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密性好的海绵钛过道管道对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8386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密性好的海绵钛过道管道对接装置,属于海绵钛制备技术领域,包括输送管,输送管之间连接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对接头和第二对接头,且第一对接头左侧开口处设有环形嵌入槽与第二对接头相连接。该种气密性好的海绵钛过道管道对接装置设置有限位气囊与限位槽,当第一对接头和第二对接头二者相互靠近对接时,第一对接头挤压活塞杆位于压缩腔内部滑动,从而对压缩腔内部的空气被挤压进限位气囊内部,膨胀后的限位气囊包裹住锁紧螺杆一端并利用气囊的形态易变性挤压进限位槽内部,使得限位气囊卡住锁紧螺杆形成限位固定,大大提高了锁紧螺杆与螺母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输送管的气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密性好的海绵钛过道管道对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绵钛制备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海绵钛设备管道对接装置。
技术介绍
海绵钛是钛加工材的原料,一般为浅灰色颗粒,表面清洁,无目视可见的夹杂物,也包括有缺陷的海绵钛块,如过烧的海绵钛块、具有明显的暗黄色和亮黄色的氧化海绵钛块、带有暗黄色和亮黄色痕迹的氧化和富氮的海绵钛块、带有明显氯化物残余的海绵钛块、带有残渣的海绵钛块等,海绵钛在制取过程中需要将多种形态的物料进行转移至不同设备中进行制备,而在输送过程中输送管会由于物料的流动产生振动,因而会导致螺栓与螺母之间连接稳定性在长时间共振下出现松动,因而影响输送管的气密性。因此,需要在现有的海绵钛设备管道对接装置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气密性好的海绵钛过道管道对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气密性好的海绵钛过道管道对接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密性好的海绵钛过道管道对接装置,包括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之间连接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对接头和第二对接头,且第一对接头左侧开口处设有环形嵌入槽与第二对接头相连接,所述第一对接头和第二对接头之间贯穿设置有锁紧螺杆。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对接头右侧固定连接有凸出端,所述第二对接头内部开口设置有压缩腔,所述压缩腔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塞杆,所述第二对接头左侧与锁紧螺杆连接处嵌套设置有限位气囊,所述凸出端外侧嵌入设置有密封气囊,所述第二对接头内部嵌入设置有导气管,且导气管分别与密封气囊和限位气囊二者呈相通设置,所述第二对接头右侧卡入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凸出端外侧与密封气囊连接处开口设置有卡位槽,且卡位槽横截面呈上小下大的梯形设置,并且卡位槽同时设置于第一对接头左侧开口内侧。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锁紧螺杆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边,所述锁紧螺杆外表开口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部开口设置有吸附凹槽,且吸附凹槽呈半球状散布于限位槽内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密封气囊充气膨胀后横截面呈工字型设置,且密封气囊膨胀后与卡位槽内壁呈紧密贴合。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槽顶部呈人字状设置,且限位槽顶部与限位槽出口处夹角为45°。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活塞杆左端设有弹簧与压缩腔右侧相连接呈复位设置。有益效果:1、该种气密性好的海绵钛过道管道对接装置设置有限位气囊与限位槽,当第一对接头和第二对接头二者相互靠近对接时,第一对接头挤压活塞杆位于压缩腔内部滑动,从而对压缩腔内部的空气被挤压进限位气囊内部,膨胀后的限位气囊包裹住锁紧螺杆一端并利用气囊的形态易变性挤压进限位槽内部,使得限位气囊卡住锁紧螺杆形成限位固定,大大提高了锁紧螺杆与螺母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输送管的气密性。2、设置有密封气囊,当密封气囊膨胀后卡入卡位槽中,通过气体的气压差作用挤压密封气囊外壁与卡位槽内壁呈紧密贴合,使得连接完毕的第一对接头、第二对接头之间缝隙的气密性大大提高。3、设置有吸附凹槽503,当限位气囊303挤压进限位槽502内部后,限位气囊303挤压的同时会将限位槽502内部的空气向外挤压排出,从而使得限位槽502内部排出空气后呈相对的负压环境,进而令吸附凹槽503紧密的吸附住限位气囊303,从而提高了限位气囊303与限位槽502之间连接的稳固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对接头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密封气囊展开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锁紧螺杆侧剖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图5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6中:1-输送管;2-第一对接头;3-第二对接头;301-凸出端;302-压缩腔;3021-活塞杆;303-限位气囊;304-导气管;305-密封圈;306-卡位槽;4-密封气囊;5-锁紧螺杆;501-螺纹边;502-限位槽;503-吸附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气密性好的海绵钛过道管道对接装置,包括输送管1,输送管1之间连接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对接头2和第二对接头3,且第一对接头2左侧开口处设有环形嵌入槽与第二对接头3相连接,第一对接头2和第二对接头3之间贯穿设置有锁紧螺杆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二对接头3右侧固定连接有凸出端301,第二对接头3内部开口设置有压缩腔302,压缩腔302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塞杆3021,第二对接头3左侧与锁紧螺杆5连接处嵌套设置有限位气囊303,凸出端301外侧嵌入设置有密封气囊4,第二对接头3内部嵌入设置有导气管304,且导气管304分别与密封气囊4和限位气囊303二者呈相通设置,第二对接头3右侧卡入设置有密封圈305,使得第一对接头2和第二对接头3连接后,可对密封圈305进行挤压变形,实现密封圈305密封的作用,凸出端301外侧与密封气囊4连接处开口设置有卡位槽306,且卡位槽306横截面呈上小下大的梯形设置,并且卡位槽306同时设置于第一对接头2左侧开口内侧,使得膨胀后的密封气囊4可稳定的贴合于卡位槽306内壁对其形成挤压密封作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锁紧螺杆5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边501,锁紧螺杆5外表开口设置有限位槽502,限位槽502内部开口设置有吸附凹槽503,且吸附凹槽503呈半球状散布于限位槽502内部,当限位气囊303挤压进限位槽502内部后,限位气囊303挤压的同时会将限位槽502内部的空气向外挤压排出,从而使得限位槽502内部排出空气后呈相对的负压环境,进而令吸附凹槽503紧密的吸附住限位气囊303,从而提高了限位气囊303与限位槽502之间连接的稳固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密封气囊4充气膨胀后横截面呈工字型设置,且密封气囊4膨胀后与卡位槽306内壁呈紧密贴合,当密封气囊4膨胀后卡入卡位槽306中,通过气体的气压差作用挤压密封气囊4外壁与卡位槽306内壁呈紧密贴合,使得连接完毕的第一对接头2、第二对接头3之间缝隙的气密性大大提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限位槽502顶部呈人字状设置,且限位槽502顶部与限位槽502出口处夹角为45°,当第一对接头2和第二对接头3二者相互靠近对接时,第一对接头2挤压活塞杆3021位于压缩腔302内部滑动,从而对压缩腔302内部的空气被挤压进限位气囊303内部,膨胀后的限位气囊303包裹住锁紧螺杆5一端并利用气囊的形态易变性挤压进限位槽502内部,使得限位气囊303卡住锁紧螺杆5形成限位固定,大大提高了锁紧螺杆5与螺母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输送管1的气密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活塞杆3021左端设有弹簧与压缩腔302右侧相连接呈复位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密性好的海绵钛过道管道对接装置,包括输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1)之间连接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对接头(2)和第二对接头(3),且第一对接头(2)左侧开口处设有环形嵌入槽与第二对接头(3)相连接,所述第一对接头(2)和第二对接头(3)之间贯穿设置有锁紧螺杆(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密性好的海绵钛过道管道对接装置,包括输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1)之间连接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对接头(2)和第二对接头(3),且第一对接头(2)左侧开口处设有环形嵌入槽与第二对接头(3)相连接,所述第一对接头(2)和第二对接头(3)之间贯穿设置有锁紧螺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性好的海绵钛过道管道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接头(3)右侧固定连接有凸出端(301),所述第二对接头(3)内部开口设置有压缩腔(302),所述压缩腔(302)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塞杆(3021),所述第二对接头(3)左侧与锁紧螺杆(5)连接处嵌套设置有限位气囊(303),所述凸出端(301)外侧嵌入设置有密封气囊(4),所述第二对接头(3)内部嵌入设置有导气管(304),且导气管(304)分别与密封气囊(4)和限位气囊(303)二者呈相通设置,所述第二对接头(3)右侧卡入设置有密封圈(305),所述凸出端(301)外侧与密封气囊(4)连接处开口设置有卡位槽(306),且卡位槽(306)横截面呈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博梁军韩志强周可心毕梓淇唐帅杨志波
申请(专利权)人:宝钛华神钛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