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器件矩阵基板及其修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11843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有源器件矩阵基板,包括一基板、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以及多个像素单元。扫描线与数据线皆配置于基板上,其中在任二相邻的扫描线之间,每一数据线具有一第一线段、一第二线段以及一连接第一线段与第二线段的一连接线段。像素单元配置于基板上,且分别与对应的扫描线及数据线电连接,其中在任二相邻的扫描线之间,每一数据线的第一线段与第二线段分别位于与其相邻的二像素单元的下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涉及一种能改善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的。
技术介绍
早期以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制造的显示装置具有体积大、重量重、辐射量高及画质较差等缺点,因此新的平面显示技术便不断被开发出。这些新开发出的平面显示器具有轻薄、省电、低辐射、全彩等优点,包括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等离子体显示器(plasma displaypanel,PDP)、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OELD)等。其中,这些新开发出的平面显示器里,又以液晶显示器最为普遍,技术最为成熟,举凡手机、数字相机、笔记本计算机、液晶电视等都有其应用范围。一般而言,液晶显示器主要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与一背光模块。液晶显示面板主要包括一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与一彩色滤光基板。图1A绘示现有一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B绘示图1A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沿剖面线a-b的剖面示意图,而图2A绘示利用图1A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制成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请先同时参照图1A与图1B,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00包括一玻璃基板110、多条扫描线120、多条数据线130、多个像素单元140以及至少一修补线150(如图2A所示)。其中,扫描线120、数据线130、像素单元140以及修补线150皆配置于玻璃基板110上,且像素单元140与对应的扫描线120及数据线130电连接,而每一像素单元140包括一薄膜晶体管142以及一透明导电电极(例如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144。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00在制造的过程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断线瑕疵。这些断线瑕疵可藉由阵列测试(array test)工艺检测出,并可在修补工艺中以激光化学气相沉积法(laser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laser CVD)将其修复。然而并非所有的断线瑕疵都适用激光化学气相沉积法来修补。例如使用低介电绝缘层的高开口率工艺或当断线瑕疵是在组成液晶盒(cell)后才检测到等情况。数据线130与透明导电电极144之间的杂散电容Cpd(Capacitancebetween pixel and data line),是影响开口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当杂散电容Cpd的效应过大时,透明导电电极144上所保持的电荷,容易受相邻数据线130影响,而产生串扰(cross talk)效应。为减少杂散电容Cpa效应并增加开口率,已有许多种方法被研究,其中一种方法是在数据线130与透明导电电极144之间加一层低介电常数的绝缘层(insulator layer)(未绘示),此绝缘层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为3.5时在数据线上的厚度约1到3微米以上,可以让透明导电电极144跨上数据线130而增加开口率。上述方法使用的低介电绝缘层(insulator layer),可包括有机、无机、感光(photo-sensitivity)与非感光(nonphoto-sensitivity)材料等。在工艺中为有效减低杂散电容Cpd效应,透明导电电极144与数据线130之间的绝缘层,厚度常须要1~3微米(μm)以上,当在工艺中发生数据线130断线时,使用传统正面修补的方式,必须挖穿1~3微米(μm)厚的绝缘层,才能修补断路的数据线130,因此容易在修补的过程中产生其它的缺陷,影响到修补位置邻近透明导电电极144的正常显示。此外,当断线瑕疵是在薄膜晶体管基板100与彩色滤光基板(未绘示)组装完毕,并注入液晶(未绘示)后才检测到时,由于断线发生的薄膜晶体管矩阵(TFT array)端已被包覆在整个液晶盒(cell)中,因此并不能用激光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断线的上方做修补,为了避免在液晶显示面板(未绘示)上形成亮线,有另外的修补方式是藉由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00的修补线150将液晶显示面板修复。请参照图2A,液晶显示面板200以上述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00制成,且具有多条扫描线120、多条数据线130以及一修补线150。当发现液晶显示面板200有断线的瑕疵时,就必须藉由修补线150进行修补。举例而言,当在液晶显示面板200上检测到一受损的数据线130时,可分别在熔接点150a与150b以激光熔接修补线150与此受损的数据线130,使此受损的数据线130可经由修补线150而恢复大部分的功能。然而,由于液晶显示面板200的修补线150通常有数量的限制,所以能修复断裂的数据线130数就有所限制,当出现多条以上的断线瑕疵或是一条数据线130上有两处以上的断点时,液晶显示面板200就无法修复,使能修复的断线瑕疵的数目受到限制。此外,面板的尺寸越来越大,修补线150的长度也越来越长,导致当信号经过长距离的传递后容易出现信号延迟与信号衰减的现象,致使液晶显示面板200的显示画面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改善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的有源器件矩阵基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修复多条数据线断线或单条数据线发生两处以上的断路,且可避免信号延迟与信号衰减的有源器件矩阵基板的修补方法;同时由于本专利技术可以在有源器件矩阵基板的背部做修补,能减少修补时产生的其它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有源器件矩阵基板,包括一基板、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以及多个像素单元。扫描线与数据线皆配置于基板上,其中在任二相邻的扫描线之间,每一数据线具有一第一线段(first segment)、一第二线段以及一连接第一线段与第二线段的连接线段。像素单元配置于基板上,且分别与对应的扫描线及数据线电连接,其中在任二相邻的扫描线之间,每一数据线的第一线段与第二线段分别位于与其相邻的二像素单元的下方。依照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有源器件矩阵基板,其中每一像素单元例如包括一有源器件以及一像素电极。像素电极通过有源器件与对应的扫描线及数据线电连接。依照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有源器件矩阵基板,其中在任二相邻的扫描线之间,每一数据线的第一线段与第二线段分别位于与其相邻的二像素电极的下方。依照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有源器件矩阵基板,例如还包括多条配置于基板上的公共线,该公共线可与该扫描线同时在基板上形成,其中每一像素电极与对应的公共线构成一储存电容。依照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有源器件矩阵基板,其中像素电极例如为一矩形电极。依照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有源器件矩阵基板,其中像素电极具有二第一电极部份,分别位于一第一参考线两侧且彼此连接,且这些第一电极部份对称于第一参考线。依照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有源器件矩阵基板,其中这些第一电极部份的形状例如为平行四边形。依照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有源器件矩阵基板,其中每一第一电极部份具有二第二电极部份,分别位于一第二参考线两侧且彼此连接,且这些第二电极部份对称于第二参考线。依照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有源器件矩阵基板,其中这些第二电极部份的形状例如为平行四边形。依照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有源器件矩阵基板,还包括多组配置于基板上的修补线组,其中每一修补线组对应于其中一个连接线段,且每一修补线组例如包括一第一修补线以及一第二修补线。第一修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源器件矩阵基板,包括:一基板;多条扫描线,配置于该基板上;多条数据线,配置于该基板上,其中在任二相邻的扫描线之间,每一数据线具有一第一线段、一第二线段以及连接该第一线段与该第二线段的一连接线段;以及多个 像素单元,配置于该基板上,且分别与对应的该扫描线及该数据线电连接,其中在任二相邻的扫描线之间,每一数据线的该第一线段与该第二线段分别位于与其相邻的二像素单元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祥麟黄国有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