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7489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一框架和一导光板。该框架包括至少一卡槽,该导光板设置在该框架内,其包括一出光面、一与该出光面相对的底面、与该出光面和该底面相交的多个侧面,该至少一侧面设置至少一与该卡槽对应设置的突块,该突块包括与侧面相连的根部,其中,该突块的根部厚度最大,且该突块的部分厚度小于根部厚度。上述背光模组厚度较小,导光板在变薄时仍较易成型,且成型后该突块仍有一定强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采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采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液晶显示器面板中的液晶本身不具发光特性,因此为达到显示效果,需要给液晶显示器面板提供一面光源装置以实现显示功能,如背光模组,其功能在于向液晶显示器面板提供亮度充分且分布均匀的面光源。通常背光模组主要包括光源、导光板和框架。光源相对导光板的入光面设置,导光板引导自光源发出光束的传输方向,将线光源或点光源发出的光束转换成较为均匀的平面光出射以照亮液晶显示器中的液晶显示面板,框架用以固定该背光模组的组件。目前的背光模组,其框架与导光板是利用导光板上的突块与框架上的卡槽相互卡合予以固定,由于突块厚度与导光板厚度一致,而框架上卡槽所在边框的厚度大于卡槽厚度,则导致框架厚度增加,从而增加了该背光模组的厚度。为解决上述问题,一种现有技术的背光模组10如图1所示。该背光模组10包括一导光板11、一框架12、多个发光元件13和一电路板14。该导光板11包括一出光面111、一与该出光面111相交的入光面112、一与该出光面111相对的底面113、与该入光面112相邻的两个相对侧面115和至少一突块114。该突块114设置在该两个相对侧面115上,该突块114的厚度小于该侧面115的厚度。该框架12包括一凹陷部121和至少一卡槽123,该凹陷部121具有多个缺口122,该卡槽123对应该突块114设置。该电路板14设置在该凹陷部121内,该多个发光元件13设置在该电路板14上。该背光模组10可以依下述顺序进行组装。首先,将该导光板11设置在该框架12上,使该导光板11的突块114与该框架12的卡槽123相互卡合后予以固定;再将该电路板14设置在该凹陷部121内,且使该多个发光元件13分别位于该多个缺口122内。该框架12通常是胶框,该发光元件13通常是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该框架12与导光板11的组合是利用导光板11上的突块114与框架12上的卡槽123相互卡合予以固定,由于该突块114的厚度小于该侧面115厚度,该卡槽123所在边框的厚度则可以与该导光板11的厚度相同,从而减小该背光模组10的厚度。该导光板11因为已经固定,所以结构上也较为牢固,导光板11不易受到外力撞击时与框架12分离。但是当导光板11越做越薄时,导光板11上的突块114在射出成型时会有成型困难,甚至难以成型,而且会有强度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背光模组厚度较厚,且可能导致不易成型以及成型后强度不足的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减小背光模组厚度,且较易成型,有足够强度的背光模组。还提供一种采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一框架和一导光板。该框架包括至少一卡槽,该导光板设置在该框架内,其包括一出光面、一与该出光面相对的底面、与该出光面和该底面相交的多个侧面,该至少一侧面设置至少一与该卡槽对应设置的突块,该突块包括与侧面相连的根部,其中,该突块的根部厚度最大,且该突块的部分厚度小于根部厚度。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一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一框架和一导光板。该框架包括至少一卡槽,该导光板设置在该框架内,其包括一出光面、一与该出光面相对的底面、与该出光面和该底面相交的多个侧面,该至少一侧面设置至少一与该卡槽对应设置的突块,该突块包括与侧面相连的根部,其中,该突块的根部厚度最大,且该突块的部分厚度小于根部厚度。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框架与该导光板相互卡合予以固定时,由于该突块的部分厚度小于根部厚度,并在框架相应位置对应设置卡槽,则该卡槽所在边框厚度可以与该导光板厚度相同,从而减小框架厚度,减小该背光模组厚度。且此种结构当导光板变薄时,仍很容易成型,且成型后的突块仍有一定的强度,不会因导光板变薄而变弱。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背光模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第一实施方式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背光模组的导光板II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的框架、发光元件、电路板和导光板的立体组装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第二实施方式的导光板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导光板V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第三实施方式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导光板VI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第四实施方式示意图。图10是图9所示导光板X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第五实施方式示意图。图12是图11所示导光板XI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第六实施方式示意图。图14是图13所示导光板XIV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第七实施方式示意图。图16是图15所示导光板XV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第八实施方式示意图。图18是图17所示导光板XVII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液晶显示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2和图3,图2是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第一实施方式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背光模组的导光板II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该背光模组200包括一上增光片20、一下增光片30、一扩散片40、一导光板50、一电路板60、多个发光元件70、一框架80和一反射片90。该导光板50包括一出光面501、一与该出光面501相对的底面503、两个相对侧面504和六个突块502。该突块502包括一与该侧面504相连的根部5020,该根部5020厚度最大,其与该侧面504厚度相同,该突块502的部分厚度小于该根部5020的厚度,该突块502的横截面形状是直角三角形,该横截面是沿垂直于该根部5020和出光面501做出的横截面(未显示)。该突块502还包括一与该根部5020垂直相交的直角面5023,一与该根部5020和直角面5023相交的倾斜面5022。该六个突块502对称设置在该两个相对侧面504上,每个侧面504上设置三个突块502,其两端四个突块502的直角面5023与该出光面501平齐,中间两个突块502的直角面5023与该底面503平齐。该电路板60具有两个第一定位孔600,该多个发光元件70设置在该电路板60上。该框架80包括至少一卡槽802和一凹陷部801,该卡槽802对应于该突块502设置,使得该突块502与该卡槽802相互卡合固定。该凹陷部801具有多个缺口8010和两个第二定位孔8011。一并参照图4,是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的框架、发光元件、电路板和导光板的立体组装图。该电路板60、多个发光元件70、导光板50和框架80组装时,该突块502卡入该框架卡槽802内,该电路板60平贴该凹陷部801设置,并使该第一定位孔600与该第二定位孔8011对齐,设置在该电路板60上的多个发光元件70分别位于该凹陷部801的多个缺口8010内。再参照图2,该背光模组200在组装时还须在图4的组装结构上进一步将反射片90设置在导光板的底面503上,该背光模组200的扩散片40、下增光片30和上增光片20依次设置在该导光板50的出光面501上。上述的电路板60通常是软性电路板,该电路板60用于将电能输入该多个发光元件70。该多个发光元件70通常是发光二极管。该框架80通常是胶框。上述背光模组200的框架80与导光板50相互卡合予以固定时,由于该突块502的部分厚度小于根部5020厚度,并在框架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一框架和一导光板,该框架包括至少一卡槽,该导光板设置在该框架内,其包括一出光面、一与该出光面相对的底面、与该出光面和该底面相交的多个侧面,该至少一侧面设置至少一与该卡槽对应设置的突块,该突块包括与侧面相连的根部,其特征在于:该突块的根部厚度最大,且该突块的部分厚度小于根部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芳谢庆东
申请(专利权)人: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