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5092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叫做两面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抑制产成在主液晶显示面板的亮度不均的发生,遍及其图像全部,以能胜任实用的程度上相同的亮度来显示图像。在形成在外壳(CAS)的第1凹部的底面(CASB)上,跨过开口(OPN)地配置光学片(OPSs),在接触配置该光学片(OPSs)的外壳(CAS)上适量地添加着色颜料,使表面的反射率波长特性与副液晶显示面板(PNL2)部的反射率波长特性大体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安装到折叠式便携电话等的具有主液晶显示面板和比该主液晶显示面板的画面小的副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两面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抑制在主液晶显示面板的画面上产生亮度不均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具有液晶显示面板的便携电话和便携信息终端机的小型化,在不通话时(等待时),使得键盘和液晶显示面板重合地折叠的这样设计的便携电话和便携信息终端机已经商品化。另外,近年还出现了这样的产品在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一侧,配置有在这样的折叠式便携电话和便携信息终端机处于折叠状态(不通话时)下也能够显示信息的小型显示面板。还开发出叫做两面液晶显示装置的产品,该产品作为适用于除了这样的以往的液晶显示面板(也可以叫做主液晶显示面板、主屏),还具有第2液晶显示面板(也可以叫做副液晶显示面板、副屏)的便携电话和便携信息终端机的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模块),在一个照明装置(也可以叫做背光源系统)的两侧,配置两个液晶显示面板,用该照明装置将光照射到各自的液晶显示面板上。例如,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这样的两面液晶显示装置以及安装了该装置的便携电话。另一方面,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从其两面分别辐射光的照明装置(两侧发光型的平面光源装置)。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适用于平面光源装置的光学体系的设计的导光板(导光体、光导)的一例。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8714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国专利3326854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31077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记载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两面液晶显示装置,在显示画面大小不同的主液晶显示面板和副液晶显示面板共有一个平面光源。另一方面,在便携电话和便携信息终端上,为了追求小型化和消耗功率的降低,在其上所安装的两面液晶显示装置上,广泛使用由发光二极管和导光板组成的记载在上述专利文献2的平面光源(照明装置)。在这样的照明光源(两侧发光型的平面光源)中,使主液晶显示面板与上述专利文献2所示的导光板的主面的一方相对,使副液晶显示面板与其另一方相对地进行配置,将从相对导光板的一个侧面而配置的光源(上述的发光二极管)发出而入射到导光板的光,辐射到各自的主面,进行主液晶显示面板和副液晶显示面板的图像显示。从导光板的一个侧面入射到此的光,沿着该主面在其内部传播,另外,在主面的一方反射的光从其另一方进行辐射,在主面的另一方反射的光从其一方进行辐射,分别入射到副液晶显示面板和主液晶显示面板。为了相同地修正按照与光源(相对发光二极管的导光板的侧面)之间的距离而减少的来自各自主面的光的辐射强度,则在至少一个导光板主面上,形成如上述专利文献3所示的沟或者突起的图形,其大小和间隔按照与上述光源之间的距离而进行变化。但是,与相对主液晶显示面板的上述导光板主面的一方的面积相比,相对副液晶显示面板的上述导光板主面的另一方的面积较小,另外,因为该一方与导光板主面的另一方相互面对,所以,从导光板的一方辐射出的光的强度,在导光板主面的一方的一部分与包围该部分的周边部分相比下降,该一部分是与导光板主面的另一方的相对副液晶显示面板的区域相对的。其结果,在主液晶显示面板所显示的图像中,产生对应于面对该导光板主面的另一方的副液晶显示面板的区域而变暗的所谓亮度不均。因此,本专利技术用于解决上述的以往的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叫做两面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能够抑制产生在主液晶显示面板上的亮度不均的发生,遍及其图像的全部范围,以能胜任实用的程度上相同的亮度来显示图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光源,将来自上述光源的光进行导光的导光体,配置在上述导光体的一方的面一侧的主液晶显示面板,以及配置在上述导光体的另一方的面一侧的形状比上述主液晶显示面板的小的副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保持部,该保持部具有保持上述主液晶显示面板和上述导光体的第1侧,和保持上述副液晶显示面板的第2侧;上述保持部,在配置在上述第1侧的导光板和配置在上述第2侧的上述副液晶显示面板之间具有开口部;上述保持部的上述第1侧的底面的反射率波长特性,是与上述副液晶显示面板的反射率波长特性相同的反射率波长特性。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解决遍及主液晶显示面板的图像的全部范围,使亮度均匀化的
技术介绍
中的课题。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谓实质上相同的反射率波长特性,是指上述副液晶显示面板的反射率波长特性,在上述保持部的上述第1侧的底面的反射率波长特性的±5%的范围之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光源、将来自上述光源的光进行导光的导光体、配置在上述导光体的一方的面的一侧的主液晶显示面板、配置在上述导光体的其他面的一侧的比上述主液晶显示面板的形状小的副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保持部,该保持部具有保持上述主液晶显示面板和上述导光体的第1侧,以及保持上述副液晶显示面板的第2侧;该保持部,在配置在上述第1侧的导光板和配置在上述第2侧的上述副液晶显示面板之间,具有开口部;在上述保持部的上述第1侧上,按照上述副液晶显示面板配置的地方,配置有光学片;上述保持部的上述第1侧的底面的反射率波长特性,是与按照上述副液晶显示面板所配置的光学片的反射率波长特性相同的反射率波长特性。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解决遍及主液晶显示面板的图像的全部范围,使亮度均匀化的
技术介绍
中的课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外壳,其具有在一侧开放的第1凹部,和在与该一侧相反的另一侧开放的第2凹部,所述第2凹部,其底面在上述第1凹部一侧具有开口;收容在该外壳的第1凹部的主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收容在该外壳的第2凹部的副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凹部的底面的反射率波长特性,与从上述第1凹部测量出的上述副液晶显示面板的反射率波长特性相同。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解决遍及主液晶显示面板的图像的全部范围,使亮度均匀化的
技术介绍
中的课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外壳,在一侧配置一个液晶显示面板、光源以及导光体,在其相反侧配置另一个液晶显示面板,在另一个液晶显示面板和上述一侧的导光体之间具有开口,上述一侧的面的反射率波长特性与从上述的一侧测量出的上述另一个液晶显示面板的反射率波长特性相同。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解决遍及主液晶显示面板的图像的全部范围,使亮度均匀化的
技术介绍
中的课题。另外,保持部或者外壳的主液晶显示面板所配置的面,通过使塑料树脂含有氧化钛和灰色的着色颜料而形成。能够使保持部和副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反射率波长特性相同,解决
技术介绍
的课题。另外,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结构,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前提下,可以实施各种变更。通过本专利技术,由液晶显示装置,能够获得在保持部和副液晶显示面板上相同的反射率波长特性,该液晶显示装置,在一端具有光源的的一方安装了主液晶显示面板,使得在导光体的主面的另一方分别照射比主液晶显示面板的画面小的副液晶显示面板。由此,能够抑制产生在主液晶显示面板的画面的亮度不均,能够提高主液晶显示面板的画面的显示画质。另外,还可以在安装了该液晶显示装置的折叠式便携电话和便携信息终端上,提高显示在其主画面的图像(信息)的视觉辨认性。附图说明图1A和图1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例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光源,将来自上述光源的光进行导光的导光体,配置在上述导光体的一方的面一侧的主液晶显示面板,以及配置在上述导光体的另一方的面一侧的形状比上述主液晶显示面板的小的副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持部,该保持部具 有保持上述主液晶显示面板和上述导光体的第1侧,和保持上述副液晶显示面板的第2侧;上述保持部,在配置在上述第1侧的导光板和配置在上述第2侧的上述副液晶显示面板之间具有开口部;上述保持部的上述第1侧的底面的反射率波长特性,是与上 述副液晶显示面板的反射率波长特性相同的反射率波长特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斋藤健岛野重雄三船雅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