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结构及包括该结构的背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5042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块结构及包括该结构的背光模块,背光模块结构包括一背板及至少一光源装置。背板具有一基座部及多个实质上相互平行的突起部,后者间隔设置于该基座部上,并与该基座部共同界定出至少一插槽,且相对于该基座部形成一第一高度。所述至少一光源装置可容纳于此至少一插槽中。所述至少一光源装置包括一基板及多个光源,后者设置于该基板上,且相对于该基座部形成一第二高度;其中,第一高度实质上大于或等于第二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背光模块及其结构不需拆卸光学膜片模块、液晶面板及彩色滤光片模块,就可将光源装置以抽取的方式由背光模块中抽出及放入,提高了工作人员在组装及维修背光模块时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模块结构及应用此结构的背光模块,特别涉及一种用以固定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的光源装置的背光模块结 构及应用此结构的背光模块。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是利用液晶而发展出的全彩显示技术的显示装置,由于其具 有省电、辐射低、不占空间、重量轻等优点,且在尺寸大小方面拥有相当大 的弹性,因此在数字相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及 电视机等具有显示屏幕的电子产品上都可以看到液晶显示器的应用。另一方 面,液晶显示器与传统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的不同在于,液晶显示器的液晶 本身并不会发光,所以需要额外的光源才能在屏幕上成像。 一般来说,额外 的光源就称为背光模块。大致而言,液晶显示器是由背光模块、光学膜片模块、液晶面板及彩色 滤光片模块依序堆栈组成,而背光模块中包括多个光源装置以提供光源,如 果以使用多个点光源元件的液晶显示器为例,每个光源装置上具有多个光源 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LED))。当液晶显示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光源装 置或光源装置上其中一个光源元件可能会损坏,由此造成液晶显示器的影像 显示质量下降,因此必须取出光源装置进行修复。然而,修复传统的液晶显示器组装结构时,光学膜片模块、液晶面板及 彩色滤光片模块也需同时拆卸下来以取出背光模块,待修复完毕后,再将背 光模块、光学膜片模块、液晶面板及彩色滤光片模块重新组装回去,这样会 造成维修的不便同时还会增加人力耗费。此外,传统液晶显示器组装结构中, 是以卡榫的方式将光源装置固定在背光模块的背板上,这使组装及维修背光 模块过程更为繁复耗时;且由于光源装置与卡榫对位时容易错位,还大幅增 加了维修时间及成本。综上所述,传统液晶显示器组装结构的设计配置不当,以致维修及组装 不易,增加了工时及成本。因此,如何在不改变传统液晶显示器的组装结构 下,使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与其光源装置的组装及拆卸更加便利是业界需 要努力解决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 模块及其结构,以在不改变传统液晶显示装置的组装结构下,改善背光模块 的组装及拆卸方式,提高工作人员在组装及维修背光模块时的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背光模块包括一电源供应装置及一背 光模块结构。电源供应装置用以为背光模块结构提供一电源,背光模块结构 包括一背板及至少一光源装置。此背板具有一基座部及多个实质上相互平行 的突起部,所述突起部间隔设置于该基座部上,并与该基座部共同界定出至 少一插槽,且相对于该基座部形成一第一高度。所述至少一光源装置包括一 基板及多个光源,所述光源设置于该基板上,且相对于该基座部形成一第二高度;其中,第一高度实质上大于或等于第二高度,使得所述至少一光源装 置可容纳于所述至少一插槽中。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背光模块结构包括一背板,具有一基座部 及多个实质上相互平行的突起部,所述突起部间隔设置于该基座部上,所述 突起部与该基座部共同界定出至少一插槽且相对于该基座部形成第一高度; 以及至少一光源装置,可容纳于所述至少一插槽中,所述至少一光源装置具 有一基板及多个光源,所述光源设置于该基板上且相对于该基座部形成第二 高度,其中该第一高度实质上大于或等于该第二高度。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背光模块,该背光模块包括一如上所述的背光模块结 构;及一电源供应装置,与上述的至少一光源装置电性连接,以点亮所述多 个光源。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块及其结构不需拆卸光学膜片模块、液晶面板及彩色滤 光片模块,就可将光源装置以抽取的方式由背光模块中抽出及放入,提高了 工作人员在组装及维修背光模块时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在参阅附图及随后描述的实施方式后,具有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就可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及优点,以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及实施方 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块的立体示意图2A是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块的局部立体示意图2B是图2A的局部放大图2C是图2A的光源装置定位过程的立体示意图;以及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背光模块100背板102挡止件102b挡止件11电源供应装置111电源线21突起部21b突起部30基板300相对侧缘302定位槽311第二侧挡止件40弹性部400操作端Hl第一高度IO背光模块结构101光源装置102a挡止件103定位装置IIO电源供应器20基座部21a突起部22插槽31光源301相对侧缘310第一侧挡止件4定位件41定位部401固定元件H2第二高度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背光模块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此背光模块1主 要包括一背光模块结构IO及一电源供应装置11。电源供应装置11具有一电 源供应器110及多条电源线111,背光模块结构10包括一背板100、多个光源装置101、多个挡止件102以及多个定位装置103。其中,各条电源线111 将电源供应器110提供的电源传输至光源装置101。背板100包括一基座部20及多个实质上(或近似)相互平行的突起部 21。其中,背板100是由一单件式板片、突起部21及基座部20构成的一体 弯折成形的结构。为了方便说明,请一并参阅图2A,图2A仅示出部分背光模块结构。两 相邻突起部21a、 21b间隔设置于基座部20上,突起部21a、 21b与基座部 20可界定出一插槽22。挡止件102a及挡止件102b自各突起部21a、 21b的 顶面朝与突起部21a、 21b相对应的插槽22延伸,亦即朝内延伸,使插槽22 的空间定义更为明确。换言之,此实施例的挡止件102a、 102b垂直连接于 各突起部21a、 21b,且平行于基座部20。光源装置101包括一基板30及多个光源31,所述光源31设置于基板 30上。在此较佳实施例中,基板30具有两相对侧缘300及301,而光源31 恰坐落于所述两相对侧缘300及301之间,且相对侧缘300及301嵌合于挡 止件102a、 102b的下方,使基板30可在挡止件102a、 102b的下方导引于 插槽22中,以避免基板30穿置错位。在此实施例中,基板30是一与光源 31电性连接的印刷电路板;多个光源31是多个发光二极管。电源供应装置 的电源供应器通过电源线111供电给背光模块结构10的基板30,以点亮光 源31。以上举例是为了方便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 的范围。请参阅图2B,其为图2A的局部放大图。突起部21a、 21b相对于基座 部20形成第一高度Hl,而光源31相对于基座部20形成第二高度H2,其 中第一高度Hl实质上大于第二高度H2,以使基板30可在挡止件102a、 102b 的下方导引容纳于插槽22中。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高度H1也可等于第 二高度H2,以使基板30恰穿插于插槽22中。因此,就可得到如图1所示 的结构,各个突起部21与基座部20共同界定出多个插槽22,以对应容纳各 个光源装置IOI。请参阅图2A,基板30的一端部区域开设有一定位槽302,定位装置103 设于背板100的至少一端部,此定位装置103与定位槽302相配合,以将光 源装置101的基板30定位于背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块结构,包括:一背板,具有一基座部及多个实质上相互平行的突起部,所述突起部间隔设置于该基座部上,所述突起部与该基座部共同界定出至少一插槽且相对于该基座部形成第一高度;以及至少一光源装置,可容纳于所述至少一插槽中,所 述至少一光源装置具有一基板及多个光源,所述光源设置于该基板上且相对于该基座部形成第二高度,其中该第一高度实质上大于或等于该第二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盛杰温明镜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