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平专利>正文

一种印刷调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4535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印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印刷调墨装置,包括机体外壳,所述机体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放置座,所述放置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机体外壳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轴承本体,所述轴承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搅拌叶。该印刷调墨装置,能够达到搅拌均匀的目的,使上层和下层的墨料能够充分搅拌融合,提高了调墨的质量,从而提升了印刷的效果,同时双重搅拌能够节约调墨的时间,提高了调墨的效率。提高了调墨的效率。提高了调墨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调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印刷
,具体为一种印刷调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印刷是将文字、图画、照片和防伪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及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塑料品和皮革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印刷是把经审核批准的印刷版,通过印刷机械及专用油墨转印到承印物的过程。现有的墨水在长时间静止储放过程中,墨水中的物质容易挥发导致印刷出的产品印字颜色深浅不一等,印字重影,印字模糊以及因油墨太浓易造成拖墨情况的问题,因此需要用到调墨装置对墨料进行搅拌。而现有的调墨装置对墨料进行搅拌时容易出现上层和下层调和搅拌不均匀的情况,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印刷调墨装置,具备搅拌均匀等优点,解决了一般调墨装置搅拌不均匀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该印刷调墨装置搅拌均匀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刷调墨装置,包括机体外壳,所述机体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放置座,所述放置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机体外壳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轴承本体,所述轴承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搅拌叶。
[0007]所述搅拌箱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机体外壳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所述搅拌箱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阀门,所述机体外壳的正面开设有观察窗口,所述观察窗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观察玻璃。
[0008]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臂,且固定臂的数量两个,且两个固定臂以电机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且两个固定臂均为L形固定臂。
[0009]优选的,所述搅拌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套,且防护套为不锈钢防护套。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料管的内壁和第二进料管的内壁均活动连接有软塞,且软塞为橡胶软塞。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料管的一端分别贯穿机体外壳的外顶壁和搅拌箱的外顶壁并延伸至搅拌箱的内壁,所述第二进料管的一端分别贯穿机体外壳的外顶壁和搅拌箱的外顶壁并延伸至搅拌箱的内壁。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且第一齿轮的形状大小与第二齿轮的形状大小均相同。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相啮合,且第一锥齿轮的形状大小和第二锥齿轮的形状大小均相同。
[0014]优选的,所述搅拌叶的数量为二十个,且每十个搅拌叶为一组,且两组搅拌叶等距离倾斜设置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外壁,且两组搅拌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四十五度。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印刷调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该印刷调墨装置,通过电机、连接轴、第一锥齿轮、搅拌箱、第一转轴、第一齿轮、搅拌叶、第二转轴、第二锥齿轮和第二齿轮的相互配合使用,能够达到搅拌均匀的目的,使上层和下层的墨料能够充分搅拌融合,提高了调墨的质量,从而提升了印刷的效果,同时双重搅拌能够节约调墨的时间,提高了调墨的效率。
[0018]2、该印刷调墨装置,通过观察窗口和观察玻璃的相互配合使用,能够达到便于观察的目的,方便人们对搅拌箱内墨料的搅拌情况进行实时观察,方便了人们的使用,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0019]3、该印刷调墨装置,通过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和软塞的相互配合使用,能够达到防尘效果好的目的,避免灰尘和其他杂质进入搅拌箱内对印刷墨造成污染,保证了墨粉洁净度,从而保证了印刷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侧剖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正视图。
[0023]图中:1、机体外壳;2、放置座;3、电机;4、固定臂;5、连接轴;6、第一锥齿轮;7、搅拌箱;8、轴承本体;9、第一转轴;10、第一齿轮;11、搅拌叶;12、防护套;13、第二转轴;14、第二锥齿轮;15、第二齿轮;16、第一进料管;17、第二进料管;18、软塞;19、出料管;20、阀门;21、观察窗口;22、观察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3,一种印刷调墨装置,包括机体外壳1,机体外壳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放置座2,放置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3,电机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臂4,且固定臂4的数量两个,且两个固定臂4以电机3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且两个固定臂4均为L形固定臂,固定臂4的设置能够对电机3达到良好的固定效果,使电机3稳定运行,电机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5,连接轴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6,机体外壳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搅拌箱7,搅拌箱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轴承本体8,轴承本体8的内壁固定
连接有第一转轴9,第一转轴9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0,第一转轴9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1,搅拌叶1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套12,且防护套为不锈钢防护套,不锈钢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耐空气、蒸汽和水等弱腐蚀介质或具有不锈性的钢种称为不锈钢,不锈钢防护套能够避免搅拌叶11被腐蚀。
[0026]搅拌箱7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3,搅拌叶11的数量为二十个,且每十个搅拌叶11为一组,且两组搅拌叶11等距离倾斜设置在第一转轴9和第二转轴13的外壁,且两组搅拌叶1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四十五度,倾斜设置搅拌叶11能够使搅拌效果更佳,搅拌更佳均匀,第二转轴1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4,第一锥齿轮6和第二锥齿轮14相啮合,且第一锥齿轮6的形状大小和第二锥齿轮14的形状大小均相同,第二转轴1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5,第一齿轮10和第二齿轮15相啮合,且第一齿轮10的形状大小与第二齿轮15的形状大小均相同,通过电机3、连接轴5、第一锥齿轮6、搅拌箱7、第一转轴9、第一齿轮10、搅拌叶11、第二转轴13、第二锥齿轮14和第二齿轮15的相互配合使用,能够达到搅拌均匀的目的,使上层和下层的墨料能够充分搅拌融合,提高了调墨的质量,从而提升了印刷的效果,同时双重搅拌能够节约调墨的时间,提高了调墨的效率,机体外壳1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料管16和第二进料管17,第一进料管16的一端分别贯穿机体外壳1的外顶壁和搅拌箱7的外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调墨装置,包括机体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外壳(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放置座(2),所述放置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5),所述连接轴(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6),所述机体外壳(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搅拌箱(7),所述搅拌箱(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轴承本体(8),所述轴承本体(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9),所述第一转轴(9)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0),所述第一转轴(9)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1);所述搅拌箱(7)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3),所述第二转轴(1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4),所述第二转轴(1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5),所述机体外壳(1)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料管(16)和第二进料管(17),所述搅拌箱(7)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9),所述出料管(19)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阀门(20),所述机体外壳(1)的正面开设有观察窗口(21),所述观察窗口(2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观察玻璃(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调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臂(4),且固定臂(4)的数量两个,且两个固定臂(4)以电机(3)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且两个固定臂(4)均为L形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平
申请(专利权)人:张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