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式燃气加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290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式燃气加热炉,包括包括炉体,炉体一侧设有升降门,升降门内设有观察板,观察板通过铰链与升降门转动连接,观察板外侧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与观察板通过焊接固定,固定杆外套设有旋转板,旋转板卡入固定杆内,旋转板末端设有插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通过炉体、升降门等部件的相互配合,方便工作人员取出或放入物料,防止工作人员直接与升降门接触,降低工作人员工作风险,通过固定杆、旋转板等部件的相互配合,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旋转板将插板拔出卡槽,随后通过铰链将观察板拉开,方便工作人员观察炉体内部工件情况,方便工作人员控制工作时间与工作温度,结构简单,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式燃气加热炉


[0001]本技术涉及燃气加热炉
,特别是一种室式燃气加热炉。

技术介绍

[0002]按燃气的来源,通常可以把燃气分为天然气、人工燃气、液化石油气和生物质气等,我国燃气供应行业和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配送的燃气主要包括煤气、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三种。我国的燃气供应从上世纪90年代起有了大幅增长。其中,人工煤气供应量经过1990年的大幅增长后,由于其污染较大、毒性较强等缺点,处于较为缓慢的增长阶段;液化石油气受到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供应量维持稳定;产生相同热值的天然气价格相对汽油和柴油而言,便宜30%-50%,具有明显的经济性,同时国家日益重视环境保护,市场对清洁能源需求持续增长,作为清洁、高效、便宜的能源,天然气消费获得快速发展。
[0003]现有的燃气加热炉上下料通常采用人工的方式,为了方便工人上料与下料,燃气加热炉的门通常设有把手,虽然现有的装置在把手上做了一些防护措施,但工作人员在上料与下料的过程中仍会或多或少的与加热炉的门接触,导致烫伤事件发生,严重危害工作人员生命安全,且现有的燃气加热炉工作时产生的烟气直接进入大气中,容易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室式燃气加热炉,包括炉体,炉体一侧设有升降门,升降门内设有观察板,观察板通过铰链与升降门转动连接,观察板外侧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与观察板通过焊接固定,固定杆外套设有旋转板,旋转板卡入固定杆内,旋转板末端设有插板,插板与卡槽配合,卡槽通过固定架与升降门固定连接;
[0007]炉体外侧设有安装架,安装架底端设有若干个底座,底座底端设有防滑垫,安装架顶部下侧设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接头,升降接头通过升降杆与升降门固定连接,炉体顶端设有顶盖,顶盖内侧贯穿有烟气排放口,烟气排放口一侧设有一氧化碳检测仪,烟气排放口末端设有烟气净化装置,炉体外侧设有气泵。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门内侧喷涂有耐高温漆,升降门外侧喷涂有防腐蚀漆。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观察板内侧喷涂有隔热涂料,所述固定杆设置为T形形状。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插板顶端设置倒角或圆角结构,所述固定架设置为L形状,固定架内侧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与卡槽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所述炉体外侧设有导轨,升降门卡入导轨内且与导轨滑动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接头外侧设有若干个限位杆,限位杆一件与升降接头固定连接,限位杆另一侧与升降门固定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1.通过炉体、升降门等部件的相互配合,方便工作人员取出或放入物料,防止工作人员直接与升降门接触,降低工作人员工作风险,通过固定杆、旋转板等部件的相互配合,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旋转板将插板拔出卡槽,随后通过铰链将观察板拉开,方便工作人员观察炉体内部工件情况,方便工作人员控制工作时间与工作温度,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0015]2.通过烟气排放口、一氧化碳检测仪等部件的相互配合,可对炉体产生的废气进行净化,降低炉体生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工作人员可通过一氧化碳检测仪的检测数据了解炉体内的燃烧状况,工作人员可通过调节气泵的输出功率,使燃气得到更大程度的燃烧,减少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中烟气排放口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中图1的后视图。
[0020]图中:1、炉体;2、升降门;3、导轨;4、铰链;5、固定杆;6、旋转板;7、插板;8、卡槽;9、固定架;10、支撑架;11、安装架;12、底座;13、电动伸缩杆;14、升降接头;15、升降杆;16、限位杆;17、顶盖;18、烟气排放口;19、一氧化碳检测仪;20、烟气净化装置;21、气泵;22、观察板。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1。如图1-4所示,包括炉体1,炉体1一侧设有升降门2,升降门2内侧喷涂有耐高温漆,升降门2外侧喷涂有防腐蚀漆,炉体1外侧设有导轨3,升降门2卡入导轨3内且与导轨3滑动连接,升降门2内设有观察板22,观察板22通过铰链4与升降门2转动连接,观察板22内侧喷涂有隔热涂料,观察板22外侧设有固定杆5,固定杆5设置为T形形状,固定杆5与观察板22通过焊接固定,固定杆5外套设有旋转板6,旋转板6卡入固定杆5内,旋转板6末端设有插板7,插板7顶端设置倒角或圆角结构,插板7与卡槽8配合,卡槽8通过固定架9与升降门2固定连接,固定架9设置为L形状,固定架9内侧设有支撑架10,支撑架10与卡槽8固定连接;
[0023]炉体1外侧设有安装架11,安装架11底端设有若干个底座12,底座12底端设有防滑垫,安装架11顶部下侧设有电动伸缩杆13,电动伸缩杆13下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接头14,升降接头14通过升降杆15与升降门2固定连接,升降接头14外侧设有若干个限位杆16,限位杆16一件与升降接头14固定连接,限位杆16另一侧与升降门2固定连接,炉体1顶端设有顶盖17,顶盖17内侧贯穿有烟气排放口18,烟气排放口18一侧设有一氧化碳检测仪19,烟气排放口18末端设有烟气净化装置20,炉体1外侧设有气泵21。
[0024]工作原理:
[0025]本技术使用时,通过炉体1、升降门2等部件的相互配合,方便工作人员取出或
放入物料,防止工作人员直接接触升降门2,降低工作人员工作风险,通过固定杆5、旋转板6等部件的相互配合,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旋转板6将插板7拔出卡槽8,随后通过铰链4将观察板22拉开,方便工作人员观察炉体1内部工件情况,方便工作人员控制工作时间与工作温度,结构简单,方便操作;通过烟气排放口18、一氧化碳检测仪19等部件的相互配合,可对炉体1产生的废气进行净化,降低炉体1生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工作人员可通过一氧化碳检测仪19的检测数据调节气泵21的输出功率,使燃气得到更大程度的燃烧,减少资源浪费。
[0026]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的各种变化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式燃气加热炉,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炉体(1)一侧设有升降门(2),升降门(2)内设有观察板(22),观察板(22)通过铰链(4)与升降门(2)转动连接,观察板(22)外侧设有固定杆(5),固定杆(5)与观察板(22)通过焊接固定,固定杆(5)外套设有旋转板(6),旋转板(6)卡入固定杆(5)内,旋转板(6)末端设有插板(7),插板(7)与卡槽(8)配合,卡槽(8)通过固定架(9)与升降门(2)固定连接;炉体(1)外侧设有安装架(11),安装架(11)底端设有若干个底座(12),底座(12)底端设有防滑垫,安装架(11)顶部下侧设有电动伸缩杆(13),电动伸缩杆(13)下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接头(14),升降接头(14)通过升降杆(15)与升降门(2)固定连接,炉体(1)顶端设有顶盖(17),顶盖(17)内侧贯穿有烟气排放口(18),烟气排放口(18)一侧设有一氧化碳检测仪(19),烟气排放口(18)末端设有烟气净化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贤针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邦泰力合工业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