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枫树脂染油进行染布时的油脂混合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3616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枫树脂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枫树脂染油进行染布时的油脂混合搅拌装置,包括外筒和环形加热管,外筒的顶板底面设置有内筒,内筒的底板开设有下料口,外筒的顶板上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驱动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表面设置有螺旋板,转轴的表面设置有牵拉杆,牵拉杆的另一端连接在刮板的表面,内筒的外侧套设有围护框,围护框的内部设置有环形加热管;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利用枫树脂染油进行染布时的油脂混合搅拌装置在外筒内部加设内筒对两种熔化后的油加热预混合,预混合的熔化油下落至外筒底部后被搅拌轴快速混合,提升混合均匀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枫树脂染油进行染布时的油脂混合搅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枫树脂染
,具体为一种利用枫树脂染油进行染布时的油脂混合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枫树脂染是油将枫树脂与牛油共熬,用油钵盛装,再用蘸油刀蘸枫树脂染油在衣
[0003]料上绘出图案,谓之“点花”,再将之置于蓝靛染料中浸染,捞出晾干后,将枫树脂染油去掉,即现出底色图案。枫树脂染是一种无毒、无害、无污染。其染色制品色泽鲜艳、色调高雅且手感丰满厚实,具有化学合成染料无法比拟的优点,深受游客尤其是外国游客喜爱。然而,枫树脂染油是是整个工序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枫树脂染油的柔软性和韧性影响底色图案的优劣。
[0004]现有技术中,待把水牛油完全煮熔化后,再放入枫树脂,待两种油完全熔化后才能搅拌,传统的搅拌装置难易保证两种熔化后的油投放后因温度变化而影响混合搅拌质量的问题;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利用枫树脂染油进行染布时的油脂混合搅拌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枫树脂染油进行染布时的油脂混合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枫树脂染油进行染布时的油脂混合搅拌装置,包括外筒和环形加热管,所述外筒的顶板底面设置有内筒,所述内筒的底板开设有下料口,外筒的顶板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设置有螺旋板,转轴的表面设置有牵拉杆,所述牵拉杆的另一端连接在刮板的表面,内筒的外侧套设有围护框,所述围护框的内部设置有环形加热管,所述环形加热管套设在内筒的外侧,外筒的上方设置有投料斗,所述投料斗的底面插接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贯穿外筒的顶板后插接在内筒的表面,转轴的表面设置有搅拌轴,且转轴的底端套设有限位轴承,所述限位轴承的外圈上设置有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另一端固定在外筒的内壁,外筒的底板设置有出料阀管。
[0007]优选的,所述外筒呈圆筒形结构,外筒的底端一体形成有圆台形框架,内筒呈圆筒形结构,内筒在外筒的顶板底面居中,下料口呈圆形结构,下料口在内筒的底面居中。
[0008]优选的,所述刮板呈三棱柱结构,刮板的表面连接有两个牵拉杆,围护框呈断面为“匚”字形的环形框体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投料斗呈圆台形框体结构,投料斗设置有两组,两组投料斗关于驱动电机对称分布,输料管呈“L”形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搅拌轴设置有两组,两组搅拌轴构成斧式搅拌轴,斜撑杆设置有多个,多个斜撑杆呈“十”字形排列分布。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 本技术提出的利用枫树脂染油进行染布时的油脂混合搅拌装置在外筒内部加设内筒对两种熔化后的油加热预混合,预混合的熔化油下落至外筒底部后被搅拌轴快速混合,提升混合均匀性;
[0013]2. 本技术提出的利用枫树脂染油进行染布时的油脂混合搅拌装置在内筒中加设牵拉杆连接刮板,刮板跟随转轴转动时将内筒内壁粘附的油刮掉,且在转轴底端套设轴承避免转轴底端摆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外筒1、内筒2、下料口3、驱动电机4、转轴5、螺旋板6、牵拉杆7、刮板8、围护框9、环形加热管10、投料斗11、输料管12、搅拌轴13、限位轴承14、斜撑杆15、出料阀管16。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利用枫树脂染油进行染布时的油脂混合搅拌装置,包括外筒1和环形加热管10,外筒1的顶板底面焊接有内筒2,内筒2的底板开设有下料口3,外筒1呈圆筒形结构,外筒1的底端一体形成有圆台形框架,内筒2呈圆筒形结构,内筒2在外筒1的顶板底面居中,下料口3呈圆形结构,下料口3在内筒2的底面居中,外筒1的顶板上焊接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的驱动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轴5,转轴5的表面焊接有螺旋板6,驱动电机4驱动转轴5转动时,螺旋板6对内筒2内部的两种有预混合;
[0018]转轴5的表面焊接有牵拉杆7,牵拉杆7的另一端焊接在刮板8的表面,牵拉杆7牵拉刮板8将内筒2内壁粘附的油刮落,内筒2的外侧套设有围护框9,围护框9的内部安装有环形加热管10,环形加热管10套设在内筒2的外侧,刮板8呈三棱柱结构,刮板8的表面连接有两个牵拉杆7,围护框9呈断面为“匚”字形的环形框体结构;
[0019]外筒1的上方设置有投料斗11,投料斗11的底面插接有输料管12,输料管12贯穿外筒1的顶板后插接在内筒2的表面,投料斗11呈圆台形框体结构,投料斗11设置有两组,两组投料斗11关于驱动电机4对称分布,输料管12呈“L”形结构,分别将融化的水牛油和枫树脂经两个投料斗11投入内筒2中,环形加热管10对内筒2加热确保了内筒2内部两种油处于熔化状态;
[0020]转轴5的表面焊接有搅拌轴13,且转轴5的底端套设有限位轴承14,限位轴承14的外圈上焊接有斜撑杆15,斜撑杆15的另一端固定在外筒1的内壁,搅拌轴13设置有两组,两组搅拌轴13构成斧式搅拌轴,斜撑杆15设置有多个,多个斜撑杆15呈“十”字形排列分布,外筒1的底板插接有出料阀管16,预混合的油通过下料口3下落后被搅拌轴13搅拌,如此提升两种有混合均匀性,且限位轴承14围护在转轴5底端被斜撑杆15支撑,避免转轴5底端摆动,开启出料阀管16表面的阀门即可将外筒1内部混合的油卸出。
[0021]工作原理:实际使用时,分别将融化的水牛油和枫树脂经两个投料斗11投入内筒2中,环形加热管10对内筒2加热确保了内筒2内部两种油处于熔化状态,驱动电机4驱动转轴5转动时,螺旋板6对内筒2内部的两种有预混合,且牵拉杆7牵拉刮板8将内筒2内壁粘附的油刮落,预混合的油通过下料口3下落后被搅拌轴13搅拌,如此提升两种有混合均匀性,且限位轴承14围护在转轴5底端被斜撑杆15支撑,避免转轴5底端摆动,开启出料阀管16表面的阀门即可将外筒1内部混合的油卸出。
[002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枫树脂染油进行染布时的油脂混合搅拌装置,包括外筒(1)和环形加热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的顶板底面设置有内筒(2),所述内筒(2)的底板开设有下料口(3),外筒(1)的顶板上设置有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的驱动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表面设置有螺旋板(6),转轴(5)的表面设置有牵拉杆(7),所述牵拉杆(7)的另一端连接在刮板(8)的表面,内筒(2)的外侧套设有围护框(9),所述围护框(9)的内部设置有环形加热管(10),所述环形加热管(10)套设在内筒(2)的外侧,外筒(1)的上方设置有投料斗(11),所述投料斗(11)的底面插接有输料管(12),所述输料管(12)贯穿外筒(1)的顶板后插接在内筒(2)的表面,转轴(5)的表面设置有搅拌轴(13),且转轴(5)的底端套设有限位轴承(14),所述限位轴承(14)的外圈上设置有斜撑杆(15),所述斜撑杆(15)的另一端固定在外筒(1)的内壁,外筒(1)的底板设置有出料阀管(16)。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昌霞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麻江河坝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