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食用菌仿生栽培法。现有技术中,人工栽培食用菌,无论是空调栽培还是常温栽培,均在栽培房内获取鲜品子实体,采收后的鲜品子实体直接运往销售市场或速冻或烤干或加工成盐渍品。这种栽培方式存在如下几点不足之处1、所得鲜品子实体因脱离“生活”状态,营养成份开始损失,新鲜度在不断下降;2、由于新鲜度下降,导致商品价值下降;3、鲜品子实体运输过程易受机械损伤;4、食用保鲜子实体或干品子实体,无现场直接采摘、回归大自然、返朴归真的情趣。另外,在现有技术中,也存在一种所谓的仿生栽培法,即将菌种粗放型地直接投放在野外,让其自然生长并采收子实体。这种栽培法存在的缺点是1、子实体生长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太大;2、成功率低;3、产量低,不具有实用性,无法推广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意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能创造野生状态现场,可当场采摘正在生长中的食用菌,实现现采、现加工、现食用,且子实体生长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小、成功率高、产量高的食用菌仿生栽培法。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食用菌仿生栽培法,包括子实体的采集、移植、子实体培育、野生场管理、子实体的再移植 ...
【技术保护点】
食用菌仿生栽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子实体的采集、移植、子实体培育、野生场管理、子实体的再移植和再培养等工艺步骤:a、子实体的采集是指生产或收购人工栽培所得到的各种食用菌子实体,连同各菌种在生长中的菌丝体一起采集;b、移植是指将步骤a 采集的食用菌子实体,连同各品种在生长中的菌丝体一起移植于筐、箱、广口瓶、缸等培养容器内;c、子实体培育是指将移植有食用菌子实体的培养容器移入与该食用菌子实体相适宜的温度、温床、光照和通气量的控温栽培室内进行培养;d、野生场管理是指在 餐饮场所附近,以树荫下的绿草地作为仿生栽培场地;e、在仿生栽培场地,挖成深10~20 ...
【技术特征摘要】
1.食用菌仿生栽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子实体的采集、移植、子实体培育、野生场管理、子实体的再移植和再培养等工艺步骤a、子实体的采集是指生产或收购人工栽培所得到的各种食用菌子实体,连同各菌种在生长中的菌丝体一起采集;b、移植是指将步骤a采集的食用菌子实体,连同各品种在生长中的菌丝体一起移植于筐、箱、广口瓶、缸等培养容器内;c、子实体培育是指将移植有食用菌子实体的培养容器移入与该食用菌子实体相适宜的温度、温床、光照和通气量的控温栽培室内进行培养;d、野生场管理是指在餐饮场所附近,以树荫下的绿草地作为仿生栽培场地;e、在仿生栽培场地,挖成深10~20厘米,长、宽不等的地坑;f、子实体的再移植是指把步骤c移植培养...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