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先简支后连续负弯矩张拉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17211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先简支后连续负弯矩张拉台车,包括有底部支架,底部支架的中间竖直向上设置有1根外钢管,外钢管内部穿入1根内钢管,外钢管外壁对称设有2根竖直向上的角钢,2根角钢顶端与支撑钢板底部连接,支撑钢板表面固定有2块安装钢板,安装钢板之间设有滑轮,滑轮下方的支撑钢板上设有穿入孔,钢丝绳经滑轮以及穿入孔后,与内钢管顶部连接,钢丝绳另一端与卷扬机连接,卷扬机与电动机连接,内钢管的底部连接有滑轨,滑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千斤顶安装板,千斤顶安装板上安装有千斤顶。该台车利用旋转、伸缩结构托举千斤顶,可实现整束钢绞线一次数控张拉,将大大降低工作强度、同束钢铰线受力均匀、实现数控张拉的目的。的。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先简支后连续负弯矩张拉台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桥梁先简支后连续负弯矩张拉台车,属于桥梁建造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为优化梁式桥结构受力状态,当今梁式桥多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形式,桥梁先简支后连续体系依靠负弯矩预应力来实现桥梁受力体系转换。T型梁桥负弯矩预应力是在梁板预制时预留孔道,架设后在墩顶制作现浇段,在梁板下缘进行预应力张拉。因受施工环境限制,负弯矩张拉端位于T梁翼板下椽,人工以特制楼梯从湿接缝处下去操作,因地势狭窄,只能一人操作,200t以上千斤顶重量超100kg,而负弯矩张拉端无支撑平台,靠人工无法托举整束张拉千斤顶,故常规张拉系采用小型千斤顶(俗称:子弹头千斤顶,重10kg左右)单根进行张拉,这样工作强度将加大、不利于数控张拉、同束钢铰线受力不均匀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先简支后连续负弯矩张拉台车。该台车利用旋转、伸缩结构托举千斤顶,可实现整束钢绞线一次数控张拉,将大大降低工作强度、同束钢铰线受力均匀、实现数控张拉的目的。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桥梁先简支后连续负弯矩张拉台车,包括有底部支架,底部支架的中间竖直向上设置有1根外钢管,外钢管内部穿入1根内钢管,外钢管外壁对称设有2根竖直向上的角钢,2根角钢顶端与支撑钢板底部连接,支撑钢板表面固定有2块安装钢板,安装钢板之间设有滑轮,滑轮下方的支撑钢板上设有穿入孔,钢丝绳经滑轮以及穿入孔后,与内钢管顶部连接,钢丝绳另一端与卷扬机连接,卷扬机与电动机连接,内钢管的底部连接有滑轨,滑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千斤顶安装板,千斤顶安装板上安装有千斤顶。
[0005]前述的桥梁先简支后连续负弯矩张拉台车中,底部支架上方设有卷扬机安装平台,卷扬机与电动机固定在卷扬机安装平台上,卷扬机安装平台经多根斜向支撑杆与底部支架连接。
[0006]前述的桥梁先简支后连续负弯矩张拉台车中,所述千斤顶外壁前、后两端各与麻绳的一端连接,麻绳穿过滑轨顶面中部设置的麻绳控制孔后,挂靠在外钢管顶端外壁的挂钩上。
[0007]前述的桥梁先简支后连续负弯矩张拉台车中,所述滑轨包括有与内钢管底面固定连接的连接钢板,连接钢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外槽钢,连接钢板与外槽钢之间活动卡入有内槽钢,内槽钢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千斤顶安装板。
[0008]前述的桥梁先简支后连续负弯矩张拉台车中,所述连接钢板靠近千斤顶安装板的端部连接有向下伸出的挡板,位于连接钢板与外槽钢内部的内槽钢尾部设有挡块。
[0009]前述的桥梁先简支后连续负弯矩张拉台车中,所述内钢管顶端内壁固定连接U型吊钩,U型吊钩与吊钩连接,吊钩顶部与钢丝绳活动连接。
[0010]前述的桥梁先简支后连续负弯矩张拉台车中,所述卷扬机安装平台设置在外钢管背部,其底部经支撑钢筋与外钢管连接。
[0011]前述的桥梁先简支后连续负弯矩张拉台车中,所述底部支架由多根纵、横设置的钢板相互连接构成,外钢管底端背部经加强槽钢与底部支架连接。
[0012]前述的桥梁先简支后连续负弯矩张拉台车中,所述底部支架纵、横设置的钢板之间还连接有斜向加强角钢。
[0013]前述的桥梁先简支后连续负弯矩张拉台车中,所述底部支架底部设置有行走轮。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底部支架上安装内、外钢管,内钢管的底部经滑轨托举住千斤顶,从而解决了千斤顶的托举问题;使用时,内钢管经卷扬机通过钢丝绳带动上、下移动,使得内钢管以及滑轨从湿接缝处向下伸出位于T梁翼板下椽,通过转动内钢管以及拉伸滑轨,使得千斤顶位于张拉位置,从而解决了千斤顶的定位问题;通过麻绳可以调整千斤顶水平转动角度,保证千斤顶的穿入孔与钢绞线延长线同向,方便穿入钢绞线。该台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简单的机械组合,可实现整束钢绞线一次数控张拉,大大降低了工作强度、同束钢铰线受力均匀、实现了数控张拉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5]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2为附图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3为附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4为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5为附图4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底部支架,2-外钢管,3-内钢管,4-角钢,5-支撑钢板,6-安装钢板,7-滑轮,8-钢丝绳,9-卷扬机,10-电动机,11-滑轨,12-千斤顶安装板,13-千斤顶,14-卷扬机安装平台,15-斜向支撑杆,16-麻绳,17-挂钩,18-连接钢板,19-外槽钢,20-内槽钢,21-挡板,22-挡块,23-U型吊钩,24-吊钩,25-支撑钢筋,26-加强槽钢,27-斜向加强角钢,28-行走轮,29-麻绳控制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
[0022]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桥梁先简支后连续负弯矩张拉台车,如附图1-5所示,包括有1个底部支架1,底部支架1的中间位置处竖直向上固定焊接设置有1根外钢管2,外钢管2内部活动穿入1根内钢管3,外钢管2上端的外壁上对称设有2根竖直向上的角钢4,2根角钢4顶端与支撑钢板5底部焊接连接,支撑钢板5表面固定安装有2块安装钢板6,安装钢板6之间设有1个滑轮7,滑轮7下方的支撑钢板5上设有1个穿入孔,钢丝绳8经滑轮7导向后伸入至穿入孔中,然后与内钢管3顶部连接,通过钢丝绳8可带动内钢管3沿着外钢管2上下移动,同时内钢管3转动过程中不会带动钢丝绳8一起转动。钢丝绳8的另一端与卷扬机9连接,卷扬机9与电动机10连接,通过电动机10进行驱动。内钢管3的底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滑轨11,滑轨1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1个千斤顶安装板12,千斤顶安装板12上固定安装有千斤顶13,该
千斤顶13外大型千斤顶,可一次张拉整束钢绞线。
[0023]使用过程中,在该台车的底部支架1放置在湿接缝两边的翼板上,并移动至负弯矩张拉槽口处。检查各个部件是否正常,转动内钢管3使得其底部的滑轨11与湿接缝长度方向平行,然后电动机10通电,电动机10带动卷扬机9转动,使得缠绕在卷扬机9上的钢丝绳8放卷,内钢管3沿着外钢管2向下移动,使得滑轨11穿过湿接缝后位于其下方。当千斤顶13与钢绞线处于相近水平高度后,电动机10停转。工人从湿接缝处下去,转动滑轨11,并调节滑轨11的长度使得千斤顶13靠近T梁的腹板,然后转动千斤顶安装板12,使得千斤顶13的穿入口与待张拉的钢绞线延长线同向且处于同一截面。后续按照现在常规的钢绞线整束张拉工艺对钢绞线进行张拉即可。大致包括有以下几个过程:穿入锚具及夹片

穿入千斤顶13及安装传感器

穿入夹片

张拉机接通电源

输入张拉力及理论伸长值

点启动按钮开始张拉

终张持荷5min...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先简支后连续负弯矩张拉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部支架(1),底部支架(1)的中间竖直向上设置有1根外钢管(2),外钢管(2)内部穿入1根内钢管(3),外钢管(2)外壁对称设有2根竖直向上的角钢(4),2根角钢(4)顶端与支撑钢板(5)底部连接,支撑钢板(5)表面固定有2块安装钢板(6),安装钢板(6)之间设有滑轮(7),滑轮(7)下方的支撑钢板(5)上设有穿入孔,钢丝绳(8)经滑轮(7)以及穿入孔后,与内钢管(3)顶部连接,钢丝绳(8)另一端与卷扬机(9)连接,卷扬机(9)与电动机(10)连接,内钢管(3)的底部连接有滑轨(11),滑轨(1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千斤顶安装板(12),千斤顶安装板(12)上安装有千斤顶(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先简支后连续负弯矩张拉台车,其特征在于:底部支架(1)上方设有卷扬机安装平台(14),卷扬机(9)与电动机(10)固定在卷扬机安装平台(14)上,卷扬机安装平台(14)经多根斜向支撑杆(15)与底部支架(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先简支后连续负弯矩张拉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13)外壁前、后两端各与麻绳(16)的一端连接,麻绳(16)穿过滑轨(11)顶面中部设置的麻绳控制孔(29)后,挂靠在外钢管(2)顶端外壁的挂钩(17)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先简支后连续负弯矩张拉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11)包括有与内钢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泽森周航方学坤许传平熊伦冯光涛王艺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