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平专利>正文

连续阻尼可调减震器电磁阀的主级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3624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0:57
连续阻尼可调减震器电磁阀的主级阀,包括阀套,以及设于阀套中的移动阀芯、溢流阀芯、上阀盖;移动阀芯沿轴向设置有连通的阻尼孔和先导腔,先导腔的上部活动设置有呈一圈外翻边帽子形的弹簧座且该弹簧座开口朝下,帽子内腔中设有第二主级弹簧,第二主级弹簧的一端抵住弹簧座的底面,第二主级弹簧的另一端抵住移动阀芯的底面且阻尼孔位于第二主级弹簧中;弹簧座同轴向插入一第一主级弹簧内圈,第一主级弹簧的一端抵住弹簧座的外翻边,另一端抵住溢流阀芯;移动阀芯关闭时,弹簧座的底面与溢流阀芯的下端面之间间隔一预设距离。的下端面之间间隔一预设距离。的下端面之间间隔一预设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续阻尼可调减震器电磁阀的主级阀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连续阻尼可调减震器的溢流阀。

技术介绍

[0002]CDC(Continuous Damping Control)是一种“能自动识别道路状况”的最新汽车减震系统——“连续阻尼可调减震控制系统”。CDC的工作原理是:微机根据传感器送来的信号和驾驶员给予的控制模式,经过运算分析后向悬挂发出指令,悬挂可以根据微机给出的指令改变悬挂的刚度和阻尼系数,使车身在行驶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能,并且将车身的震动响应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0003]CN 218266972 U公开了一种阻尼控制电磁阀(即CDC电磁阀),其包括主级阀、先导级阀和电磁头;所述主级阀(11)设置在阀套中,所述主级阀包括主阀座、主级阀芯、第一主级弹簧、弹簧座和第二主级弹簧;所述主阀座固定设置在所述阀套的轴向的一端,所述主级阀芯同轴向活动设置在所述阀套的第一腔室中,所述主级阀芯沿所述轴向设置有连通的阻尼孔和先导腔,所述先导腔中活动设置有呈一圈外翻边帽子形的弹簧座,所述帽子内腔同轴方向挤压配置所述第一主级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一主级弹簧的另一端抵住所述主级阀芯的中心区域;所述帽子外部同轴向插入所述第二主级弹簧内圈;所述第二主级弹簧的一端抵住所述弹簧座的外翻边,另一端抵住所述先导级阀;所述先导腔靠近所述主阀座一侧的内壁由垂直于所述轴向的主级阀芯端面形成,所述弹簧座的外翻边靠近所述主阀座一侧的端面定义为弹簧座端面;所述主级阀芯关闭时,所述主级阀芯端面与所述弹簧座端面之间间隔一预设距离h。由于主级阀芯端面与所述弹簧座端面之间间隔一预设距离,在主级阀芯关闭状态(主级阀芯与主阀座端面接触且密封,油液不会流向出油口),弹簧座端面悬空,第一主级弹簧和第二主级弹簧处于串联连接,在同样腔体空间内,相当于延长了主级弹簧的长度,减小了主级阀芯受到的弹簧预紧力。两主级弹簧处于串联状态,一直会保持在主级阀芯的主级阀芯端面接触到弹簧座端面之前,亦即主级阀芯离开主阀座的位移小于预设距离之前,在主级阀芯刚开始移动到位移小于预设距离之前,主级阀芯均受到较小的弹簧力,保证了在较低的压力下即可开阀,实现了小电流下的低压力开启能力,提高了减震器的舒适度。
[0004]现有技术中的连续阻尼可调减震器电磁阀的主级阀还存在的缺点在于:弹簧座位于先导腔的下部且其开口朝下,因此位于弹簧座中的第一主级弹簧会对主级阀芯的阻尼孔形成一定程度的堵塞;另外,这种结构形式较为细小的第一主级弹簧会比较粗的第二级弹簧先承受油压,甚为不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连续阻尼可调减震器电磁阀的主级阀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更合理的连续阻尼可调减震器电磁阀的主级阀。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续阻尼可调减震器电磁阀的主
级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套,以及设于所述阀套中的移动阀芯、溢流阀芯、上阀盖,所述的所述的移动阀芯能够在所述的阀套中轴向移动,所述的溢流阀芯位于所述移动阀芯的上方且固定设置在所述的阀套中,所述的上阀盖位于所述溢流阀芯的上方且能够在所述的阀套中轴向移动;
[0007]所述移动阀芯沿轴向设置有连通的阻尼孔和先导腔,所述先导腔的上部活动设置有呈一圈外翻边帽子形的弹簧座且该弹簧座开口朝下,该弹簧座的底面上开设有过油孔,所述帽子内腔中设有第二主级弹簧,所述第二主级弹簧的一端抵住所述弹簧座的底面,所述第二主级弹簧的另一端抵住所述的移动阀芯的底面且所述阻尼孔位于第二主级弹簧中;所述弹簧座同轴向插入一第一主级弹簧内圈,所述第一主级弹簧的一端抵住所述弹簧座的外翻边,另一端抵住所述的溢流阀芯;
[0008]所述的溢流阀芯上开设有与所述的过油孔对应的溢流孔,所述的上阀盖上开设上出油口,所述的上阀盖和所述的溢流阀芯之间设有次级弹簧;
[0009]所述阀套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底座,所述的底座上开设有与所述的阻尼孔对应的底座进油口;
[0010]所述移动阀芯关闭时,所述弹簧座的底面与所述溢流阀芯的下端面之间间隔一预设距离。
[0011]进一步,所述溢流阀芯过盈套设在所述阀套的内腔中。
[0012]进一步,所述的次级弹簧和所述的溢流阀芯之间设有垫片,所述的垫片上开设有镂空口。
[0013]进一步,所述的溢流孔开设于所述溢流阀芯的中央;所述上阀盖的背面设有下延的出油通道,环绕所述的出油通道开设有开孔,所述的开孔和所述的出油通道组成所述的上出油口,所述的出油通道与所述的溢流孔对应。
[0014]进一步,所述溢流阀芯的上端面的中央设有凸环,所述的溢流孔被所述的凸环包围。
[001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与CN 218266972 U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阻尼孔位于第二主级弹簧中,确保阻尼孔的畅通;2.这种结构形式较为粗大的第二主级弹簧会比较细的第以级弹簧先承受油压,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7]图2是移动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弹簧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溢流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上阀盖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参照图1

图5,一种连续阻尼可调减震器电磁阀的主级阀,包括阀套1,以及设于所述阀套1中的移动阀芯2、溢流阀芯3、上阀盖4,所述的所述的移动阀芯2能够在所述的阀套1
中轴向移动。所述的溢流阀芯3位于所述移动阀芯2的上方且固定设置在所述的阀套1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溢流阀芯3过盈套设在所述阀套1的内腔中。所述的上阀盖4位于所述溢流阀芯3的上方且能够在所述的阀套1中轴向移动。
[0023]所述移动阀芯2沿轴向设置有连通的阻尼孔5和先导腔6,所述先导腔6的上部活动设置有呈一圈外翻边帽子形的弹簧座7且该弹簧座7开口朝下,该弹簧座7的底面上开设有过油孔8,所述帽子内腔中设有第二主级弹簧10,所述第二主级弹簧10的一端抵住所述弹簧座7的底面,所述第二主级弹簧10的另一端抵住所述的移动阀芯2的底面且所述阻尼孔5位于第二主级弹簧10中;所述弹簧座7同轴向插入一第一主级弹簧9内圈,所述第一主级弹簧9的一端抵住所述弹簧座7的外翻边11,另一端抵住所述溢流阀芯3。
[0024]所述的溢流阀芯3上开设有与所述的过油孔8对应的溢流孔12,所述的上阀盖4上开设上出油口13,所述的上阀盖4和所述的溢流阀芯3之间设有次级弹簧14。
[0025]所述阀套1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底座15,所述的底座15上开设有与所述的阻尼孔5对应的底座进油口16。
[0026]所述移动阀芯2关闭时(移动阀芯2与底座15端面接触且密封时),所述弹簧座7的底面与所述溢流阀芯3的下端面之间间隔一预设距离。
[002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与CN 218266972 U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阻尼可调减震器电磁阀的主级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套,以及设于所述阀套中的移动阀芯、溢流阀芯、上阀盖,所述的所述的移动阀芯能够在所述的阀套中轴向移动,所述的溢流阀芯位于所述移动阀芯的上方且固定设置在所述的阀套中,所述的上阀盖位于所述溢流阀芯的上方且能够在所述的阀套中轴向移动;所述移动阀芯沿轴向设置有连通的阻尼孔和先导腔,所述先导腔的上部活动设置有呈一圈外翻边帽子形的弹簧座且该弹簧座开口朝下,该弹簧座的底面上开设有过油孔,所述帽子内腔中设有第二主级弹簧,所述第二主级弹簧的一端抵住所述弹簧座的底面,所述第二主级弹簧的另一端抵住所述的移动阀芯的底面且所述阻尼孔位于第二主级弹簧中;所述弹簧座同轴向插入一第一主级弹簧内圈,所述第一主级弹簧的一端抵住所述弹簧座的外翻边,另一端抵住所述的溢流阀芯;所述的溢流阀芯上开设有与所述的过油孔对应的溢流孔,所述的上阀盖上开设上出油口,所述的上阀盖和所述的溢流阀芯之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平
申请(专利权)人:张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