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8140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和一种制造该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通过使用反射电极(330),所显示的图像根据观察角度或观察点为可见的或不可见的,该反射电极具有根据观察角度改变反射系数的反射结构,使得图像可以通过至少两个不同的视角在LCD中显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和制造该装置的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通过使用至少两种视角分别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制造该装置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近来,电气和电子工业领域中的技术得到了发展,并且可迅速处理大量数据的装置技术也得以快速发展。信息处理装置以极快的运算速度处理观察者输入的数据并产生结果数据。然而,虽然这样的信息处理装置非常有效,但是仅有信息处理装置,观察者无法阅读和理解由信息处理装置产生的结果数据,因为所计算和处理的结果数据在信息处理装置中以电信号的形式处理和存储。为此,作为界面装置,观察者可以通过它阅读和理解从信息处理装置产生的结果数据的显示装置是必须的。阴极射线管(CRT)型显示装置和液晶显示(LCD)装置是前述显示装置的代表。CRT型显示装置向分布有荧光材料和彩色像素的屏幕上扫描电子,并显示预定的图像。CRT型显示装置中,扫描的电子自电子枪中释放出,并受到电磁控制。LCD(液晶显示装置)使透射率利用液晶改变的光经过滤色片并显示预定图像。LCD可显示与CRT型显示装置质量相同的图像,但是LCD因其通过几微米(μm)厚的液晶层显示图像而具有很小的尺寸和很轻的重量。由于LCD不能自身发光,所以LCD需要其它的光源。为此,LCD被划分为反射型LCD、透射型LCD和透射反射型LCD。反射型LCD利用外部光显示图像,该外部光例如为阳光、室内照明光、室外照明光等等。透射型LCD利用消耗内部电能产生的光显示图像。此时,反射型LCD的优点为,能量消耗因反射型LCD不需要消耗电能来照明而非常小,但是其缺点为,在没有光或光弱的地方其不能显示图像,因为信息只能在有光的地方显示。透射型LCD的优点是,无论外部光存在与否,其在任何地方都能提供良好质量的显示,但是其缺点是,电能消耗比反射型LCD的高,因为其采用了通过消耗电能产生的光。反射透射型LCD兼具反射型LCD和透射型LCD的优点。即,反射透射型LCD在暗处利用消耗电能产生的光显示图像,在照明良好的地方利用外部光显示图像。因此,反射透射型LCD可以将显示所需的电能消耗减至最小。但是,反射型和反射透射型LCD的特别的缺点在于,由于它们在制造时其视角是固定的,因此它们不能满足来自观察者的不同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鉴于现有技术的这些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LCD,它能选择性地控制光反射系数,以仅在预定的视角进行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LCD的方法,其能选择性地控制光反射系数,以仅在预定视角进行显示。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衬底,包括(i)多个薄膜晶体管,布置成矩阵形状;(ii)有机绝缘层,将所述薄膜晶体管彼此绝缘,所述有机绝缘层具有暴露每个所述薄膜晶体管的输出端的接触孔和具有至少一个选择性地控制光反射的不规则反射表面的凸起,其中所述凸起的在第一方向的曲线的第一切线的斜率与所述凸起的在第二方向的曲线的第二切线的斜率不同;以及(iii)第一电极,形成在所述有机绝缘层上,所述第一电极具有与所述输出端相连以接收电能的部分,且所述第一电极具有覆盖所述凸起且具有对应显示区穿过所述第一电极形成的开口以根据观察角度具有不同反射系数的其余部分且形成矩阵形状,该第一电极的该其余部分具有与所述凸起相同形状的外形;第二衬底,包括i)与所述第一电极相对地设置的滤色片,以及ii)覆盖所述滤色片的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第二衬底之间的液晶。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提供一种制造LCD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通过以下步骤形成第一衬底,该步骤为(i)形成布置成矩阵形式的多个薄膜晶体管;(ii)形成将所述薄膜晶体管彼此绝缘的有机绝缘层,所述有机绝缘层具有暴露每个所述薄膜晶体管的输出端的接触孔和具有至少一个选择性地控制光反射的不规则反射表面的凸起,其中所述凸起的在第一方向的曲线的第一切线的斜率与所述凸起的在第二方向的曲线的第二切线的斜率不同;以及(iii)形成形成在所述有机绝缘层上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具有与所述输出端相连以接收第一电能的部分,且所述第一电极具有覆盖所述凸起且具有与所述凸起相同形状的外形以根据观察角度具有不同反射系数的其余部分且形成矩阵形式;形成第二衬底,该第二衬底包括i)与所述第一电极相对地设置的滤色片,以及ii)覆盖所述滤色片的第二电极;以及,在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第二衬底之间插入液晶。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衬底,包括(i)多个薄膜晶体管,布置成矩阵形式;(ii)有机绝缘层,将所述薄膜晶体管彼此绝缘,所述有机绝缘层具有暴露每个所述薄膜晶体管的输出端的接触孔、和具有至少一个选择性地控制光反射的不规则反射表面的凸起;以及(iii)第一电极,具有透明电极和从所述透明电极供以电能的反射电极,所述透明电极具有其与所述输出端相连从而接收电能的部分、以及其覆盖所述凸起的其余部分,所述反射电极具有其被开放以透过第一光的第一部分、以及其覆盖形成在所述凸起上的所述透明电极且具有与所述凸起相同形状的外形的第二部分,反射电极的该第二部分根据观察角度改变第二光的反射系数,该第二光沿着与所述第一光不同的方向经过;第二衬底,包括i)与所述第一电极相对地设置的滤色片,以及ii)覆盖所述滤色片的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第二衬底之间的液晶。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造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通过以下步骤形成第一衬底,该步骤为(i)形成布置成矩阵形式的多个薄膜晶体管;(ii)形成将所述薄膜晶体管彼此绝缘的有机绝缘层,所述有机绝缘层具有暴露每个所述薄膜晶体管的输出端的接触孔、和具有至少一个选择性地控制光反射的不规则反射表面的凸起;以及(iii)形成具有透明电极和由所述透明电极供以电能的反射电极的第一电极,所述透明电极具有其与所述输出端相连从而接收电能的部分、以及其覆盖所述凸起的其余部分,所述反射电极具有其被开放以透过第一光的第一部分、以及其覆盖形成在所述凸起上的所述透明电极且具有与所述凸起相同形状的外形的第二部分,反射电极的该第二部分根据观察角度改变第二光的反射系数,该第二光沿着与所述第一光不同的方向经过;形成第二衬底,该第二衬底包括i)与所述第一电极相对地设置的滤色片,以及ii)覆盖所述滤色片的第二电极;以及在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第二衬底之间插入液晶。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衬底,包括(i)多个薄膜晶体管,布置成矩阵形状;(ii)有机绝缘层,将所述薄膜晶体管彼此绝缘,所述有机绝缘层具有暴露每个所述薄膜晶体管的输出端的接触孔、和具有至少一个选择性地控制光反射的不规则反射表面的凸起;以及(iii)第一电极,形成在所述有机绝缘层上,所述第一电极具有与所述输出端相连以接收电能的部分,且所述第一电极具有覆盖所述凸起且具有与所述凸起相同形状的外形以根据观察角度具有不同反射系数的其余部分且形成矩阵形状,其中开口形成在每个所述凸起上的所述第一电极的一部分处以根据观察角度具有不同反射系数;第二衬底,包括i)与所述第一电极相对地设置的滤色片,以及ii)覆盖所述滤色片的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第二衬底之间的液晶。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造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通过以下步骤形成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衬底,包括(i)多个薄膜晶体管,布置成矩阵形式; (ii)有机绝缘层,将所述薄膜晶体管彼此绝缘,所述有机绝缘层具有:暴露每个所述薄膜晶体管的输出端的接触孔、和具有至少一个选择性地控制光反射 的不规则反射表面的凸起;以及(iii)第一电极,具有透明电极和从所述透明电极供以电能的反射电极,所述透明电极具有其与所述输出端相连从而接收电能的部分、以及其覆盖所述凸起的其余部分,所述反射电极具有其被开放以透过第一光的第一部分、以及 其覆盖形成在所述凸起上的所述透明电极且具有与所述凸起相同形状的外形的第二部分,反射电极的该第二部分根据观察角度改变第二光的反射系数,该第二光沿着与所述第一光不同的方向经过;第二衬底,包括i)与所述第一电极相对地设置的滤色片,以及ii )覆盖所述滤色片的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第二衬底之间的液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容豪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