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操作简单的闭路循环法海绵钛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1087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的闭路循环法海绵钛生产设备,所述扇形板通过滚珠轴承安装在调节套杆的内部,所述调节套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弧形杆,所述弧形杆的内端活动安装在转板的顶端,所述转板固定安装在齿轮的表面,所述齿轮转动安装在还原反应器的外侧,且齿轮的上表面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滑动安装在进料管道的底部。通过网板重量逐渐变轻来调节金属片与可变电阻的位置,从而调节同可变电阻串联的线圈内的电流,保证线圈产生的磁场推动磁铁,推动齿条向内侧移动,齿条与齿轮啮合后带动顶端弧形杆移动,弧形杆带动调节套杆进行转动,使扇形板向下,从而改变了活塞板的往复频率,从而达到了根据四氧化钛与镁的份量来调节氩气的进气效率。进气效率。进气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操作简单的闭路循环法海绵钛生产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海绵钛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操作简单的闭路循环法海绵钛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海绵钛生产是钛工业的基础环节,它是钛材、钛粉及其他钛构件的原料。把钛铁矿变成四氯化钛,再放到密封的不锈钢罐中,充以氩气,使它们与金属镁反应,让四氯化钛与金属镁进行反应得到海绵状的金属钛和氯化镁,用真空蒸馏除去海绵钛中的氯化镁和过剩的镁,从而获得纯钛,在还原的过程中,无法根据四氧化钛与镁的份量来调节氩气的进气效率,不能同时进入还原反应器中,单产能耗高,且回炉返蒸容易造成海绵钛氧化,反应速率低下。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操作简单的闭路循环法海绵钛生产设备,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的闭路循环法海绵钛生产设备,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操作简单的闭路循环法海绵钛生产设备,包括蒸馏冷凝反应器,所述蒸馏冷凝反应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反应器大盖,所述反应器大盖的下表面活动安装有还原反应器,所述还原反应器的左右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进料管道,所述进料管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混合仓,所述混合仓固定连接在储料斗的底部,所述储料斗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网板,所述网板与储料斗的连接处设置有可变电阻,所述可变电阻的表面且在网板的内部设置有与其对应的金属片,所述混合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导管,所述气导管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抽吸筒的外表面,所述抽吸筒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活塞板,且抽吸筒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气体室,所述活塞板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端活动安装在相邻扇形板之间,所述扇形板通过滚珠轴承安装在调节套杆的内部,所述调节套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弧形杆,所述弧形杆的内端活动安装在转板的顶端,所述转板固定安装在齿轮的表面,所述齿轮转动安装在还原反应器的外侧,且齿轮的上表面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滑动安装在进料管道的底部,且齿条的底端与还原反应器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齿条的顶部设置有磁铁,所述磁铁的相对面且在进料管道的内部设置有线圈。
[0004]进一步的,所述线圈产生的磁场磁极与相对面磁铁的磁极相同,所述线圈与可变电阻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通过储料斗内部的四氧化钛与镁透过网板逐渐流入混合仓中,利用网板在储料斗中移动来调节金属片与可变电阻的位置,进一步调节可变电阻连入电路的电阻值,从而调节同可变电阻串联的线圈内的电流,从而保证线圈产生的磁场推动磁铁,推动齿条向内侧移动。
[0005]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管道和齿条为上下平行设置,所述齿条以倾斜状啮合在齿轮
的上方。
[0006]进一步的,所述气体室的内部填充有氩气,所述抽吸筒和气导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单向阀,在扇形板旋转时,扇形板带动表面的顶端的支架进行旋转,支架从而带动顶端的活塞板在抽吸筒的内部往复移动。
[0007]进一步的,所述扇形板固定安装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进料管道以还原反应器的内部中心为准呈左右两侧对称设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混合仓的底部为球形结构,所述混合仓和储料斗的连接处设置有单向阀,通过活塞板在抽吸筒内部往复来将气体室内部的氩气抽入气导管中,通过气导管与混合仓中的四氧化钛与镁初步反应后,同时通过进料管道进入还原反应器中。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该专利技术将四氧化钛与镁放置在储料斗的内部,四氧化钛与镁会透过网板逐渐流入混合仓中,同时通过电机带动扇形板旋转,扇形板带动顶端的支架进行旋转,支架从而带动顶端的活塞板在抽吸筒的内部往复移动,基于压强原理,通过活塞板的往复移动来将气体室内部的氩气抽入气导管中,通过气导管与混合仓中的四氧化钛与镁初步反应后,同时通过进料管道进入还原反应器中,减少了单产能耗,避免了回炉返蒸造成的海绵钛氧化,使得反应速率更加迅速,操作更加简单。
[0010]2、该专利技术当储料斗内部的四氧化钛与镁透过网板逐渐流入混合仓中,利用网板在储料斗中移动来调节金属片与可变电阻的位置,进一步调节可变电阻连入电路的电阻值,从而调节同可变电阻串联的线圈内的电流,从而保证线圈产生的磁场推动磁铁,推动齿条向内侧移动,齿条与齿轮啮合后,带动转板顶端弧形杆进行移动,弧形杆带动调节套杆进行转动,基于偏心轮,使得扇形板在调节套杆的内部向下,从而改变了活塞板的往复频率,四氧化钛与镁越多,齿条向内侧移动越多,抽气的频率越大,从而达到了根据四氧化钛与镁的份量来调节氩气的进气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还原反应器右侧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调节套杆与弧形杆连接处的后视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混合仓与进料管道连接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4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蒸馏冷凝反应器;2、反应器大盖;3、还原反应器;4、进料管道;5、混合仓;6、储料斗;7、网板;601、可变电阻;602、金属片;8、气导管;9、抽吸筒;10、活塞板;11、气体室;12、支架;13、扇形板;14、调节套杆;15、弧形杆;16、转板;17、齿轮;18、齿条;1801、线圈;1802、磁铁;19、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的闭路循环法海绵钛生产设备,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包括蒸馏冷凝反应器1,蒸馏冷凝反应器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反应器大盖2,反应器大盖2的下表
面活动安装有还原反应器3,还原反应器3的左右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进料管道4,进料管道4以还原反应器3的内部中心为准呈左右两侧对称设置,进料管道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混合仓5,混合仓5固定连接在储料斗6的底部,混合仓5的底部为球形结构,混合仓5和储料斗6的连接处设置有单向阀,储料斗6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网板7,网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网板7与储料斗6的连接处设置有可变电阻601,可变电阻601的表面且在网板7的内部设置有与其对应的金属片602,混合仓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导管8,气导管8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抽吸筒9的外表面,抽吸筒9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活塞板10,在扇形板13旋转时,扇形板13带动顶端的支架12进行旋转,支架12从而带动顶端的活塞板10在抽吸筒9的内部往复移动,抽吸筒9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气体室11,气体室11的内部填充有氩气,抽吸筒9和气导管8的连接处设置有单向阀,通过活塞板10在抽吸筒9内部往复来将气体室11内部的氩气抽入气导管8中,通过气导管8与混合仓5中的四氧化钛与镁初步反应后,同时通过进料管道4进入还原反应器3中。
[0014]活塞板10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支架12,支架12的底端活动安装在相邻扇形板13之间,扇形板13通过滚珠轴承安装在调节套杆14的内部,扇形板13固定安装在电机的输出端,调节套杆14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弧形杆15,弧形杆15的内端活动安装在转板16的顶端,转板16固定安装在齿轮17的表面,齿轮17转动安装在还原反应器3的外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操作简单的闭路循环法海绵钛生产设备,包括蒸馏冷凝反应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馏冷凝反应器(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反应器大盖(2),所述反应器大盖(2)的下表面活动安装有还原反应器(3),所述还原反应器(3)的左右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进料管道(4),所述进料管道(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混合仓(5),所述混合仓(5)固定连接在储料斗(6)的底部,所述储料斗(6)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网板(7),所述网板(7)的与储料斗(6)的连接处设置有可变电阻(601),所述可变电阻(601)的表面且在网板(7)的内部设置有与其对应的金属片(602),所述混合仓(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导管(8),所述气导管(8)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抽吸筒(9)的外表面,所述抽吸筒(9)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活塞板(10),且抽吸筒(9)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气体室(11),所述活塞板(10)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支架(12),所述支架(12)的底端活动安装在相邻扇形板(13)之间,所述扇形板(13)通过滚珠轴承安装在调节套杆(14)的内部,所述调节套杆(14)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弧形杆(15),所述弧形杆(15)的内端活动安装在转板(16)的顶端,所述转板(16)固定安装在齿轮(17)的表面,所述齿轮(17)转动安装在还原反应器(3)的外侧,且齿轮(17)的上表面啮合有齿条(18),所述齿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博梁军韩志强周可心
申请(专利权)人:宝钛华神钛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