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装置及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5595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装置及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在将滤光层(170)的光反射部R上的厚度(薄部170a的厚度)规定为FR、滤光层(170)的光透射部T上的厚度(厚部170b的厚度)规定为FT、液晶层(150)的光反射部(R)上的厚度规定为LR、液晶层(150)的光透射部(T)上的厚度规定为LT、槽(155)的深度的值规定为D时,以满足形成在树脂层(160)上的槽(155)的深度D=(LT-LR)+(FT-FR)的方式形成。若将LT-LR规定为L,将FT-FR规定为F,则通过满足D=L+F,能够使外光N和背光(200)的照明光(B)透射液晶面板(100)时的光路长度相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外光反射及照明装置的照明光进行显示的半透射反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半透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以及半透射反射型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便携式电话、便携式游戏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由于其电池驱动时间对使用方便性影响较大,由此作为显示部存在能够抑制电力消耗的半透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如此的半透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在表面全部反射从前面入射的外光(自然光)、同时具有透射在液晶显示面板后方配置的背光的开口的半透射反射膜,用外光的反射光和照明装置的照明光都能够明亮映出显示面板。在如此的半透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中,如果外光和照明装置的照明光的光路长度不同,作为映出液晶显示面板的光源,在利用外光的时候和利用照明装置的时候,在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颜色或亮度方面出现差别。为消除这种因映出液晶显示面板的光源的种类不同而造成的显示颜色或亮度的差,以往提出了所谓的称之为多间隙的液晶显示面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特开2002-62525号公报但是,在上述的以往的半透射反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为使外光和照明光的光路长度相同,在基板上形成厚的反射膜,然后,形成滤光层,以覆盖该反射膜,在其制造时,需要增加工序,因此增加制造成本,而且制造本身也不容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外光及照明光任意情况下都能够明亮显示、制造容易且生产成本低的半透射反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及半透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半透射反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上面平坦的绝缘层;叠层在上述绝缘层的上面的树脂层;光透射部,形成在上述树脂层局部上并在底面形成有露出上述绝缘层的上面的槽;覆盖上述槽的底面的透光性电极;光反射部,形成有覆盖上述树脂层中的除上述反射部以外部分的反射膜;滤光层,介由液晶层形成在上述树脂层的上层并只增加上述光透射部的厚度。如果采用如此的半透射反射型液晶显示面板,作为液晶显示面板的照明光,无论采用反射光和透射光中的哪种,都能够在反射光和透射光上使透射液晶显示面板时的光路长度相同。通过使反射光和透射光的光路长度一致,而为了照明液晶显示面板,无论在采用成为反射光的外光的时候、还是采用成为透射光的照明装置的照明光的时候,都能够使液晶显示面板的色调或亮度相同。即,无论采用表面侧照射的光源还是采用背面侧照射的光源,一般都能够确保明亮的良好的可视性。优选在将上述光透射部的上述槽的深度的值设为D、将上述液晶层的上述光透射部的厚度和上述液晶层的上述光反射部的厚度的差的值设为L、将上述滤光层的上述光透射部的厚度和上述滤光层的上述光反射部的厚度的差的值设为F时,以满足D=L+F的方式设定各个值。由此,能够使反射光和透射光的光路长度相同,能够在反射光和透射光使液晶显示面板的色调或亮度相同。优选上述滤光层的上述光反射部的厚度FR设定为0.4~2.0μm、上述滤光层的上述光透射部的厚度FT设为FR+(0~1.0)μm、上述液晶层的上述光反射部的厚度LR设为1.8~3.3μm、上述液晶层的上述光透射部的厚度LT设为3.5~5.3μm。此外,也可以还具有覆盖在上述绝缘层上的开关元件;形成在上述绝缘层上并可以导电连接上述开关元件和上述透光性电极的接触孔。另外,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各项的半透射反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和对该液晶显示面板的照明装置进行照明的半透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一种半透射反射型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该半透射反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具有上面平坦的绝缘层,叠层在上述绝缘层的上面的树脂层,形成在上述树脂层局部上并在底面形成露出上述绝缘层的上面的槽的光透射部,覆盖上述槽的底面的透光性电极,形成覆盖上述树脂层中的除上述反射部以外部分的反射膜的光反射部,其特征在于,具有在基板上叠层滤光材的工序;在上述滤光材中的与上述光透射部对应的部分形成光透射性抗蚀剂层的工序;蚀刻上述滤光材及抗蚀剂层,减薄与上述光反射部对应的部分的上述滤光材的厚度,而形成在上述光反射部和上述光透射部厚度不同的滤光层的工序。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有源矩阵型的半透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2是构成图1的半透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的放大平面图。图3是所示的反射膜及树脂层的放大斜视图。图4是表示形成在反射膜上的凹部的内面形状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凹部的反射特性例的曲线图。图6是表示半透射反射型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图中1-半透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119-绝缘层,120-反射膜,121-接触孔,125-信号线,126-扫描线,130-TFT(开关元件),151-透光性电极,160-树脂层,180-滤光材,185-抗蚀剂层。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半透射反射型液晶显示面板的一实施方式,说明有源矩阵的半透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另外,在以下的所有附图中,为便于观察附图,适当使各构成要素的膜厚度或尺寸的比率不同。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半透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以下,称为液晶显示装置)1,具有半透射反射型液晶显示面板(以下,称为液晶面板)100和配置在该液晶面板100的下面的照明装置即背光200。液晶面板100具有有源矩阵基板(下基板)110、上基板140、形成在上述基板110和140之间的液晶层150。有源矩阵基板110,如图2所示,例如在由玻璃或塑料等构成的基板本体111上分别沿行方向(x轴方向)和列方向(y轴方向)电绝缘地分别形成多个扫描线126和信号线125,在各扫描线126和信号线125的交叉部的附近形成TFT(开关元件)130。以下,在基板110上,将形成成为像素电极的反射膜120的区域、形成TFT130的区域、形成扫描线116和信号线115的区域,分别称为像素区域、元件区域、配线区域。再参照图1,本实施方式的TFT130具有逆交错型的结构,从基板本体111的最下层部,依次形成栅极112、栅绝缘膜113、半导体层114、115、源极116及漏极117。即,延出扫描线126的一部分形成栅极112,以俯视跨过栅极112的方式在覆盖其的栅绝缘膜113上形成岛状的半导体层114,在该半导体层114的两端侧的一方介由半导体层115形成源极116,在另一方介由半导体层115形成漏极117。作为基板本体111,除玻璃外,还能够采用例如聚氯乙烯、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合成树脂类或天然树脂等能够透射背光200的照明光的具有光透射性的绝缘基板。栅电极112,例如可以由铝(Al)、钼(Mo)、钨(W)、钽(Ta)、钛(Ti)、铜(Cu)、铬(Cr)等金属构成或由含有一种以上的这些金属的Mo-W等合金构成,如图2所示,与行方向配置的扫描线125一体形成。上述栅绝缘层113,例如,由氧化硅(SiOx)或氮化硅(SiNy)等硅类的绝缘膜构成,以覆盖图2所示的扫描线126及栅电极112的方式形成在基板本体111的整面上。半导体层114,是由不进行掺杂的非晶硅(a-Si)等构成的i型的半导体层,介由栅绝缘膜113与栅电极112对置的区域构成为通道区域。源极116和漏极117,可以例如由Al、Mo、W、Ta、Ti、Cu、Cr等金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透射反射型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上面平坦的绝缘层;叠层在上述绝缘层的上面的树脂层;光透射部,形成在上述树脂层局部上并在底面形成有露出上述绝缘层的上面的槽;覆盖上述槽的底面的透光性电极; 光反射部,形成有覆盖上述树脂层中的除上述反射部以外部分的反射膜;滤光层,介由液晶层形成在上述树脂层的上层并只增加上述光透射部的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井克昌鹿野满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