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功率多址的信道解调方法、装置和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4284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功率多址的信道解调方法,包括:S1、梳理在线端站情况,以找出位于同一波束下的至少两个在线端站;S2、对所述至少两个端站进行资源重配,使得每个端站链路均采用相同的载波与时隙进行上行发射,并使得每个端站的参考信号的能量或平均功率均不相同;S3、接收叠加信号,其中所述叠加信号为每个端站的发射信号在空中叠加而成,且所述叠加信号包括至少两个不同能量或平均功率的参考信号;S4、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对所述叠加信号进行解调得到对应于每个所述参考信号的解调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基于功率多址的信道解调方法能够同一时刻接收多路上行数据,使得用户链路上行容量翻倍,提高了频谱利用率。提高了频谱利用率。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功率多址的信道解调方法、装置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卫星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功率多址的信道解调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卫星一方面采用的频段越来越高,从以前的C波段提升至Ku波段甚至是Ka波段;另一方面通信卫星的容量越来越大,吞吐量从GB为单位提升至以TB为单位。与此同时,一些老的透明转发卫星由于其设计寿命高达15年以上,仍然在轨服役,不但占据着优良轨位资源还占据着优质的频谱资源。
[0003]使用透明转发器载荷的卫星通信应用系统多采用TDM/MF-TDMA体制,也就是反向链路采用的是多频时分多址技术。在NCC为每个在线端站分配不同时隙作为其上行用户链路信道的情况下,一定会要求端站按照全网唯一的时间基准定时发射信号。由于多用户的信号在时间域是相互独立的,所以信号间不构成干扰。中央控制站通过对接收信号的按时间顺序进行解调,可依次得到位于不同时隙中的解调数据。
[0004]然而,由于轨位资源和频谱资源优先,现有的多频时分多址技术数据处理能力较弱,使得资源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功率多址的信道解调方法、装置和系统。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基于功率多址的信道解调方法,应用于中央控制站,包括:
[0007]S1、梳理在线端站情况,以找出位于同一波束下的至少两个在线端站;
[0008]S2、对所述至少两个端站进行资源重配,使得每个端站链路均采用相同的载波与时隙进行上行发射,并使得每个端站的参考信号的能量或平均功率均不相同;
[0009]S3、接收叠加信号,其中所述叠加信号为每个端站的发射信号在空中叠加而成,且所述叠加信号包括至少两个不同能量或平均功率的参考信号;
[0010]S4、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对所述叠加信号进行解调得到对应于每个所述参考信号的解调数据。
[0011]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端站为两个时,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
[0012]S41、对所述叠加信号中不同的参考信号进行信号强弱估计;
[0013]S42、对所述不同的参考信号中信号强度较大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并对所述叠加信号进行解调,得到该信号强度较大的参考信号对应的端站数据;
[0014]S43、对该信号强度较大的参考信号对应的端站数据进行重构得到第一重构信号;
[0015]S44、消除所述叠加信号中的第一重构信号得到消除信号;
[0016]S45、根据信号强度较小的参考信号对所述消除信号进行解调,得到该信号强度较小的参考信号对应的端站数据。
[0017]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45之后,还包括:
[0018]S46、判断是否达到预设迭代门限,若是,则对对应于每个所述参考信号的解调数据分别进行解码;
[0019]若否,则,
[0020]S47、对该信号强度较小的参考信号对应的端站数据进行重构得到第二重构信号;
[0021]S48、消除所述叠加信号中的第二重构信号得到迭代第一重构信号;
[0022]S49、对所述迭代第一重构信号进行解调后依次执行S43-S45。
[0023]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一种基于功率多址的信道解调装置,应用于中央控制站,包括:
[0024]搜索模块,用于梳理在线端站情况,以找出位于同一波束下的至少两个在线端站;
[0025]资源重配模块,用于对所述至少两个端站进行资源重配,使得每个端站链路均采用相同的载波与时隙进行上行发射,并使得每个端站的参考信号的能量或平均功率均不相同;
[0026]叠加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叠加信号,其中所述叠加信号为每个端站的发射信号在空中叠加而成,且所述叠加信号包括至少两个不同能量或平均功率的参考信号;
[0027]解调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对所述叠加信号进行解调得到对应于每个所述参考信号的解调数据。
[0028]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端站为两个时,所述解调模块具体包括:
[0029]信号估计单元,用于对所述叠加信号中不同的参考信号进行信号强弱估计;
[0030]第一信号解调单元,用于对所述不同的参考信号中信号强度较大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并对所述叠加信号进行解调,得到该信号强度较大的参考信号对应的端站数据;
[0031]第一重构模块,用于对该信号强度较大的参考信号对应的端站数据进行重构得到第一重构信号;
[0032]第一叠加信号消除模块,用于消除所述叠加信号中的第一重构信号得到消除信号;
[0033]第二信号解调单元,用于根据信号强度较小的参考信号对所述消除信号进行解调,得到该信号强度较小的参考信号对应的端站数据。
[0034]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0035]迭代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达到预设迭代门限时,对对应于每个所述参考信号的解调数据分别进行解码;或者判断当未达到预设迭代门限时,将所述第二信号解调单元的输出数据发送至第二重构模块;
[0036]所述第二重构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信号解调单元的输出数据进行重构得到第二重构信号;
[0037]第二叠加信号消除模块,用于消除所述叠加信号中的第二重构信号得到迭代第一重构信号;
[0038]第三解调模块,用于对所述迭代第一重构信号进行解调后输出至第一重构模块。
[0039]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一种基于功率多址的信道解调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第一端站、第二端站;所述中央控制器对第一端站和第二端站发送的信号进行处理时,执行上述的基于功率多址的信道解调方法的步骤。
[004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41]1、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功率多址的信道解调方法能够同一时刻接收多路上行数据,使得用户链路上行容量翻倍,提高了频谱利用率;
[0042]2、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功率多址的信道解调方法在对多路信号进行解调时,信号强弱估计的办法,先解信号强度大的信号,确保解调性能不会大幅下降;
[0043]3、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功率多址的信道解调方法通过迭代干扰消除方法进一步降低了两路信号的解调误码率;
[0044]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4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功率多址的信道解调方法流程示意图;
[0046]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功率多址的信道解调方法S4步骤示意图;
[0047]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功率多址的信道解调方法流程示意图;
[0048]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功率多址的信道解调装置模块框图;
[0049]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功率多址的信道解调装置的解调模块框图;
[0050]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功率多址的信道解调装置模块框图;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功率多址的信道解调方法,应用于中央控制站,其特征在于,包括:S1、梳理在线端站情况,以找出位于同一波束下的至少两个在线端站;S2、对所述至少两个端站进行资源重配,使得每个端站链路均采用相同的载波与时隙进行上行发射,并使得每个端站的参考信号的能量或平均功率均不相同;S3、接收叠加信号,其中所述叠加信号为每个端站的发射信号在空中叠加而成,且所述叠加信号包括至少两个不同能量或平均功率的参考信号;S4、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对所述叠加信号进行解调得到对应于每个所述参考信号的解调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功率多址的信道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端站为两个时,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S41、对所述叠加信号中不同的参考信号进行信号强弱估计;S42、对所述不同的参考信号中信号强度较大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并对所述叠加信号进行解调,得到该信号强度较大的参考信号对应的端站数据;S43、对该信号强度较大的参考信号对应的端站数据进行重构得到第一重构信号;S44、消除所述叠加信号中的第一重构信号得到消除信号;S45、根据信号强度较小的参考信号对所述消除信号进行解调,得到该信号强度较小的参考信号对应的端站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功率多址的信道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5之后,还包括:S46、判断是否达到预设迭代门限,若是,则对对应于每个所述参考信号的解调数据分别进行解码;若否,则,S47、对该信号强度较小的参考信号对应的端站数据进行重构得到第二重构信号;S48、消除所述叠加信号中的第二重构信号得到迭代第一重构信号;S49、对所述迭代第一重构信号进行解调后依次执行S43-S45。4.一种基于功率多址的信道解调装置,应用于中央控制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搜索模块,用于梳理在线端站情况,以找出位于同一波束下的至少两个在线端站;资源重配模块,用于对所述至少两个端站进行资源重配,使得每个端站链路均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昱良党金瑞李京娥郭伟张骞丹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航天技术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