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桥式转载机压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5269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调节桥式转载机压柱,属于煤矿开采领域,目的是便于调节压柱缸的方向,消除人员扶柱、撤柱、移柱的安全隐患。包括压柱缸、辅助液压缸一、辅助液压缸二、桥式转载机滑道和安装于挡煤板上的滑轨;压柱缸的缸体端铰接于桥式转载机滑道;辅助液压缸一的缸体端沿着滑轨延伸方向且以滑轨为转轴与滑轨活动连接,辅助液压缸一的活塞端铰接于压柱缸的缸体;辅助液压缸二的活塞杆端铰接于压柱缸的缸体,缸体端铰接于桥式转载机滑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调节压柱缸任意角度的目的,避免了人员扶柱、撤柱、移柱,消除了安全隐患,确保了人员安全,减少人员及劳动强度。减少人员及劳动强度。减少人员及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桥式转载机压柱


[0001]本技术属于煤矿开采领域,具体的是可调节桥式转载机压柱。

技术介绍

[0002]在综采机械化采煤过程中,每割煤一刀,桥式转载机就向前拉移一刀的距离,而拉移桥式转载机的安全与快慢更是重要环节,拉移桥式转载机的结构包括四根液压单体支柱,该四根液压单体支柱必须在拉移桥式转载机前必须打好,各根液压单体支柱均包括压柱缸,压柱缸通常为液压千斤顶。因为综采工作面设备尺寸大,巷道高,需要的单体支柱长,每根单体支柱有80-120公斤,长度3.15-4.5米,升降单体支柱时必须有两人扶正压柱缸,一人注液,人工扶正压柱缸的时间较长,耽误生产;同时扶压柱缸、注液时,人员在压柱缸下方,压柱缸易偏,导致顶板易落石到伤人。同时,压柱是固定的,桥式转载机向前拉移一刀后,就要撤柱、移柱,打柱为下一个循环拉转载机准备,特别是撤柱、移柱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安全隐患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桥式转载机压柱,便于调节压柱缸的方向,消除人员扶柱、撤柱、移柱的安全隐患。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节桥式转载机压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柱缸(1)、辅助液压缸一(2)、辅助液压缸二(3)、桥式转载机滑道(4)和安装于运输巷桥式转载机挡煤板(5)上的滑轨(6);所述滑轨(6)水平设置,且沿竖向,滑轨(6)所处位置在桥式转载机滑道(4)的上方;所述压柱缸(1)的缸体端铰接于桥式转载机滑道(4),活塞杆端安装有用于与顶板相连接的万向转向头(15);所述辅助液压缸一(2)的缸体端沿着滑轨(6)延伸方向且以滑轨(6)为转轴与滑轨(6)活动连接,辅助液压缸一(2)的活塞端铰接于压柱缸(1)的缸体;所述辅助液压缸二(3)的活塞杆端铰接于压柱缸(1)的缸体,缸体端铰接于桥式转载机滑道(4),且辅助液压缸二(3)的缸体端与桥式转载机滑道(4)的铰接位置与压柱缸(1)的缸体端与桥式转载机滑道(4)的铰接位置沿桥式转载机滑道(4)的延伸方向排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桥式转载机压柱,其特征在于:在压柱缸(1)的缸体上沿其轴向安装有固定座一(7)和固定座二(8);所述固定座一(7)位于固定座二(8)与压柱缸(1)的活塞杆端之间;所述辅助液压缸一(2)的活塞杆端与固定座一(7)铰接;所述辅助液压缸二(3)的活塞杆端与固定座二(8)铰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桥式转载机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一(7)和固定座二(8)均为套装于压柱缸(1)的缸体上的抱箍。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调节桥式转载机压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个沿着压柱缸(1)轴向套装于压柱缸(1)缸体的限位环,三个限位环分别为位于中间的中部限位环(10),位于中部限位环(10)相邻于活塞杆端一侧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林曹成昆韦海涛刘剑波刘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川煤华荣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