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缸和退锡废液循环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24953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沉淀缸和退锡废液循环利用系统。其中,所述沉淀缸包括:缸本体,所述缸本体设有容置槽、进液口及清液出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清液出口均连通于所述容置槽;和至少一隔板,至少一所述隔板设于所述容置槽内,并将所述容置槽分隔成至少两个独立的子容置槽,每一所述隔板均开设有流通口,以使得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容置槽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提升压滤液的沉淀效果,提高压滤液经沉淀后清液的澄清度。沉淀后清液的澄清度。沉淀后清液的澄清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沉淀缸和退锡废液循环利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废液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沉淀缸和退锡废液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退膜-碱性蚀刻-退锡工艺是印制电路板制作中制作外层电路最常用的方法,退锡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工序,退锡工序中需要使用退锡液,以将工件表面的锡镀层溶解退除,退锡过程中,当退锡液中锡的浓度达到饱和时,退锡液失去退锡能力,形成退锡废液。
[0003]相关技术中,退锡废液的循环利用过程通常为先将退锡废液经过初步沉淀,然后抽至压滤机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的压滤液通入沉淀缸中进行沉淀,经沉淀后的清液通入退锡再生液桶中作为退锡再生子液,其中沉淀缸通常具有一个腔室,压滤液的沉淀效果较差,则压滤液经沉淀后清液的澄清度较差,从而影响退锡再生子液的品质。
[0004]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沉淀缸和退锡废液循环利用系统,旨在提升压滤液的沉淀效果,提高压滤液经沉淀后清液的澄清度。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沉淀缸,包括:缸本体,所述缸本体设有容置槽、进液口及清液出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清液出口均连通于所述容置槽;和至少一隔板,至少一所述隔板设于所述容置槽内,并将所述容置槽分隔成至少两个独立的子容置槽,每一所述隔板均开设有流通口,以使得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容置槽连通。
[0007]可选地,所述隔板具有相对设置的底边和顶边,所述底边连接于所述容置槽底壁,所述顶边开设有流通缺口,所述流通缺口形成所述流通口。
[0008]可选地,所述隔板还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边,两所述侧边、所述底边及所述顶边相连接,两所述侧边分别连接于所述容置槽的两相对侧壁,所述流通缺口贯穿一所述侧边。
[0009]可选地,所述隔板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隔板间隔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并将所述容置槽分隔成四个独立的子容置槽;相邻两所述隔板的流通口交错设置,以使得所述沉淀缸内液体流向呈S型。
[0010]可选地,四个所述子容置槽为沿液体流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子容置槽、第二子容置槽、第三子容置槽及第四子容置槽,所述缸本体还开设有第一浊液出口、第二浊液出口、第三浊液出口及第四浊液出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第一浊液出口均连通于第一子容置槽,所述第二浊液出口连通于所述第二子容置槽,所述第三浊液出口连通于所述第三子容置槽,所述第四浊液出口和所述清液出口均连通于所述第四子容置槽。
[0011]可选地,三个所述隔板为沿液体流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及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及所述第三隔板的流通口交错设置;所述进液口与所述第一
隔板的流通口交错设置,且/或,所述清液出口与所述第三隔板的流通口交错设置。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浊液出口、所述第二浊液出口、所述第三浊液出口及所述第四浊液出口均设置于所述沉淀缸的底部。
[0013]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退锡废液循环利用系统,包括:沉淀缸,所述沉淀缸包括:缸本体,所述缸本体设有容置槽、进液口及清液出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清液出口均连通于所述容置槽;和至少一隔板,至少一所述隔板设于所述容置槽内,并将所述容置槽分隔成至少两个独立的子容置槽,每一所述隔板均开设有流通口,以使得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容置槽连通;和再生液桶,所述再生液桶通过管道连通于所述沉淀缸的清液出口,以使得所述沉淀缸内沉淀后的清液流入所述再生液桶中。
[0014]可选地,所述退锡废液循环利用系统还包括搅拌沉淀桶,所述搅拌沉淀桶通过管道连通于所述沉淀缸的浊液出口,以使得所述沉淀缸内的浊液流入所述搅拌沉淀桶中。
[0015]可选地,每一连通管道均设置有控制阀,以控制管道内液体流通或阻断流通;所述退锡废液循环利用系统还包括输送泵,所述输送泵具有泵进口和泵出口,所述浊液出口和所述清液出口均通过管道连通于所述泵进口,所述再生液桶的进口和所述搅拌沉淀桶的进口均通过管道连通于所述泵出口。
[001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沉淀缸的缸本体内设置至少一个隔板,至少一个隔板将缸本体的容置槽分隔成至少两个独立的子容置槽,并且每个隔板均开设有连通口,以实现相邻两个子容置槽的相互连通。如此的设置,在对退锡废液进行处理时,先将退锡废液进行初步沉淀处理,然后经过压滤操作得到压滤液,压滤液由进液口流入容置槽内,由于隔板将容置槽分隔成至少两个独立且相连通的子容置槽,则由进液口流入的压滤液依次流经每一个子容置槽,这样可以在有效的容置槽空间内大大延长压滤液的沉降时间,有效且充分地将分离出金属洗后的压滤液中微量固体彻底沉降,从而提高压滤液经沉淀后清液的澄清度,有利于配制稳定的高品质的退锡再生子液,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回收与利用。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退锡废液循环利用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号说明:
[0020][0021][0022]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5]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6]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另外,本技术各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淀缸,应用于退锡废液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缸包括:缸本体,所述缸本体设有容置槽、进液口及清液出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清液出口均连通于所述容置槽;和至少一隔板,至少一所述隔板设于所述容置槽内,并将所述容置槽分隔成至少两个独立的子容置槽,每一所述隔板均开设有流通口,以使得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容置槽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具有相对设置的底边和顶边,所述底边连接于所述容置槽底壁,所述顶边开设有流通缺口,所述流通缺口形成所述流通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淀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还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边,两所述侧边、所述底边及所述顶边相连接,两所述侧边分别连接于所述容置槽的两相对侧壁,所述流通缺口贯穿一所述侧边。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沉淀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隔板间隔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并将所述容置槽分隔成四个独立的子容置槽;相邻两所述隔板的流通口交错设置,以使得所述沉淀缸内液体流向呈S型。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淀缸,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子容置槽为沿液体流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子容置槽、第二子容置槽、第三子容置槽及第四子容置槽,所述缸本体还开设有第一浊液出口、第二浊液出口、第三浊液出口及第四浊液出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第一浊液出口均连通于第一子容置槽,所述第二浊液出口连通于所述第二子容置槽,所述第三浊液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再强黄文涛韦天贵梁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祺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