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心轮胎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05130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载重轮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心轮胎及其制造方法,实心轮胎由内到外依次包括胎体、连接件和胎面,所述胎体和所述连接件通过第一螺钉连接固定,所述连接件和所述胎面通过第二螺钉连接固定;所述胎体由橡胶材料制成,为空心齿轮状;所述连接件由导热弹性金属材料制成,包括两个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端,两个所述连接端连接后,所述连接件闭合形成一个与所述胎体的外圆周啮合的环状;所述胎面由耐磨弹性材料制成,啮合套设于闭合后的所述连接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重载实心轮胎拆装更换灵活、散热效率高,降低了使用成本,提高了轮胎的使用寿命和行驶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心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重载轮胎
,尤其涉及一种实心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工矿用重载实心轮胎体积大,承重量高,需要长期在矿山等路况下行驶,因此需要具有更强的承载能力和耐磨耐刺穿性能。矿山地带的路面上含有大量的碎石子,极易刺破扎入轮胎中,当实心轮胎的胎面被扎破后会在扎入点形成应力集中,随着实心轮胎在重载荷下不断行驶,轮胎会从扎入点开裂,扩大至整条轮胎直至整条轮胎报废,报废后需要对整条轮胎进行更换,增加了轮胎的使用成本。此外,在行驶过程中,重载实心轮胎内部生热量大,产生的热量若不及时排出,会严重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和行驶安全性。目前的实心轮胎散热主要是通过在轮胎的胎侧部位开设散热孔,散热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轮胎的散热问题,但是为了保证轮胎的承载能力需要,散热孔一般为开设在轮胎胎侧部位的局部孔,不会轴向贯穿轮胎,因此散热能力有限,实心轮胎内部积聚的热量不能及时传导分散会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和行驶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心轮胎,由内到外依次包括胎体、连接件和胎面,所述胎体和所述连接件通过第一螺钉连接固定,所述连接件和所述胎面通过第二螺钉连接固定;所述胎体由橡胶材料制成,为空心齿轮状;所述连接件由导热弹性金属材料制成,包括两个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端,两个所述连接端连接后,所述连接件闭合形成一个与所述胎体的外圆周啮合的环状;所述胎面由耐磨弹性材料制成,啮合套设于闭合后的所述连接件上。安装时,将连接件啮合缠绕于胎体上,然后将其两个连接端连接固定,使连接件形成闭合的环状。然后通过第一螺钉将连接件和胎体进行连接固定。两个连接端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连接方式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螺钉连接或者卡入式连接等。最后将胎面啮合套设于连接件上,通过第二螺纹孔将胎面固定于连接环上,完成实心轮胎的组装。使用时,将组装好的实心轮胎采用常规方式安装于车轮上即可。由于胎体部分由橡胶材料制成,因此具有优异的弹性,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提高驾驶的舒适性,胎面部分由耐磨弹性材料制成,可以适应碎石较多的矿山等苛刻路况,提高实心轮胎的使用寿命。由于采用了分体式结构,因此胎体相较传统的实心轮胎胎体厚度大大降低,减少了行驶过程中的生热,在胎体和胎面之间设置由导热弹性金属材料制成的连接件,即有利于散热,又能够为胎体提供适宜的强度,避免胎体在重载荷下过度形变导致破裂,进一步提高轮胎的使用寿命和行驶安全性。当胎面损坏时,可以将胎面拆卸下来进行更换。同理,若胎体或者连接环损坏时,也可以将其拆卸更换,未损坏部分继续保留使用,从而降低使用和更换成本。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和所述胎面的轴向宽度相等且大于所述胎体的轴向宽度,所述连接件包括轴向圆周等距分布的导热管和散热片,所述导热管为空心圆管且其轴线与闭合后的所述连接件的轴线平行;所述导热管与所述连接件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胎体包括第一内表面、第一外表面和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上轴向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外表面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圆周等距排列于所述第一本体上,相邻所述第一凸起之间的所述第一本体上轴向设有半圆形的第一凹槽;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二内表面、第二外表面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二内表面上设有轴向固定所述胎体的卡条组件;所述第二本体上轴向设有所述导热管;所述第二外表面上径向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内表面上径向设有所述散热片;所述胎面包括第三内表面、第三外表面和第三本体,所述第三内表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外表面啮合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上轴向设有半圆形的第二凹槽;所述导热管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内;所述第三外表面上设有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圆周排列于所述第三本体上,相邻两个所述第三凸起之间的所述第三本体上径向设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相应的第三螺纹孔。优选的,所述卡条组件包括两个径向间隔设置的卡条,两个所述卡条相对的内侧面内卡接所述胎体,所述卡条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螺钉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将所述连接件和所述胎体径向固定;所述第二内表面和所述卡条的外侧面之间倾斜设有加强条。优选的,所述导热管内设有第一波纹板和两个弧形板,两个所述弧形板对称设于所述第一波纹板的两侧,所述导热管和所述弧形板之间设有第二波纹板,所述第一波纹板和所述第二波纹板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波纹板、所述弧形板和所述第二波纹板均由导热弹性金属制成。优选的,所述第一波纹板与所述导热管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弧形板与所述导热管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波纹板与所述导热管和所述弧形板之间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导热管包括两端开口的筒体,所述筒体内表面轴向设有第一插槽组和第二插槽组,所述第一插槽组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插槽,所述第二插槽组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插槽,所述第一插槽组和所述第二插槽组互相垂直设置,所述筒体的开口端设有卡环槽,所述卡环槽内径向设有第四螺纹孔;所述第一波纹板包括第一波纹部和平行设于所述第一波纹部波纹方向两侧的两个第一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插入所述第一插槽组内;所述弧形板包括弧形部和设于所述弧形部长度方向两侧的两个第二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插入所述第一插槽组内;所述弧形板周向长度小于所述筒体周向长度的二分之一且大于所述第一波纹板的径向长度,所述弧形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插槽相应的第三插槽;所述第二波纹板包括第二波纹部和平行设于所述第二波纹部波纹方向两侧的两个第三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三连接部可分别插入所述第二插槽和所述第三插槽之间;所述卡环槽内可拆卸设有卡环,所述卡环上设有与所述第四螺纹孔相应的第五螺纹孔,第三螺钉通过所述第四螺纹孔和所述第五螺纹孔将所述卡环固定于所述卡环槽内。一种实心轮胎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上述实心轮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0.金属部件的制备;采用导热弹性金属分别制备连接件、第一波纹板、弧形板、第二波纹板和卡环;其中,连接件上一体成型导热管;步骤S200.非金属部件的制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210.采用橡胶材料硫化成型制备弹性胎体;步骤S220.采用聚氨酯注射成型制备耐磨胎面;步骤S300.组装;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310.将第一波纹板、弧形板和第二波纹板插装到导热管内后,安装卡环限位固定;步骤S320.将连接件啮合缠绕在胎体的第一外表面上,通过连接端连接固定成一个闭合的环状;步骤S330.将胎面啮合套设在连接件的第二外表面上;步骤S340.通过螺钉将胎体和连接件以及连接件和胎面连接固定,完成组装。优选的,所述步骤S22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221.将成型模具在110℃下预热10min;步骤S222.通过聚氨酯发泡机将液体聚氨酯反应料注入预热后的模具中;步骤S223.将模具放入110℃的烘箱中,反应固化2h;步骤S224.取出胎体,并将其放入硫化烘箱,在110℃下继续硫化6h;步骤S225.取出胎体,在室温下自然冷却后继续熟化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心轮胎,其特征在于,由内到外依次包括胎体(1)、连接件(2)和胎面(3),所述胎体(1)和所述连接件(2)通过第一螺钉(4)连接固定,所述连接件(2)和所述胎面(3)通过第二螺钉(5)连接固定;所述胎体(1)由橡胶材料制成,为空心齿轮状;所述连接件(2)由导热弹性金属材料制成,包括两个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端(24),两个所述连接端(24)连接后,所述连接件(2)闭合形成一个与所述胎体(1)的外圆周啮合的环状;所述胎面(3)由耐磨弹性材料制成,啮合套设于闭合后的所述连接件(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心轮胎,其特征在于,由内到外依次包括胎体(1)、连接件(2)和胎面(3),所述胎体(1)和所述连接件(2)通过第一螺钉(4)连接固定,所述连接件(2)和所述胎面(3)通过第二螺钉(5)连接固定;所述胎体(1)由橡胶材料制成,为空心齿轮状;所述连接件(2)由导热弹性金属材料制成,包括两个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端(24),两个所述连接端(24)连接后,所述连接件(2)闭合形成一个与所述胎体(1)的外圆周啮合的环状;所述胎面(3)由耐磨弹性材料制成,啮合套设于闭合后的所述连接件(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心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和所述胎面(3)的轴向宽度相等且大于所述胎体(1)的轴向宽度,所述连接件(2)包括轴向圆周分布的导热管(231)和散热片(213),所述导热管(231)为空心圆管且其轴线与闭合后的所述连接件(2)的轴线平行;所述导热管(231)与所述连接件(2)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心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体(1)包括第一内表面(11)、第一外表面(12)和第一本体(13),所述第一本体(13)上轴向设有第一螺纹孔(131),所述第一外表面(12)上设有第一凸起(121),所述第一凸起(121)圆周等距排列于所述第一本体(13)上,相邻所述第一凸起(121)之间的所述第一本体(13)上轴向设有半圆形的第一凹槽(122);
所述连接件(2)包括第二内表面(21)、第二外表面(22)和第二本体(23);所述第二内表面(21)上设有轴向固定所述胎体(1)的卡条组件;所述第二本体(23)上轴向设有所述导热管(231);所述第二外表面(22)上径向设有第二螺纹孔(221);所述第二内表面(21)上径向设有所述散热片(213);
所述胎面(3)包括第三内表面(31)、第三外表面(32)和第三本体(33),所述第三内表面(31)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外表面(22)啮合的第二凸起(311),所述第二凸起(311)上轴向设有半圆形的第二凹槽(3111);所述导热管(231)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122)和所述第二凹槽(3111)之内;所述第三外表面(32)上设有第三凸起(321),所述第三凸起(321)圆周排列于所述第三本体(33)上,相邻两个所述第三凸起(321)之间的所述第三本体(33)上径向设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221)相应的第三螺纹孔(3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心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条组件包括两个径向间隔设置的卡条(211),两个所述卡条(211)相对的内侧面内卡接所述胎体(1),所述卡条(211)上设有通孔(2111),所述第一螺钉(4)穿过所述通孔(2111)与所述第一螺纹孔(131)螺纹连接,将所述连接件(2)和所述胎体(1)径向固定;所述第二内表面(21)和所述卡条(211)的外侧面之间倾斜设有加强条(2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心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231)内设有第一波纹板(232)和两个弧形板(233),两个所述弧形板(233)对称设于所述第一波纹板(232)的两侧,所述导热管(231)和所述弧形板(233)之间设有第二波纹板(234),所述第一波纹板(232)和所述第二波纹板(234)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波纹板(232)、所述弧形板(233)和所述第二波纹板(234)均由导热弹性金属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心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纹板(232)与所述导热管(231)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弧形板(233)与所述导热管(231)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波纹板(234)与所述导热管(231)和所述弧形板(233)之间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会岩王顺利赵海林张学永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永一橡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