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5604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在显示装置中具有有机膜,该有机膜在其周边具有混合存在形成部分和非形成部分的图形,该图形沿着该有机膜的周边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例如液晶显示装置,其构成为以中间间隔液晶相对配置的基板为封装,沿着该液晶扩展的方向形成有多个像素。在各像素形成有一对电极,通过在这些电极间产生的电场控制每个像素的液晶的光透射率。该液晶的光透射率是根据该液晶的基于电场强度的行为状态来确定的,但需要预先设定好该液晶的分子的初始取向方向,通过在各基板的各自的液晶侧的面中、与该液晶相接触地形成的取向膜来进行该设定。该取向膜由覆盖像素集合所组成的液晶显示部整体的例如树脂膜构成,在其液晶侧的面上进行例如摩擦配向(rubbing)处理,该摩擦配向方向与接触取向膜的液晶分子的初始取向方向一致。作为该树脂膜的形成,使用所谓的喷墨印刷法来形成的方法,公开于例如日本特开2001-33731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这样形成的取向膜被指出存在如下问题,即,在其周边难以进行尺寸控制和形状控制。即,利用喷墨印刷法喷射出的材料的固态成分浓度低,粘度低是其原因。另外,在所谓挠性印刷法(Flexo Graphic)中使用的材料的粘度大于等于25mPa·s,而在喷墨印刷法的情况下小于等于12mPa·s。因此,为了把用喷墨印装法形成的树脂膜的厚度做成与用挠性印刷法时几乎相同,需要在基板上涂敷2倍以上量的溶剂,但是由于粘度低,溶剂量多,浸润扩展到其周边,例如相对于涂敷位置大约1至2mm以上。而且,该浸润扩展在树脂膜周边的整个区域很少成为均匀的,不得不形成空间上无用的区域。这里,在树脂膜的涂敷以后进行该树脂膜的干燥,通过该干燥,树脂膜的溶液的粘度上升,能够抑制该树脂膜周边的浸润扩展。但是,在必须以预定的厚度来形成的该树脂膜中,在其干燥速度方面也受到限制。本专利技术是根据这样的情况而设计的,其优点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在周边没有浸润扩展的取向膜的液晶显示装置。在本申请公开的专利技术中,简单说明代表性的技术概要如下。(1)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在中间间隔液晶相对配置的各基板中的至少一个基板的液晶侧的面上具有取向膜,该取向膜在其周边区域具有形成部分和非形成部分混合存在的图形,该图形沿着该取向膜的周边形成。(2)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在中间间隔液晶相对配置的各基板中的至少一个基板的液晶侧的面上具有取向膜,该取向膜在其周边形成有缺口部或者小孔的至少任一种的图形,该图形沿着该取向膜的周边形成。(3)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1)为前提,上述取向膜的周边与显示区域相比,其膜厚形成得较薄。(4)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2)为前提,上述取向膜的周边与显示区域相比,其膜厚形成得较薄。(5)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1)为前提,具有粘合上述各基板的液晶密封材料,上述取向膜的周边形成到上述密封材料的形成区域。(6)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5)为前提,上述取向膜,在该密封材料的形成区域中未形成取向膜的部分的面积大于形成有取向膜的部分的面积。(7)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在中间间隔液晶相对配置的各基板中的至少一个基板的液晶侧的面上具有取向膜,该取向膜的端部位于设置在形成于上述取向膜的下层的材料层的槽的内部。(8)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在中间间隔液晶相对配置的各基板中的至少一个基板的液晶侧的面上具有取向膜,具有形成在上述各基板的任一方的基板上的支柱形的间隔物,上述取向膜的周边端部,位于与包围该取向膜地配置的间隔物相接触的位置。(9)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具有有机膜,该有机膜在其周边具有形成部分和非形成部分混合存在的图形,该图形沿着该有机膜的周边形成。(10)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具有有机膜,该有机膜在其周边形成有缺口部或者小孔的至少任一种图形,该图形沿着该有机膜的周边形成。(11)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9)为前提,上述有机膜的周边与显示区域相比,其膜厚形成得较薄。(12)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10)为前提,上述有机膜的周边与显示区域相比,其膜厚形成得较薄。(13)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例如,包括用与取向膜相同的材料形成给该取向膜的轮廓修边的堤坝的步骤;在该堤坝所包围的区域内,与该堤坝有间隙地形成上述取向膜的步骤;把上述堤坝与上述取向膜调平,使它们相互接触的步骤。(14)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例如,以(13)为前提,上述取向膜的周边构成得比显示区域的膜厚薄。(15)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例如,该液晶显示装置在中间间隔液晶相对配置的各基板中的至少一个基板的液晶侧的面上具有取向膜,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用喷墨法在多个基板上形成取向膜的微小滴,此时微小滴在取向膜的周边部分形成沿着周边混合存在滴注部分和非滴注部分的图形的步骤;加热该取向膜的步骤。(16)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例如,在具有有机膜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包括用喷墨法在多个基板上形成有机膜的微小滴,此时微小滴在取向膜的周边部分形成沿着周边混合存在滴注部分和非滴注部分的图形的步骤;加热该有机膜的步骤。另外,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以上的结构,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等价电路图。图3A~3G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图。图4A、4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制造装置的结构图。图5是表示图4A、4B所示的装置的喷墨头所具备的压电元件的结构的剖面图。图6A~6H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其它实施例的平面图。图7A~7C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取向膜与密封材料的位置关系的结构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其它实施例的剖面图。图9A、9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其它实施例的结构图。图10A~10C、10A’~10C’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图11A~11C是表示10A~10C、10A’~10C’所示的堤坝图形的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使用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例。实施例1图1是表示以中间间隔液晶相对配置的各基板为封装,沿着该液晶的扩展方向形成有多个像素的液晶显示屏的上述各基板中的一个基板的液晶侧的面的平面图。另外,上述各基板中的其它基板的液晶侧的面也几乎相同。在上述各基板中的一个基板SUB1的液晶侧的面上,留出很少其周边区域且包围中央部的区域地形成有密封材料SL。该密封材料SL使另一方的未图示的基板相对于该基板SUB1固定,并具有密封夹持于这些各基板之间的液晶的功能。在由密封材料SL包围的区域中,留出很少的周边部分,构成形成液晶显示部AR的区域。该液晶显示部AR如图2所示那样,例如以由沿着x方向延伸沿着y方向并列设置的栅极信号线GL与沿着y方向延伸沿着x方向并列设置的漏极信号线DL包围的各区域作为像素区域,在该像素区域中,形成有由来自一侧的栅极信号线GL的扫描信号驱动的薄膜晶体管TFT、中间间隔该薄膜晶体管TFT从一侧的漏极信号线DL提供图像信号的像素电极PX、在驱动该像素电极PX和上述薄膜晶体管TFT的上述栅极信号线GL与相邻接的其它栅极信号线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中间间隔液晶相对配置的各基板中的至少一个基板的液晶侧的面上具有取向膜,    上述取向膜在其周边区域具有形成部分和非形成部分混合存在的图形,该图形沿着该取向膜的周边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本政辉今山宽隆岩村亮二渡部一史寺尾弘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