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效脉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2092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效脉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长效脉冲制剂包括脉冲控释层,降血糖药物担载在所述脉冲控释层上,所述脉冲控释层为pH敏感控释层,所述脉冲控释层的溶解起始pH为4。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降糖药物担载在pH敏感的脉冲控释层上,利用餐后胃内pH值波动,控制释药,从而可以实现降血糖药物在病人每顿进餐胃内pH值上升后再释药、空腹时pH值下降后不释药的效果,可以显著降低服药次数,并有效避免因餐后血糖上升和降糖药释放时机匹配不准确带来的不良反应,诸如低血糖症状的发生。的发生。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效脉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效脉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疾病,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他生物作用受损引起,因此,糖尿病又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通常是人体胰岛受损,不能分泌胰岛素,表现为胰岛素依赖,单用口服药物通常无效,2型糖尿病多发于成人,又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未完全丧失,表现为胰岛素相对缺乏,可以通过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目前,针对2型糖尿病人所研制的药物通常包括(1)双胍类;(2)磺脲类;(3)噻唑烷二酮类;(4)苯甲酸衍生物类;(5)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五大类。
[0003]一般的,人体内胃内pH值的波动与血糖波动趋势相对应。在空腹状态,胃内pH值较低(pH为1~2),就餐后随着食物的稀释以及消化,胃内pH值逐渐升高(pH达到4~6),此时血糖也逐步升高,直至胃排空后胃内pH值再次下降,此时血糖也逐步下降。
[0004]目前,降血糖的药物大多是就餐前提前或者就餐时同时服用,且是即时释放的,因此,降血糖药物释放时机未能与血糖上升时机准确匹配,容易导致提起服用药物后未及时就餐而出现低血糖症等诸多不良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降血糖药物释药时机与血糖波动不匹配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长效脉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07]一种长效脉冲制剂,包括:脉冲控释层,降血糖药物担载在所述脉冲控释层上,所述脉冲控释层为pH敏感控释层,所述脉冲控释层的溶解起始pH为4。
[0008]可选的,在介质溶液pH为4~6范围内,所述长效脉冲制剂2h的药物溶出度≥92%。
[0009]可选的,所述脉冲控释层包括pH敏感成膜材料以及辅助成膜助剂,所述pH敏感成膜材料的质量占所述脉冲控释层总质量的61.8-72.7%。
[0010]可选的,所述辅助成膜助剂包括增塑剂、致孔剂以及抗粘剂中的至少一种。
[0011]可选的,按照重量份计,所述脉冲控释层包括控释pH敏感成膜材料62-73份、增塑剂9-13份、致孔剂9-13份和抗粘剂4-7份。
[0012]可选的,所述控释pH敏感成膜材料为聚乙烯醇乙酸苯二甲酸酯、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羟丙甲纤维素偏苯三甲酸酯或醋酸羟丙甲纤维素顺丁烯二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0013]可选的,所述增塑剂为甘油三醋酸酯、蓖麻油、柠檬酸三乙酯、聚乙二醇或聚山梨酯的至少一种。
[0014]可选的,所述致孔剂为滑石粉、二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
[0015]可选的,所述抗粘剂为二氧化硅、硬脂酸或硬脂酸镁中的至少一种。
[0016]可选的,所述降血糖药物的添加量占所述脉冲控释层总质量的1.1%~2.6%。
[0017]可选的,所述长效脉冲制剂还包括漂浮物,所述脉冲控释层与所述漂浮物配合构成可漂浮于胃液中的整体结构。
[0018]可选的,所述漂浮物为漂浮片层,所述漂浮片层与所述脉冲控释层构成双层结构。
[0019]可选的,所述漂浮物为空心空白丸芯,所述脉冲控释层包裹在所述空心空白丸芯上。
[0020]可选的,所述空心空白丸芯的材质为微晶纤维、蔗糖、淀粉或乳糖中的至少一种。
[0021]可选的,所述空心空白丸芯的直径为6~10mm,壁厚1mm。
[0022]一种制备如上述所有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长效脉冲制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将降糖药物与脉冲控释层的原料混合制成包衣液并干燥。
[0024]可选的,在干燥前还包括将包衣液喷洒在空心空白丸芯上的步骤。
[0025]可选的,脉冲控释层与空心空白丸芯的质量比为(0.487-1.207):1。
[0026]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长效脉冲制剂,脉冲释放机理是利用胃内pH波动控制药物释放。由于胃在空腹状态下为强酸性,pH为1~2,食物和药物在进食后都在胃内滞留和消化,此时胃内的pH会上升,一般餐后胃内pH维持在4~6,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降糖药物担载在pH敏感的脉冲控释层上,且脉冲控释层的溶解起始pH为4,即脉冲控释层在pH大于等于4的环境内都可以溶解,在pH小于4的环境内则无法溶解。也就是说,当胃内pH达到4时,脉冲控释层才开始溶解,随后,随着食物的消化,胃内pH持续上升,一般胃内pH上升不会超过6,脉冲控释层持续释药,直至胃内排空后,胃内pH逐渐下降至4以下,脉冲控释层停止释药,从而可以有效地实现降血糖药物在病人进餐后胃内pH上升后再释放,空腹状态pH下降后则不再释放的效果,准确匹配血糖波动与释药时机,避免如常规的提前服用降血糖药物而导致低血糖症状的发生。
[0027]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长效脉冲制剂,通过将脉冲控释层的原料设置为包括pH敏感成膜材料以及辅助成膜助剂,其中,pH敏感成膜材料在特定的pH下溶解,辅助成膜助剂的作用是为了辅助pH敏感成膜材料,形成机械性能优异的脉冲控释层,如增加pH敏感成膜材料的强度或韧性,从而避免pH敏感成膜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因脆性太大而断裂等现象发生,通过对pH敏感材料的含量进行控制,从而控制溶解速度以确保每次释药量,进而使得降血糖药物的释放可以与餐后血糖波动相匹配,避免提前服用降血糖药物而导致低血糖症状的情况发生。本专利技术中的降血糖药物包括伏格列波糖、阿卡波糖在内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0028]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长效脉冲制剂,通过设置漂浮物,漂浮物与长效脉冲制剂配合构成可漂浮于胃液中的整体结构,从而使得长效脉冲制剂可以悬浮或漂浮在胃液中,进而使得长效脉冲制剂可以达到在胃内滞留并长期有效的目的,加之本申请通过利用进食后胃内pH值变化规律来进行释药,使得漂浮的长效脉冲制剂可以实现定时定点多次释药的功能,一次服药可以进行多次释药,从而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服药次数,提高患者的顺应性,降低血糖波动。
[0029]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长效脉冲制剂,通过将漂浮物设置为空心空白丸芯,脉冲控释层包裹在空心空白丸芯上维持球形,从而使得在经过多次溶蚀后,长效脉冲制剂的表面积也不会产生明显的变化,从而有利于保证多次释药过程中释药速度的稳定性。
[003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长效脉冲制剂的制备方法,生产工艺简单、制备周期短,重现性良
好,适于工业化大生产。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体外模拟餐前、餐后溶出曲线图;
[0033]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体外模拟餐前、餐后溶出曲线图;
[0034]图3是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效脉冲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脉冲控释层,降血糖药物担载在所述脉冲控释层上,所述脉冲控释层为pH敏感控释层,所述脉冲控释层的溶解起始pH为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效脉冲制剂,其特征在于,在介质溶液pH为4~6范围内,所述长效脉冲制剂2h的药物溶出度≥9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长效脉冲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控释层包括pH敏感成膜材料以及辅助成膜助剂,所述pH敏感成膜材料的质量占所述脉冲控释层总质量的61.8-72.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效脉冲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成膜助剂包括增塑剂、致孔剂以及抗粘剂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效脉冲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所述脉冲控释层包括控释pH敏感成膜材料62-73份、增塑剂9-13份、致孔剂9-13份和抗粘剂4-7份。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长效脉冲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控释pH敏感成膜材料为聚乙烯醇乙酸苯二甲酸酯、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羟丙甲纤维素偏苯三甲酸酯或醋酸羟丙甲纤维素顺丁烯二酸酯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增塑剂为甘油三醋酸酯、蓖麻油、柠檬酸三乙酯、聚乙二醇或聚山梨酯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致孔剂为滑石粉、二氧化钛中的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义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化药品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