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件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6898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CD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制备第一和第二基板并且在第一基板上分配液晶。在第二基板上形成多个衬垫料,并且在第二基板上形成密封图案。颠倒第二基板并将第一和第二基板彼此粘接形成具有对应着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的盒间隙的第一高度(h1)的液晶面板。对第一或第二基板的背面施加压力使盒间隙改变成小于第一高度(h2<h1)的第二高度(h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显示器件的制造方法本申请要求2005年6月28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P2005-56121的优先权,其全文可供参考。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LCD)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制造LCD器件的方法,通过在制造工序中提供适量的液晶以解决重力和接触缺陷的问题。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对各种显示器件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此,对各种平板显示器件的研发作出了许多努力,例如液晶显示(LCD)器件、等离子显示面板(PDP)、电致发光显示器(ELD)和真空荧光显示器(VFD)等等,有些平板显示器件已被应用于各种设备的显示。在各种平板显示器件当中,特别是LCD器件由于其体积小、尺寸薄、并且低功耗的优异特点已经被广泛用来替代阴极射线管(CRT)。除了移动式LCD器件例如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外,LCD器件还用于计算机显示器和电视以接收并且显示广播信号。通常,LCD器件包括显示图像的LCD面板和向LCD面板提供驱动信号的驱动器。另外,LCD面板还包括彼此粘接的第一和第二基板,以及在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形成的液晶层。第一基板(称为TFT阵列基板)包括沿第一方向以固定间隔设置的多条栅线,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以固定间隔设置的多条数据线,在栅线和数据线限定的像素区内以矩阵型结构设置的多个像素电极,以及根据提供给栅线的信号从数据线向像素电极传输信号的多个薄膜晶体管。第二基板(称为滤色片阵列基板)包括用于防止第一基板上像素区之外的部位漏光的黑矩阵层;用于显示各种色彩的R/G/B滤色片层;和用于产生图像的公共电极。-->通常,LCD器件的制造方法按照形成液晶层的方法可大致划分成两类:液晶注入方法和一种液晶分配方法。首先要说明按照液晶注入方法制造LCD器件的方法。这种制造LCD器件的方法被划分成三部分:阵列工序、单元工序和模块工序。阵列工序大致包括两个步骤,在第一基板上形成具有栅线和数据线、像素电极和薄膜晶体管的TFT阵列,以及在第二基板上形成具有黑矩阵层、滤色片层和公共电极的滤色片阵列。在阵列工序过程中,在一个大尺寸的玻璃基板上形成多个LCD面板,并且在各个LCD面板区域内形成TFT阵列和滤色片阵列。然后将TFT基板和滤色片基板移送到单元工序生产线。接着在TFT基板和滤色片基板上涂敷定向材料,对基板执行定向工序(摩擦工序)以在液晶分子中获得一致的排列方向。此时定向工序是以下述顺序执行:在沉积定向层之前的清洁、印刷定向层、烘焙定向层、检查定向层和摩擦定向层。因此,分别清洁TFT基板和滤色片基板。然后在两个基板之一上散布用于维持两基板之间盒间隙的球状衬垫料,并且对应着各个LCD面板区域的周边形成密封图案以将基板彼此粘接在一起。此时的密封图案具有液晶注入口,通过该注入口注入液晶。球状衬垫料是用塑料球或弹性塑料小颗粒形成的。然后将中间有密封图案的TFT基板和滤色片基板彼此面对并且彼此粘接,随后使密封图案硬化。然后将彼此粘接的TFT基板和滤色片基板切割成各个LCD面板区域,制成具有固定尺寸的单位LCD面板。接着通过液晶注入口向LCD面板注入液晶,然后封闭液晶注入口形成液晶层。在用于检查外观和LCD面板内部缺陷的检查工序之后就完成了制造LCD器件的工作。以下简要说明注入液晶的工序。首先在保持真空状态的腔室中提供LCD面板和具有液晶材料的容器。同时去除液晶材料和容器中的湿气和气泡,并且将LCD面板的内部空间维持在真空状态。然后在真空状态下将LCD面板的液晶注入口浸入具有液晶材料的容器,并且使腔室内部的真空状态改变成常压。在LCD面板内部与腔室之间压力差的作用下液晶通过液晶注入口注入LCD面板内部。然而,采用液晶注入法制造LCD器件的方法存在以下缺点。首先,在大尺寸玻璃基板切割成各个LCD面板区域之后,液晶注入口浸入具有液晶材料-->的容器,同时在两个基板之间维持真空状态。这样在两基板之间注入液晶就需要很长时间,从而会降低生产率。对于形成大尺寸LCD器件的情况,难以向LCD面板内部充分地注入液晶材料,从而因液晶材料的不充分注入造成缺陷。注入液晶材料还要耗费大量时间,并且液晶注入设备需要占用很大空间。为了克服液晶注入法的这些问题,已经开发出了液晶分配法,在两基板之一上分配液晶材料之后将两基板彼此粘接在一起。以下要解释液晶分配法。图1所示为按照液晶分配法制造LCD器件的流程图。在按照液晶分配法制造LCD器件的这种方法中,在粘接两基板之前,在两基板之一上分配液晶材料。因为球状衬垫料会在液晶材料的分配方向上移动,所以按照这种方法不可能用球状衬垫料维持两基板之间的盒间隙。因此用构图后衬垫料或柱状衬垫料代替球状衬垫料固定在基板上,维持两个基板之间的盒间隙。在阵列工序中,在滤色片基板上形成黑矩阵层、滤色片层和保护层。然后在保护层上形成一层感光树脂,并且有选择地去除以在保护层上黑矩阵层的上方形成柱状衬垫料。可以用光刻工序或喷墨工序形成柱状衬垫料。然后在TFT基板和包括柱状衬垫料的滤色片基板的整个表面上各涂敷定向层,并对其执行摩擦工序。如图1所示,在清洁TFT基板和滤色片基板(S11)之后,在两基板之一上分配液晶材料(S12),并且用分配器在两基板中另一个的LCD面板区域周边形成密封图案(S13)。这样就能在两基板之一上执行液晶的分配并形成密封图案。在将没有分配液晶材料的另一基板颠倒(S14)之后,将TFT基板和滤色片基板彼此粘接在一起,并且使密封图案硬化(S15)。接着将粘接的基板切割成各个LCD面板(S16)。还要执行外观和LCD面板电缺陷的检查工序(S17),就完成了LCD器件的制造工序。在按照液晶分配法制造LCD器件的这种方法中,柱状衬垫料形成在滤色片基板上,而液晶分配到TFT基板上,然后将两基板彼此粘接完成LCD面板。此时,柱状衬垫料固定在滤色片基板上,并且柱状衬垫料对应着栅极或数据线中的任意一条线接触到TFT基板,从而维持与滤色片基板相距预定高度。图2所示为根据液晶的分配量接触和重力缺陷之间关系的曲线。因为能缩短制造时间,在形成大尺寸LCD器件时主要采用液晶分配法。同样也用柱状-->衬垫料维持上、下基板之间的盒间隙。如图2所示,柱状衬垫料的密度和液晶的分配量是控制LCD面板缺陷的重要因素。当LCD面板直立时,液晶会向下流。因此,LCD面板的下沿在高温下会因液晶膨胀而膨胀,这就是所谓的重力缺陷。接触缺陷是因摩擦力造成的。例如,如果沿着预定方向用手指持续接触LCD面板,LCD面板的上基板就会沿着接触方向偏移预定间隔。此时,对于圆柱状衬垫料与上、下基板有接触的情况,在柱状衬垫料和两个相对基板之间就会产生很大摩擦力。这样就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使柱状衬垫料之间的液晶分子恢复到原始位置,由此会造成漏光。上述重力和接触缺陷是相互有关的。也就是说,重力和接触缺陷对于液晶的分配量是一种折衷关系。从这一点来看,考虑到重力和接触缺陷的折衷关系,提供适量的液晶至关重要。对于小尺寸LCD器件的情况,适当的液晶分配量的范围很小。而对于大尺寸LCD器件,由于重力和接触缺陷的曲线有很大范围的重叠,适当的液晶分配量的范围很大。因此,按照现有技术用液晶分配法制造LCD器件的方法存在以下缺点。在提供给LCD面板的液晶不足时,如果用手指沿着预定方向持续接触LCD面板,LCD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制备第一和第二基板,各基板具有显示区和非显示区;在第一基板上施加液晶;在第二基板上形成多个衬垫料;在第二基板上形成密封图案;将第一和第二基板彼此粘接以形成液晶显示面板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对应于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盒间隙的第一高度;以及对第一或第二基板施加压力使盒间隙改变为小于第一高度的第二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5-6-28 10-2005-00561211.一种液晶显示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制备第一和第二基板,各基板具有显示区和非显示区;在第一基板上施加液晶;在第二基板上形成多个衬垫料;在第二基板上形成密封图案;将第一和第二基板彼此粘接以形成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对应于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盒间隙的第一高度;以及对第一或第二基板施加压力使盒间隙改变为小于第一高度的第二高度。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和第二基板彼此粘接的步骤还包括使衬垫接触到第一和第二基板,使得液晶不能充满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的空间。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加压力使盒间隙改变成第二高度的步骤还包括用液晶完全充满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的空间。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加压力包括施加气压。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加压力包括施加机械压力。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加压力包括对第一和第二基板的整个背面施加压力。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加压力包括对液晶显示面板的选定区域施加压力。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和第二基板彼此粘接的步骤包括通过密封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基板周边的密封图案形成液晶显示面板。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和第二基板彼此粘接的步骤还包括密封液晶显示面板。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第一和第二基板的步骤包括制备包括用于液晶显示面板的多个基板的第一和第二基板。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将第一和第二基板彼此粘接的步骤之后将第一和第二基板切割成多个液晶显示面板。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制备第一和第二基板的步骤之后,在第一基板上形成薄膜晶体管阵列,并在第二基板上形成滤色片阵列。1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东秀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