却液循环管(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循环泵(12),且第一循环泵(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抽液管(13),所述第一壳体(14)的内部设置有滤网(15),所述第一壳体(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16),所述第二壳体(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冷却液蛇形管(18),且冷却液蛇形管(18)的一端设置有风冷(17),所述冷却液蛇形管(1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排液口(19),且排液口(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循环泵(20),所述第二循环泵(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抽液口(21),且抽液口(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输送管(22),所述第一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水军朱建国高国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东嘉宏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