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装置及利用其的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2643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电源装置及利用此电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依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源装置及利用此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可驱动荧光灯的同时通过向荧光灯两端施加具有不同极性的电压、检测出与流经荧光灯电流成比例的电压、和使检测的电压被反馈而维持荧光灯的亮度恒定。因此,存在这样的优点:由于荧光灯和反射器之间的漏电流被减小,所以荧光灯亮度变得均匀而且荧光灯寿命被延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电源装置及利用此装置的液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源装置,该电源装置包含振荡控制单元,该振荡控制单元控制输入的DC电源的输出;电源驱动单元,该电源驱动单元将从振荡控制单元输出的DC电源转换为AC电源;电源变换单元,该电源变换单元变换被转换的AC电源;传感单元,串联连接在灯的一端并检测被施加在灯上的电源变化;和检测控制单元,该检测控制单元检测传感单元两端电压之间的差并且将检测的信号提供给振荡控制单元。
技术介绍
由于在液晶显示装置中液晶面板本身不能发光,所以它不能用在没有光的地方。因此,多个荧光灯被用作从液晶面板后面向整个液晶面板均匀传递光的背光灯。并且,点亮该荧光灯需要几百伏的高电压或更高的电压,逆变器(inverter)被用作点灯的电源装置。为了驱动该荧光灯使之具有恒定的亮度,需要控制电流使预定的恒定电流流到荧光灯。为此,进行检测流经荧光灯的电流、使该电流被反馈、并比较该反馈电流和预定电流的反馈控制。如图1所示,在传统的背光逆变器30中,电阻器通常串联连接在荧光灯10的每个冷(cold)电极11上,并且电阻器的一端被连接到共地A上,以此检测流经荧光灯的每个电流。因此,荧光灯10的每个的一端或冷电极11通过具有大约数百Ω(即,施加几乎为零的电压)阻值的电阻器被连接到共地A,荧光灯10的每个的另一端或热(hot)电极12被连接到供应高电压AC电源的背光逆变器30(即,当背光逆变器30的输出电压为Vo时,荧光灯10的另一端被施加几乎为Vo的电压)(以下,称为“接地方法”)。在如上所述的荧光灯10的每个中,该荧光灯10的一端11通过具有大约数百Ω电阻的电阻器被连接到共地A,由于荧光灯反射器20和荧光灯10的一端或电极11(通常称为“冷电极”)被接地于共地A,如图1所示,杂散电容器B存在于荧光灯10和接地的荧光灯反射器20之间。结果,通过杂散电容器B和共地A形成漏电流通道,从而导致流向连接到共同电极A的冷电极的电流量和流向与冷电极相对的热电极的电流量之间不对称。因此,由于接地到共地A的电极11的一侧稍微比与电极11相对的电极12的一侧暗,所以存在荧光灯的亮度不均匀的问题。这个问题随着液晶面板的面积变大而变得更加严重。此外,由于更多的电流流经荧光灯的一侧,该侧荧光灯的寿命迅速缩短,所以存在全部荧光灯的寿命缩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被提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其中,通过减少荧光灯的漏电流,荧光灯的亮度被保持均匀,并且荧光灯的寿命被延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装置,其中,反馈电阻器被串联连接到两端被施加具有不同极性电压的荧光灯的一端,从电阻器两端检测的电压被用于控制荧光灯驱动的反馈信号。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电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反馈电阻器被串联连接到两端被施加具有不同极性电压的荧光灯的一端,从电阻器两端检测的电压被用于控制荧光灯驱动的反馈信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电源装置包含振荡控制单元,该振荡控制单元控制输入的DC电源的输出;电源驱动单元,该电源驱动单元将从振荡控制单元输出的DC电源转换为AC电源;电源变换单元,该电源变换单元变换转换的AC电源;传感单元,串联连接在灯一端并检测被施加在灯上的电源的变化;和检测控制单元,该检测控制单元检测传感单元两端的电压差并且将检测的信号提供给振荡控制单元。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包含灯驱动单元,该灯驱动单元将输入的DC电源转换为AC电源,变换转换的AC电源并提供变换的AC电源;和发光单元,包括在灯的至少一端需要高压AC电源,并响应变换的AC电源而发光的灯;其中,灯驱动单元包含振荡控制单元,该振荡控制单元控制输入的DC电源的输出;电源驱动单元,该电源驱动单元将从振荡控制单元的输出的DC电源转换为AC电源;电源变换单元,用于变换所转换的AC电源;传感单元,串联连接于灯一端并且检测施加在灯的电源的变化;和检测控制单元,该检测控制单元检测传感单元两端的电压差并将检测的信号提供给振荡控制单元。附图说明下面通过结合附图对给出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清楚,其中图1示出了通过传统的接地方法驱动的荧光灯;图2是示出了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示出了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源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4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源装置的反馈电路图;图5是示出在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源装置中与流经荧光灯电流成比例的反馈电压被输出的曲线图;图6中的(a)到(d)是示出了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源装置的输出信号波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电源装置和利用此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图2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参照附图,液晶显示装置100包含背光灯200,用作光源;液晶面板300,在该液晶面板的两张玻璃片之间注射液晶;和驱动单元400,包括驱动液晶面板300的驱动电路410、420和产生用于控制驱动电路410、420的控制信号的定时器430。液晶显示装置100在如笔记本电脑、电视机、或监视器的系统中被用作负责显示功能的装置。背光灯200包含荧光灯210、反射器220、和为驱动荧光灯210而施加高电压的灯驱动单元(电源装置)230。用作光源的该荧光灯210使得平面光具有均匀的亮度。多种荧光灯如冷阴极荧光灯(CCFL)或外电极荧光灯(EEFL)可以被用作荧光灯210,反射器220的功能在于将从荧光灯210的发射光反射到液晶面板200,并且反射器220依据背光灯的结构可被省略。在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由于荧光灯210未被连接到液晶显示装置的共地,反射器220等被接地到该液晶显示装置的共地,所以不同极性的几乎相同的电压从灯驱动单元230被施加到荧光灯两端的电极上(即,+-Vo/2和-+Vo/2)。因此,由于比上述的接地型荧光灯相比被施加到荧光灯两端电极的高电压被减小一半,所以存在的优势在于荧光灯210和反射器220之间的漏电流减小,即使存在漏电流,由于向荧光灯210的两端电极施加几乎相同大小的电压(Vo/2),所以荧光灯210的亮度变得均匀。液晶面板300响应从驱动电路310、320输入的各个象素信号电压,通过控制来自背光灯200的白色平面光入射和透过象素时产生的光来显示彩色图像,下面将参照图3及图4来详细描述灯驱动单元230,即电源装置。图3是示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源装置的结构框图。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灯驱动单元230,即电源装置,包含电源驱动单元232,该电源驱动单元通过变换输入的DC电压(例如12V)使其转换为AC脉冲电压;振荡控制单元233,该振荡控制单元控制电源驱动单元232的变换操作;和电源变换单元231,该电源变换单元231将从电源驱动单元232输出的AC脉冲电压升压到数百伏或更高并将该升高的电压施加到荧光灯210。灯驱动单元230还包含传感单元234,串联连接到荧光灯210的一端以检测施加在荧光灯210上的电源的变化;和检测控制单元235,该检测控制单元检测传感单元234两端电压之间的差,并将检测的信号提供给振荡控制单元233。电源驱动单元232可以由传统的桥式开关变换器等组成,并且电源变换单元231可以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装置,包含:振荡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输入的DC电源的输出;电源驱动单元,用于将从振荡控制单元输出的DC电源转换为AC电源;电源变换单元,用于变换所转换的AC电源;传感单元,串联连接于灯一端,用于检测施 加给灯的电源变化;和检测控制单元,用于检测传感单元两端的电压差并将检测的信号提供至振荡控制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铉龙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