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1118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7:21
一种冰箱(10),冷藏室返回风路(43)通过吸入口(45)与冷却室(21)相连通,在冷却器(22)的侧壁(53)设置与吸入口(45)对应的缺口区域(53A)。使得冷却室(21)的吸入口(45)的周边的冷气的流动变得顺畅,吸入冷却室(21)的风量得以确保,防止冷气在吸入口(45)周边滞留,避免冰箱(10)的冷却效率变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冰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贮藏室内对食品等进行冷却保存的冰箱,尤其涉及使与返回风路连通的冷却室的吸入口及其周边的冷气的流动得以提高、且确保冷气向冷却室返回的风量的冰箱。
技术介绍
作为现有的冰箱100,图6所示的构造是已知的。图6是说明现有的冷气向冰箱100的冷却室101返回流动的主视图。如图6所示,在冰箱100的冷却室101内,主要从其下方侧起,配设有除霜加热器102、冷却器103、室内风扇104。在冷却室101的右侧侧方,配设有冷藏室返回风道105,在冷却室101的右侧下端附近的侧壁106,形成有吸入口107。而且,冷藏室返回风道105经由吸入口107与冷却室101连通。箭头108示出了从冷藏室(未图示)向冷却室101返回的冷气,但冷气基于冷藏室返回风道105的下端的拐弯部109而改变流动的方向大致90度后向冷却室101内流入。然后,流入冷却室101内的冷气基于室内风扇104的吸引力而向冷却室101的上方侧流动,但此时,冷气通过与冷却器103进行热交换,从而再次被冷却至期望的温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JP特开2015-7510号公报。如图6所示,在冰箱100中,冷藏室返回风道105经由形成于冷却室101的侧壁106的吸入口107与冷却室101连通。而且,从冷藏室返回的冷气基于冷藏室返回风道105的下端的拐弯部109而改变流动的方向大致90度后流入冷却室101内。通过该构造,在冷藏室返回风道105内流动的冷气通过吸入口107附近的拐弯部109而成为被推至下方侧的状态。而且,冷气保持该状态而从吸入口107向冷却室101内流入。其结果是,在吸入口107的开口面积小的情况下,难以确保冷气在吸入口107的流路面积,无法充分确保吸入冷却室101内的冷气的风量,冷却效率有可能恶化。另外,在冷却室101中,在吸入口107的附近配设除霜加热器102、冷却器103,从而除霜加热器102、冷却器103阻碍流入冷却室101内的冷气的流动。而且,流入冷却室101内的冷气不仅基于上述阻碍而势头变弱,而且冷气难以向冷却室101的里侧流动,冷气无法去到冷却器103整体。其结果是,若冷却器103的吸入口107侧结霜,则难以确保冷却室101内的冷气的流路,冷却效率有可能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使与返回风路连通的冷却室的吸入口及其周边的冷气的流动得以改善、且确保冷气向冷却室返回风量的冰箱。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形成于隔热箱体内部的贮藏室、冷却室以及返回风路,所述冷却室配设有对供给至所述贮藏室的冷气进行冷却的冷却器,并配设有安装于所述冷却器的下端并用以去除所述冷却器结出的霜的除霜加热器;所述返回风路使供给至所述贮藏室的所述冷气向所述冷却室返回。所述除霜加热器的一端沿所述冷却室的进深方向自后向前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冷却器上,且所述除霜加热器的另一端沿所述冷却室的进深方向自前向后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冷却器上;在与所述除霜加热器的一端对置的所述冷却室的侧壁上形成有与所述返回风路连通的吸入口,在与所述吸入口对置的所述冷却器的侧壁上形成有缺口区域。进一步地,所述缺口区域至少设置在所述冷却器的侧壁沿该冷却室的进深方向的后方侧。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室的背面壁靠近所述吸入口一侧的部分向后膨胀形成有膨胀部。进一步地,所述膨胀部靠近吸入口一侧具有最宽的膨胀幅度,且所述膨胀部的膨胀幅度沿横向逐渐缩窄。进一步地,所述膨胀部沿横向延伸设置的长度不小于所述冷却室的1/3宽度。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器具有多层传热管、间隔设置于传热管上的翅片,最下层的翅片的并排设置间隔最宽。进一步地,在所述冷却器下部区域中,靠近吸入口一侧的翅片的间隔大于远离吸入口一侧的翅片间隔。进一步地,所述冰箱还包括进给风路及配设于所述进给风路中的风门,所述进给风路从所述冷却室向所述贮藏室送出所述冷气;所述吸入口的开口面积与所述进给风路中风门的配设区域的流路面积相同,或者大于所述进给风路中风门的配设区域的流路面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为:通过将冷却室相对吸入口一侧的侧壁上形成的缺口区域,使得从返回风路向冷却室返回的冷气在所述冷却室的吸入口附近的流动变得顺畅,确保向冷却室返回的冷气的风量。另外,将吸入口侧的除霜加热器的装卸方向设在冷却室的后方侧,且将吸入口的相反侧的除霜加热器的装卸方向设在冷却室的前方侧,从而便于除霜加热器朝冷却器下端的装卸作业。附图说明图1(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从前方观察冰箱的立体图;图1(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的侧方剖视图。图2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内进行循环的冷气的风路的主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的冷却器以及除霜加热器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的冷藏室返回风路以及冷却室的立体图。图5(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观察冷却室侧壁的剖视图;图5(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观察冷却室内冷却器侧壁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现有的冷气向冰箱的冷却室返回流动的主视图。10-冰箱;11-隔热箱体;13-内胆;13A-背面壁;13B-侧壁;14-隔热材;14A-真空隔热材;15-冷藏室;16-冷冻室;17、18,19、20-隔热门;21-冷却室;22-冷却器;23-压缩机;24、25、31、35-分隔壁;26-冷冻室进给风路;27-送风口;28-风机;29-除霜加热器;30、38-吹出口;32、44-回风口;33-冷冻室返回风路;36-冷藏室进给风路;37-风门;43-冷藏室返回风路;45-吸入口;51-传热管;52-翅片;53、54-侧壁;53A-缺口区域;55、56-除霜加热器固定部;57-玻璃管;58-橡胶制支承部;59-加热器罩;63-膨胀部。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以下,基于附图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1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时,对同一构件原则上使用同一标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方向表示冰箱10的高度方向,左右方向表示冰箱10的横宽方向,前后方向表示冰箱10的纵深方向。而且,上述左右方向示出了从前方观察冰箱10的情况下的左右方向。图1(A)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10的概略构造的立体图,是从冰箱10的前方观察的图。图1(B)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10的概略构造的侧方剖视图。图2是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10内进行循环的冷气的风路的主视图。此外,将冷气循环的方向以箭头表示。如图1(A)所示,冰箱10具备作为主体的隔热箱体11,在该隔热箱体11的内部形成有贮藏食品等的贮藏室。作为贮藏室,从上段起形成有冷藏室15(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n贮藏室,其形成于隔热箱体的内部;/n冷却室,其配设有对供给至所述贮藏室的冷气进行冷却的冷却器,并配设有安装于所述冷却器的下端并用以去除所述冷却器结出的霜的除霜加热器;以及/n返回风路,其使供给至所述贮藏室的所述冷气向所述冷却室返回,/n所述除霜加热器的一端沿所述冷却室的进深方向自后向前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冷却器上,且所述除霜加热器的另一端沿所述冷却室的进深方向自前向后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冷却器上,/n在与所述除霜加热器的一端对置的所述冷却室的侧壁上形成有与所述返回风路连通的吸入口,/n在与所述吸入口对置的所述冷却器的侧壁上形成有缺口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227 JP 2018-245419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贮藏室,其形成于隔热箱体的内部;
冷却室,其配设有对供给至所述贮藏室的冷气进行冷却的冷却器,并配设有安装于所述冷却器的下端并用以去除所述冷却器结出的霜的除霜加热器;以及
返回风路,其使供给至所述贮藏室的所述冷气向所述冷却室返回,
所述除霜加热器的一端沿所述冷却室的进深方向自后向前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冷却器上,且所述除霜加热器的另一端沿所述冷却室的进深方向自前向后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冷却器上,
在与所述除霜加热器的一端对置的所述冷却室的侧壁上形成有与所述返回风路连通的吸入口,
在与所述吸入口对置的所述冷却器的侧壁上形成有缺口区域。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区域至少设置在所述冷却器的侧壁沿该冷却室的进深方向的后方侧。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室的背面壁靠近所述吸入口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青木均史土田俊之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AQUA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