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器及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5679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蒸发器及冷却系统,蒸发器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第一套管包括第一管路和套设在第一管路之外的第三管路,第一管路用于供第一流体通过,第三管路和第一管路之间的管间隙用于供冷媒通过,通过使第一流体与冷媒进行换热,以使第一流体形成第一冷却流体;第二套管包括第二管路和套设在第二管路之外的第四管路,第二管路与第一管路连接,以使第一冷却流体的部分流体流入第二管路,第四管路和第二管路之间的管间隙用于供换热介质通过,通过使第二管路中的流体与换热介质进行换热,以使第二管路中的流体形成第二冷却流体;本蒸发器的结构简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双温冷却机的结构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蒸发器及冷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蒸发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蒸发器及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需要使用两种温度的冷却水来分别对光纤激光机床的激光主体和激光头进行冷却,激光主体的最佳工作温度在20~22℃,激光头的最佳工作温度在28~30℃。常规的单冷型冷却机单台无法满足光纤激光机床的冷却需求。目前,对于光纤激光机床的激光主体和激光头的冷却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双泵双水箱的冷却机,但这种冷却机的体积大、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另一种是采用单泵多换热器,但此系统需要使用多个板式换热器,造成系统结构复杂、装配困难、换热器易堵塞,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发器及冷却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双温冷却机的结构复杂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蒸发器,其包括:第一套管,第一套管包括第一管路和套设在第一管路之外的第三管路,第一管路用于供第一流体通过,第三管路和第一管路之间的管间隙用于供冷媒通过,通过使第一流体与冷媒进行换热,以使第一流体形成第一冷却流体;第二套管,第二套管包括第二管路和套设在第二管路之外的第四管路,第二管路与第一管路连接,以使第一冷却流体的部分流体流入第二管路,第四管路和第二管路之间的管间隙用于供换热介质通过,通过使第二管路中的流体与换热介质进行换热,以使第二管路中的流体形成第二冷却流体。进一步地,蒸发器还包括:第一支路,第一支路具有第一冷却口,第一支路与第一管路连接,以使第一管路中的第一冷却流体的部分流体进入第一支路内,并经过第一冷却口流出;和/或,第二支路,第二支路设置在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之间,以使第二管路通过第二支路与第一管路连接,进而使第一管路中的第一冷却流体的部分流体经过第二支路进入第二管路内。进一步地,蒸发器还包括第三支路,第三支路具有第二冷却口,第三支路与第二管路连接,以使第二管路内的第二冷却流体进入第三支路内,并经过第二冷却口流出。进一步地,蒸发器还包括换热部件,换热部件缠设在第三支路的靠近第二管路的部分管段上,以对第三支路内的第二冷却流体进行加热或冷却,以控制第二冷却流体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进一步地,换热部件为电加热器,电加热器呈螺旋状缠设在第三支路上。进一步地,第一冷却流体和第二冷却流体分别用于对第一待冷却部件和第二待冷却部件进行冷却处理,对第一待冷却部件进行冷却处理后的第一冷却流体形成第一回液,对第二待冷却部件进行冷却处理后的第二冷却流体形成第二回液,蒸发器还包括回液管,第一回液的至少部分液体和/或第二回液的至少部分液体均进入回液管内,以形成回流体;回液管与第四管路连接,以使回液管内的回流体进入第四管路内形成换热介质。进一步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均绕预定轴线呈螺旋状设置,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沿预定方向间隔设置;其中,第一套管围成第一套设空间,第二套管围成第二套设空间,第一套设空间和第二套设空间均用于供压缩机的至少部分穿设。进一步地,蒸发器还包括固定板,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均与固定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蒸发器还包括:流体箱;流体泵,流体泵设置在连接流体箱和第一管路之间的管路上,以通过流体泵将流体箱内的流体泵入第一管路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其包括冷媒机构和上述的蒸发器,冷媒机构与蒸发器的第三管路和第一管路之间的管间隙连接,以向第三管路和第一管路之间的管间隙内通入冷媒。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蒸发器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第一套管包括第一管路和套设在第一管路之外的第三管路,第一管路用于供第一流体通过,第三管路和第一管路之间的管间隙用于供冷媒通过,第三管路和第一管路之间的管间隙内的冷媒能够与第一管路内的第一流体进行换热,以对第一流体进行冷却,进而使第一流体形成第一冷却流体;第二套管包括第二管路和套设在第二管路之外的第四管路,第二管路与第一管路连接,以使第一冷却流体的部分流体流入第二管路,第四管路和第二管路之间的管间隙用于供换热介质通过,第四管路和第二管路之间的管间隙内的换热介质能够与第二管路中的流体进行换热,以对第二管路中的流体进行加热或者再次冷却,进而使第二管路中的流体形成第二冷却流体。可见,本蒸发器能够形成两种温度的冷却流体,即通过蒸发器所形成的第一冷却流体和第二冷却流体来分别对第一待冷却部件和第二待冷却部件进行冷却,且相比较现有技术中的双泵双水箱冷却机和单泵多换热器冷却机处理,本蒸发器的结构简单、加工成本较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双温冷却机的结构复杂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蒸发器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蒸发器的第一视角的侧视图;图3示出了图1中的蒸发器的第二视角的侧视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冷却系统的原理示意图;图5示出了据本专利技术的冷却系统的蒸发器和压缩机的结构布置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0、蒸发器;10、第一套管;11、第一进口;12、第一出口;13、第三进口;14、第三出口;15、第一套设空间;20、第二套管;21、第二进口;22、第二出口;23、第四进口;24、第四出口;25、第二套设空间;30、固定板;41、第一支路;42、第二支路;43、第三支路;44、回液管;45、第四支路;51、电加热器;52、温度检测部件;61、流体箱;62、流体泵;63、进液管;71、第一冷却口;72、第二冷却口;210、冷媒机构;220、压缩机;230、冷凝器;240、节流装置;250、底座。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蒸发器100,请参考图1至图5,蒸发器100包括第一套管10和第二套管20,第一套管10包括第一管路和套设在第一管路之外的第三管路,第一管路用于供第一流体通过,第三管路和第一管路之间的管间隙用于供冷媒通过,通过使第一流体与冷媒进行换热,以使第一流体形成第一冷却流体;第二套管20包括第二管路和套设在第二管路之外的第四管路,第二管路与第一管路连接,以使第一冷却流体的部分流体流入第二管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套管(10),所述第一套管(10)包括第一管路和套设在所述第一管路之外的第三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用于供第一流体通过,所述第三管路和所述第一管路之间的管间隙用于供冷媒通过,通过使所述第一流体与所述冷媒进行换热,以使所述第一流体形成第一冷却流体;/n第二套管(20),所述第二套管(20)包括第二管路和套设在所述第二管路之外的第四管路,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冷却流体的部分流体流入所述第二管路,所述第四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之间的管间隙用于供换热介质通过,通过使所述第二管路中的流体与所述换热介质进行换热,以使所述第二管路中的流体形成第二冷却流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套管(10),所述第一套管(10)包括第一管路和套设在所述第一管路之外的第三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用于供第一流体通过,所述第三管路和所述第一管路之间的管间隙用于供冷媒通过,通过使所述第一流体与所述冷媒进行换热,以使所述第一流体形成第一冷却流体;
第二套管(20),所述第二套管(20)包括第二管路和套设在所述第二管路之外的第四管路,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冷却流体的部分流体流入所述第二管路,所述第四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之间的管间隙用于供换热介质通过,通过使所述第二管路中的流体与所述换热介质进行换热,以使所述第二管路中的流体形成第二冷却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还包括:
第一支路(41),所述第一支路(41)具有第一冷却口(71),所述第一支路(41)与所述第一管路连接,以使所述第一管路中的所述第一冷却流体的部分流体进入所述第一支路(41)内,并经过所述第一冷却口(71)流出;和/或
第二支路(42),所述第二支路(42)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之间,以使所述第二管路通过所述第二支路(42)与所述第一管路连接,进而使所述第一管路中的所述第一冷却流体的部分流体经过所述第二支路(42)进入所述第二管路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还包括:
第三支路(43),所述第三支路(43)具有第二冷却口(72),所述第三支路(43)与所述第二管路连接,以使所述第二管路内的所述第二冷却流体进入所述第三支路(43)内,并经过所述第二冷却口(72)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还包括:
换热部件,所述换热部件缠设在所述第三支路(43)的靠近所述第二管路的部分管段上,以对所述第三支路(43)内的第二冷却流体进行加热或冷却,以控制所述第二冷却流体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发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志华于宗伟刘帅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