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肺动脉高压治疗的联合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04792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肺动脉高压治疗的联合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用于肺动脉高压治疗的联合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黄芩素纳米晶、生物药物复合物、葡萄糖醛酸。该共递送系统主要是通过与抗炎纳米晶静电吸附形成;同时为了提高制剂的靶向性,对其表面进行了葡萄糖醛酸的包裹。该共递送系统特征在于具有良好的肺靶向与肺动脉高压治疗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肺动脉高压治疗的联合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肺动脉高压治疗的抗炎纳米晶/生物药物复合物的处方构成与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arterialhypertension,PAH)是一种肺血管血液动力学异常的高度炎症型疾病,被喻为心血管疾病中的“癌症”。肺动脉血管的重构是PAH的重要病理基础,主要由肺血管平滑肌细胞(SMCs)的过快增殖与肺血管上皮细胞层的间叶化等引起。显然,抑制炎症反应与促进SMCs凋亡是治疗PAH的潜在有效策略。因此,联合递送抗炎药物与促凋亡剂有望治疗PAH。已公开专利(CN201710659662.3A)提供了一种抗肿瘤紫杉醇纳米晶递送基因药物的基因递送体系,主要涉及利用紫杉醇纳米晶实现基因药物let-7a的递送,治疗肿瘤。同时该体系无外层材料的包裹,缺乏稳定性与细胞特异性,无法有效靶向病灶;并且带明显正电荷,对机体有潜在毒性。已公开专利(CN201810364308.2A)虽然提及了利用黄芩素纳米晶递送miRNA,该专利依然未解决专利(CN201710659662.3A)存在的问题,且在所有实施例均采用了miR105,也未提及任何治疗功效。本专利技术专利在处方构成、治疗功效等方面与公开专利明显不同。核酸递送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核酸的巨大的分子量和负电荷使得其难以透过生物膜;2)核酸容易被血浆和组织中的核酸酶降解,被肝脏和肾脏快速清除;3)普通载体进行胞内递送时,往往会进入内涵体-溶酶体系统,导致绝大多数核酸被降解,有文献报道称只有1-2%的核酸能实现内涵体-溶酶体逃逸(Nat.Biotechnol.2013,31,638),胞内递送效率极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构建一种用于PAH治疗的药物共递送体系。本专利技术将阳离子化材料与抗炎药物纳米晶用于生物药物或大分子药物递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阐述抗炎药物纳米晶在生物药物或大分子药物中递送的作用,在核靶向多肽(NLS)的作用下,将生物药物pDNA如p53、基因编辑系统等递送至细胞核。其中核靶向多肽包括但不局限于Simianvirus40(SV40)(Genbank登录号为J02400.1),Pep-7(SDLWEMMMVSLACQY,见SEQIDNO.1),pVEC(LLIILRRRIRKQAHAHSK,见SEQIDNO.2),八肽NLS(CPKKKRKV,见SEQIDNO.3)以及13肽NLS(CGGGPKKKRKVED,见SEQIDNO.4)。将通过具体的抗炎药物如黄芩素纳米晶,生物药物p53、anti-miR138/155、caspase3等,靶向材料葡萄糖醛酸等具体阐述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专利技术限制在所列举实施例中。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肺动脉高压治疗的联合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黄芩素纳米晶、生物药物复合物或大分子药物、葡萄糖醛酸。所述的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生物药物或大分子药物包括质粒DNA,基因编辑系统,RNA,活性蛋白。所述的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生物药物或大分子药物包括p53,anti-miR138/155,caspase-3。所述的所述的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药物复合物为有核靶向多肽修饰形成的核靶向-生物药复合物。所述的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靶向多肽包括Simianvirus40,Pep-7,pVEC,NLS以及NLS。所述的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黄芩素纳米晶与生物药物质量比为2:1~32:1;黄芩素纳米晶/生物药物/葡萄糖醛酸质量比为32:1:0,32:1:1,32:1:2,32:1:4,32:1:8。具体制备方法如下:1)以β-乳球蛋白(β-LG)为例,采用酰化反应合成纳米晶稳定剂(CLG)将300mgβ-LG溶解于2mL蒸馏水中,加入250mL乙二胺溶液(pH4.75),混合后,加入70mgEDC,搅拌2h。之后加入200μL醋酸盐缓冲液(pH4.75)中止反应。将反应液转移至透析袋中,聚乙二醇20000溶液中透析四小时后,转移至蒸馏水中透析3天,将溶液冻干,得CLG。采用超声沉淀法制备黄芩素纳米晶。2)NLS-p53的合成。将6-(马来酰亚胺基)己酸琥珀酰亚胺酯10mg溶解于10mL二氯甲烷中,避光搅拌溶解,将2-(4-氨基苯)乙胺5mg加入其中反应24h,反应两天后旋干。在所得产物中加入30mg亚硝酸钠与4mL0.5M盐酸,冰水浴反应2h,之后向其中加入2μgp53,与10mL硼酸缓冲液,反应12h后,加入2mgNLS(氨基酸序列为NH2-PKKKRKVEDPYC),继续反应12h。全程避光反应。反应结束后超滤离心取上清,转速为3000rpm/10min,超滤管截留分子量为3500。硼酸盐缓冲液配制方法:6.18g硼酸加入980mL水溶解后,用氢氧化钠调节pH至9.0,补加水至1000mL。3)黄芩素纳米晶/NLS-p53复合物的制备。在超净台中,用无菌无酶水将NLS-p53稀释到不同浓度,使得CLG与NLS-p53质量比为2:1~32:1,二者等体积混匀孵育,室温孵育30min后得到黄芩素纳米晶/NLS-p53复合物。4)葡萄糖醛酸(GA)包裹的黄芩素纳米晶/NLS-p53复合物的制备。将CLG/NLS-p53/GA按照一定质量比混合,室温孵育30min后,得到GA包裹的抗炎药物纳米晶与NLS-p53复合物。黄芩素纳米晶/anti-miR138或anti-miR155复合物的制备。在超净台中,用无菌无酶水将anti-miR138稀释到不同浓度,使得CLG与anti-miR138质量比为4:1~64:1,二者等体积混匀孵育,室温孵育30min后得到黄芩素纳米晶/anti-miR138或anti-miR155复合物。GA包裹的黄芩素纳米晶/anti-miR138或anti-miR155复合物的制备。将CLG/anti-miRNA/GA按照一定质量比混合,室温孵育30min后,得到GA包裹的黄芩素纳米晶/anti-miR138或anti-miR155复合物。黄芩素纳米晶/caspase3复合物的制备将caspase3稀释到不同浓度,使得CLG与caspase3质量比为2:1~64:1,二者等体积混匀孵育,得到黄芩素纳米晶/caspase3复合物。GA包裹的黄芩素纳米晶/caspase3复合物的制备将CLG/caspase3/GA按照一定质量比混合,室温孵育30min后,得到GA包裹的黄芩素纳米晶/caspase3复合物。本专利技术构建示意图见图21。采用动态光散射纳米粒径仪、透射电镜等对制得的制剂进行表征。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黄芩素纳米晶/生物药物复合物的形成进行表征。本专利技术的纳米晶以及纳米晶/生物药物复合物制备方法简单,制剂稳定。本专利技术通过核靶向多肽的运用将质粒有效递送至细胞核中发挥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肺动脉高压治疗的联合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黄芩素纳米晶、生物药物复合物、葡萄糖醛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肺动脉高压治疗的联合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黄芩素纳米晶、生物药物复合物、葡萄糖醛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生物药物复合物包括质粒DNA,基因编辑系统,RNA,活性蛋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生物药物复合物包括p53,anti-miR138/155,caspase-3。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伟滕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