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及其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708665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器(LCD),包括:液晶面板,具有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注入其间的液晶层;偏光膜,形成于液晶面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以及导电介质,形成于液晶面板上的偏光膜的至少一部分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防止偏光膜变形的液晶显示器(LCD)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LCD”)是一种使用广泛的平板显示器,其可以包括,例如,两个具有多个电极的基板,其间注入有液晶层。此外,通过向像素电极和参考电极施加不同电压而形成电场,以改变液晶层中液晶分子的排列,进而调节通过其传输的光量,使得LCD可以显示图像。而且,LCD具有各种不同的类型。例如,用于LCD的图案垂直调整(PVA)模式在设计LCD时使用可以取代平面转换(IPS)技术的垂直配向(VA)技术,其中,在图像垂直调整(PVA)模式中,在像素电极和参考电极中分别形成切割图案(cutting pattern)。在IPS模式中,由于上基板上所形成的参考电极是平板形状的,可以避免,施加于液晶面板上的外压所产生的静电。另一方面,在PVA模式中,由于上基板上所形成的参考电极具有切割图案,当外压作用于液晶面板时,电荷会聚积在切割图案部分,从而可能导致电荷运动减少,这进而会导致静电的产生。因此,为了防止由于外压作用于液晶面板而产生的静电,设计出了一种新型PVA模式偏光膜结构,其中,在偏光膜上增加了导电膜。在上述偏光膜结构中,上、下支撑膜连接至聚合物偏光膜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保护膜粘附至上支撑膜,而粘附膜和下保护膜粘附至下支撑膜,而且,为了避免由于静电引起的LCD显示故障,在上支撑膜上还可以设置抗静电层。但是,对于上述传统偏光膜结构,还是存在与电荷聚积有关的某些困难。也就是说,在上述传统偏光膜结构中,为了防止偏光膜表面由于施加其上的外压(例如震动)而造成裂开,从而偏光膜连接至液晶面板中心部分,并形成为与不锈钢制成的顶部机架之间具有预定距离。因此,当偏光膜上感应有外部电荷时,偏光膜与液晶面板相接触,由于液晶面板是绝缘体,所以电荷不会逸出。最终,电荷会聚积在偏光膜上,导致液晶面板上、下基板之间产生压差,进而降低LCD的显示质量。此外,上述传统偏光膜是聚合物偏光膜,由于潮湿其容易变形。因此,当偏光膜连接至液晶面板时,湿气可能会侵入偏光膜侧面,引起偏光膜收缩,从而损坏LCD的液晶面板。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防止偏光膜变形的液晶显示器(LCD)以及一种形成这样的液晶显示器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例示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防止偏光膜变形的液晶显示器(LCD)。本专利技术的例示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配能够防止偏光膜变形的LCD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例示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LCD)。该LCD包括液晶面板,具有第一基板和通过在第一基板上注入液晶层而形成的第二基板;偏光膜,形成于液晶面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以及导电介质,形成于液晶面板上的偏光膜的至少一部分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例示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液晶显示器(LCD)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准备具有第一基板和通过在第一基板上注入液晶层而形成的第二基板的液晶面板;将偏光膜连接至液晶面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以及使用导电介质在液晶面板上的偏光膜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导电介质。附图说明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可以更详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例示性实施例,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例示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LCD)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LCD的横截面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例示性实施例的LCD的横截面视图;图4示出了通过形成图3所示的LCD的导电介质而产生的电荷移动路径;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例示性实施例的装配LCD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图6至图11示出了图5所示的装配LCD的方法中的各装配操作。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可以以不同形式而实现,而不应该仅限于这里所列出的例示性实施例。在整个说明书中,类似参考标号表示类似元件。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例示性实施例进行描述。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例示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LCD)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参照图1,根据本专利技术例示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LCD)100包括液晶显示器组件(module)200,其响应所提供的图像信号而显示画面;前壳体310,其容纳液晶显示器组件200;以及后壳体320。液晶显示器组件200包括具有显示画面的液晶面板212的显示器单元210。显示器单元210包括液晶面板212、数据印刷电路板(PCB)214、栅极PCB 219、数据带传输封装件(tape carrier package,TCP)216、以及栅极侧TCP 218。液晶面板212显示图像,其包括薄膜晶体管基板212a、滤色基板212b和液晶分子。例如,薄膜晶体管基板212a可以是以矩阵排列方式在其上形成薄膜晶体管的透明玻璃基板。数据线连接至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端子,而栅极线连接至其栅极端子。此外,例如由氧化铟锡(ITO)的透明导电材料所制成的像素电极形成在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端子上。电子信号通过数据线和栅极线供应到每个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端子和栅极端子。薄膜晶体管响应电子信号而接通或切断。然后,用于形成像素的电子信号输出至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端子上。滤色基板212b设置成朝向薄膜晶体管基板212a。滤色基板212b通过薄膜形成工艺而形成,其中,当光通过滤色基板时,产生红(R)、绿(G)、和蓝(B)色像素。滤色基板212b还设置有由例如ITO制成的共用电极。当向上述薄膜晶体管基板212a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端子和源极端子供电,并接通薄膜晶体管时,在滤色基板212b的像素电极与共用电极之间形成电场。利用电场来改变注入到薄膜晶体管基板212a与滤色基板212b之间的液晶分子的排列角度。通过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角度,可以控制LCD 100的光透射率,进而可以产生需要的图像。偏光膜215分别设置在液晶面板212的上、下表面上。偏光膜215,只传输LCD 100的背光单元220所发射的在与偏光轴线相同方向上振动的光,而吸收或反射在其余方向上振动的光,以形成在预定方向上振动的光。这里,偏光膜215可以由例如从聚乙烯醇、聚碳酸酯、聚苯乙烯(polystyene)和聚间丙烯酸甲脂(polymetacrylate)中所选择的材料制成。例如,偏光膜215可以如下方法获得,即,将聚乙烯醇薄膜拉长,再将聚乙烯醇薄膜浸入到碘(I2)和二向色染料溶液中,并将I2分子和染料分子在拉长方向上排列成相互平行。这时,由于I2分子和染料是二向色分子,可以吸收在拉伸方向上振动的光,而传输在垂直方向上振动的光。导电介质260包围偏光膜215的边缘和侧面,并与顶部机架240的一部分相接触。导电介质260保护偏光膜215不受外部湿气的侵入,并防止偏光膜215收缩。此外,导电介质260还起到接地的作用,这样,聚积在偏光膜215上的电荷可以通过顶部机架240释放到液晶面板212的外部,从而可以避免静电引起的对液晶面板212的损坏。为了控制液晶面板212的液晶分子的排列角度,需要向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线和数据线上供应驱动信号和时标信号。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用于确定供应数据驱动信号时间的柔性电路板(FCB),数据TCP 216连接至液晶面板212的源极。此外,作为一种用于确定供应栅极驱动信号时间的FCB,栅极TCP 218连接至液晶面板212的栅极。响应从液晶面板212外部所供应的图像信号而均向栅极线和数据线中的每一个供应驱动信号的数据PCB 214和栅极PCB 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器(LCD),包括:液晶面板,具有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偏光膜,形成于所述液晶面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以及导电介质,形成于所述液晶面板上的所述偏光膜的至少一部分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良圭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