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均匀喷发制冷剂的蒸发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2652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旋转均匀喷发制冷剂的蒸发器结构,包括可旋转的蒸发器制冷筒和制冷中轴,固定在中轴上的冷媒出口导向结构分布有若干制冷剂喷发小口,电机带动蒸发器制冷筒旋转时,制冷剂从冷媒出口导向结构上分布的众多喷发小口近距离地直接喷满所述蒸发器制冷筒内壁,从而达到了较少冷媒量即可布满蒸发器制冷筒壁的效果,解决了现有蒸发器结构冷媒利用率低和制冷不均匀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旋转均匀喷发制冷剂的蒸发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特别是指一种可旋转均匀喷发制冷剂的雪冰机蒸发器结构。
技术介绍
雪冰机制作的雪花冰广泛用于餐饮业的时尚冷饮美食制作、火锅店料理店的生鲜食材保鲜以及医院、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等各种场所。雪冰机使用机器上部的蒸发器来制作雪花冰,现有雪冰机的蒸发器结构存在制冷不均匀导致蒸发器制冷筒表面的结冰薄厚不均而影响雪花冰的质量,以及制冷剂利用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旋转均匀喷发制冷剂的蒸发器结构,所述蒸发器的冷媒出口导向结构,使制冷剂能够从均匀分布的若干制冷剂喷发小口近距离直接喷满所述蒸发器制冷筒内壁,以增加冷媒利用率,提升大面积制冰的均匀性和提高雪花冰质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旋转均匀喷发制冷剂的蒸发器结构,包括圆柱状蒸发器制冷筒,所述圆柱状蒸发器制冷筒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设有插入所述制冷筒内腔的制冷中轴;所述制冷中轴内设有制冷剂通道,所述制冷剂通道为具有外管和内管的双层套管结构;所述内管为制冷剂进料通道,所述制冷剂进料通道的制冷剂入口设置于所述制冷中轴位于所述制冷筒壳体外的一端,所述制冷剂进料通道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制冷筒内腔与冷媒出口导向结构连接;所述冷媒出口导向结构为一段均匀分布若干制冷剂喷发小口的特定形状的制冷剂进料通道;所述双层套管结构制冷剂通道的外管为制冷剂回收的回料通道,所述制冷剂回收的回料通道伸入所述制冷筒内腔的末端开口为回料入口,制冷剂回料出口设置于所述制冷剂回料通道位于所述制冷筒体外的一端。使用时,制冷剂从位于所述蒸发器制冷筒壳体外侧的制冷剂入口流入所述制冷中轴内管,沿着所述制冷剂进料通道进入所述冷媒出口导向结构,从所述冷媒出口导向结构上均匀分布的若干制冷剂喷发小口喷出,近距离地直接喷满所述蒸发器制冷筒内壁;制冷剂在所述制冷筒内腔暂存后,通过位于所述制冷筒内腔制冷中轴外管的回料入口进入所述制冷剂回料通道,最后从位于所述蒸发器制冷筒壳体外侧的制冷剂回料通道的回料出口排出。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器的旋转结构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一种方式是固定制冷中轴,电机带动蒸发器制冷筒旋转;另一种方式是固定蒸发器制冷筒,电机带动制冷中轴旋转。进一步的,所述冷媒出口导向结构中制冷剂通道的形状和数量以及导向结构制冷剂通道上喷发小口的位置和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制冷中轴可以半插入蒸发器制冷筒中,或者完全插入至蒸发器制冷筒中。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可旋转均匀喷发制冷剂的蒸发器结构的优点在于:蒸发器具有的冷媒出口导向结构,使制冷剂能够从所述冷媒出口导向结构上均匀分布的若干制冷剂喷发小口近距离直接喷满所述蒸发器制冷筒内壁,以增加冷媒利用率,提升大面积制冰的均匀性和提高雪花冰质量。所述冷媒出口导向结构中制冷剂通道的形状和数量以及导向结构制冷剂通道上喷发小口的位置和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蒸发器的旋转结构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通过固定制冷中轴,电机带动蒸发器制冷筒旋转;或固定蒸发器制冷筒,电机带动制冷中轴旋转;所述制冷中轴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半插入蒸发器制冷筒中,或者全插入至蒸发器制冷筒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可旋转均匀喷发制冷剂的蒸发器结构示意图,其中制冷中轴完全插入蒸发器制冷筒中。图2是本专利技术可旋转均匀喷发制冷剂的蒸发器结构示意图,其中制冷中轴半插入蒸发器制冷筒中。图中,1、制冷中轴;2、蒸发器制冷筒;3、冷媒出口导向结构;4、制冷剂进料通道;5、制冷剂入口;6、冷媒出口导向结构上的制冷剂喷发小口;7、制冷剂回料通道;8、制冷剂回料入口;9、制冷剂回料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旋转均匀喷发制冷剂的蒸发器结构,包括圆柱状蒸发器制冷筒2,所述圆柱状蒸发器制冷筒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设有插入所述制冷筒内腔的制冷中轴1;所述制冷中轴内设有制冷剂通道,所述制冷剂通道为具有外管和内管的双层套管结构;所述内管为制冷剂进料通道4,所述进料通道的进料口5设置于所述制冷中轴1位于所述制冷筒2壳体外的一端,所述进料通道4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制冷筒2内腔与冷媒出口导向结构3连接;所述冷媒出口导向结构3为一段均匀分布若干制冷剂喷发小口6的“Z”状进料通道;所述双层套管结构制冷剂通道的外管为制冷剂回料通道7,所述回料通道伸入所述制冷筒2内腔的末端开口为回料入口8,回料出口9设置于所述回料通道位于所述制冷筒2壳体外的另一端。使用时,制冷剂从位于所述蒸发器制冷筒2壳体外侧的制冷剂入口5流入所述制冷中轴1内管,沿着所述制冷剂进料通道4进入所述冷媒出口导向结构3,从所述冷媒出口导向结构3上均匀分布的一排制冷剂喷发小口6喷出,近距离地直接喷满所述蒸发器制冷筒内壁;制冷剂在所述制冷筒2内腔暂存后,通过位于所述制冷筒2内腔制冷中轴1外管的回料入口8进入所述制冷剂回料通道7,最后从位于所述蒸发器制冷筒2壳体外侧的制冷剂回料通道7的回料出口9排出。另外,所述冷媒出口导向结构3中制冷剂通道的形状和数量以及导向结构制冷剂通道上喷发小口6的位置和数量不限于实施方法中的举例。所述蒸发器的旋转结构3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一种方式是固定制冷中轴1,电机带动蒸发器制冷筒2旋转;另一种方式是固定蒸发器制冷筒2,电机带动制冷中轴1旋转。所述制冷中轴1可以半插入蒸发器制冷筒2中,或者完全插入至蒸发器制冷筒2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旋转均匀喷发制冷剂的蒸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状蒸发器制冷筒,所述圆柱状蒸发器制冷筒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设有插入所述制冷筒内腔的制冷中轴;所述制冷中轴内设有制冷剂通道,所述制冷剂通道为具有外管和内管的双层套管结构;所述内管为制冷剂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的制冷剂入口设置于所述制冷中轴位于所述制冷筒壳体外的一端,所述进料通道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制冷筒内腔与冷媒出口导向结构连接;所述冷媒出口导向结构为一段均匀分布若干制冷剂喷发小口的特定形状的进料通道;所述双层套管结构制冷剂通道的外管为制冷剂回料通道,所述回料通道伸入所述制冷筒内腔的末端开口为回料入口,回料出口设置于所述回料通道位于所述制冷筒壳体外的另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旋转均匀喷发制冷剂的蒸发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状蒸发器制冷筒,所述圆柱状蒸发器制冷筒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设有插入所述制冷筒内腔的制冷中轴;所述制冷中轴内设有制冷剂通道,所述制冷剂通道为具有外管和内管的双层套管结构;所述内管为制冷剂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的制冷剂入口设置于所述制冷中轴位于所述制冷筒壳体外的一端,所述进料通道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制冷筒内腔与冷媒出口导向结构连接;所述冷媒出口导向结构为一段均匀分布若干制冷剂喷发小口的特定形状的进料通道;所述双层套管结构制冷剂通道的外管为制冷剂回料通道,所述回料通道伸入所述制冷筒内腔的末端开口为回料入口,回料出口设置于所述回料通道位于所述制冷筒壳体外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玉吕立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立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