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1074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阀装置,该阀装置设置在油压缸的上部室与下部室之间并且将两者之间进行连通、截断。阀装置具备第一通路和伸张侧衰减力产生机构,由于活塞在油压缸的各个缸内进行移动,压力油在该第一通路中从上部室流出,该伸张侧衰减力产生机构具有衰减阀和背压室,该衰减阀配置于所述第一通路并且对由于活塞的滑动而产生的压力油的流动进行抑制从而产生衰减力,该背压室使内压向闭阀方向作用于该衰减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悬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例如两轮或四轮机动车等的振动进行缓冲的悬架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已知一种悬架装置,在四轮机动车等车辆中,在左右的车轮侧与车身侧之间安装设置液压缸,对在行驶时产生的上下方向的振动、左右方向的侧倾振动(横摇)等进行缓冲。作为这样的悬架装置,为了兼顾车辆在不良路况下的行驶通过性和良好路况下的操纵稳定性,使左右的液压缸的上部室和下部室交叉地布置管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67488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12036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和2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悬架装置例如能够在相对于左右的车轮产生相反相位的输入的情况下得到高的侧倾刚性,但是在不良路况下的直线行驶等时不一定能够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另一方面,在如专利文献2那样追加了电子控制系统的情况下,存在系统价格昂贵且复杂的问题。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得到与车辆的行驶条件相适合的侧倾刚性并且能够兼顾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的悬架装置。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采用的结构具备:一对液压缸,其为安装在左右车轮与车身之间的一对液压缸或者安装在前后车轮与车身之间的一对液压缸,各缸内被活塞划分为上部室和下部室;第一连接管路,其将所述一对液压缸之间以一方的液压缸的上部室与另一方的液压缸的下部室连通的方式交叉地连接;第二连接管路,其将所述一对液压缸之间以所述另一方的液压缸的上部室与所述一方的液压缸的下部室连通的方式交叉地连接;以及阀装置,其设置在各所述液压缸的所述上部室与所述下部室之间并且将所述上部室与所述下部室之间连通、截断,或者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路与第二连接管路之间并且将所述第一连接管路与第二连接管路之间连通、截断;所述阀装置具备:第一通路,其供由于所述活塞的移动而流动的工作流体流通;以及衰减力产生机构,其具备衰减阀和背压室,所述衰减阀配置于所述第一通路并且对由于所述活塞的滑动而产生的工作流体的流动进行抑制从而产生衰减力,所述背压室使内压向闭阀方向作用于该衰减阀;所述衰减力产生机构具有将工作流体从所述第一通路向所述背压室导入的背压室流入通路,所述衰减阀具有:第一阀,其对所述第一通路的开口进行开闭,并且与所述活塞抵接;以及背压室调节机构,其对所述背压室的内压进行调节;所述背压室调节机构具有:筒状的壳体部件,其在内部形成有第二通路的至少一部分;以及自由活塞,其配置于所述壳体部件,将所述壳体部件内划分成两个室;所述两个室中的一个与所述背压室连通,所述自由活塞截断所述第二通路内向至少一方的流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能够兼顾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悬架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表示在图1中的各油压缸中设置的阀装置的具体构造的纵剖视图。图3是将图2的阀装置放大表示的半剖视图。图4是表示在活塞杆的收缩行程中压力油在第一、第二节流孔中流通的状态的图3中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5是表示在活塞杆的伸张行程中压力油在第一节流孔中流通的状态的图3中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6是用于对阀装置的收缩侧、伸张侧衰减力产生机构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油压回路图。图7是表示油压缸的轴力与振动频率的关系的特性线图。图8是表示机动车的簧上的上下加速度相对于振动频率的特性的特性线图。图9是用时间图表示行驶时的侧倾角的特性的特性线图。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悬架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11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悬架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12是表示图11中的桥阀的具体构造的纵剖视图。图13是将图12的桥阀放大表示的半剖视图。图14是表示桥阀所产生的衰减力与振动频率的关系的特性线图。图15是表示机动车的簧上的上下加速度相对于振动频率的特性的特性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以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悬架装置应用于四轮机动车的情况为例,按照所附附图详细地进行说明。在这里,图1至图9表示的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在图1中,左右的液压缸(以下称为前轮侧的左油压缸1、前轮侧的右油压缸2)分别安装在车辆的车身与左右的前轮(均未图示)之间。后侧的左右的液压缸(以下称为后轮侧的左油压缸3、后轮侧的右油压缸4)分别安装在车辆的车身与左右的后轮(均未图示)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将车辆的各车轮位置设为左前轮(FL)、右前轮(FR)、左后轮(RL)、右后轮(RR)并进行标注。这些油压缸1~4是安装在车辆的车身(簧上)与各车轮(簧下)之间并随着车身与各车轮的相对的移动而进行伸缩的缸装置,构成对所述车辆的振动进行缓冲的缓冲器。例如,左前轮侧的左油压缸1包含由有底筒状的管构成的缸5、能够滑动地插嵌于该缸5内的活塞6、一端侧固定于活塞6且另一端侧向缸5外突出的活塞杆7。缸5内被活塞6划分成上下两个室A、B(即上部室A和下部室B)。与此相同,其他油压缸2、3、4也分别包含缸5、活塞6以及活塞杆7。并且,油压缸2、3、4的各个缸5内被活塞6划分成上部室A和下部室B。在油压缸1~4中,在各个缸5内后述阀装置16经由活塞6和活塞杆7而设置在上部室A与下部室B之间。第一、第二连接管路8、9作为交叉配管设置在前轮侧的左油压缸1与右油压缸2之间,将前轮侧的左油压缸1与右油压缸2之间交叉地连接。其中,第一连接管路8以使左油压缸1的上部室A与右油压缸2的下部室B之间连通的方式在油压缸1、2之间沿左右方向延伸地形成管路。第二连接管路9以使左油压缸1的下部室B与右油压缸2的上部室A之间连通的方式在油压缸1、2之间沿左右方向延伸地形成管路。并且,后轮侧的左油压缸3与右油压缸4之间通过作为交叉配管的第一、第二连接管路10、11而交叉地连接。即,第一连接管路10以使左油压缸3的上部室A与右油压缸4的下部室B之间连通的方式在油压缸3、4之间沿左右方向延伸地形成管路。第二连接管路11以使左油压缸3的下部室B与右油压缸4的上部室A之间连通的方式在油压缸3、4之间沿左右方向延伸地形成管路。左侧连通路12是在靠近前轮侧的左油压缸1和后轮侧的左油压缸3的位置处使前侧的连接管路8与后侧的连接管路10始终连通的管路。右侧连通路13是在靠近前轮侧的右油压缸2和后轮侧的右油压缸4的位置处使前侧的连接管路9与后侧的连接管路11始终连通的管路。在左侧连通路12的中途设有作为蓄压器的蓄能器14和节流阀15。在右侧连通路13的中途也同样设有蓄能器14和节流阀15。各节流阀15分别在压力油(工作流体)在所述连通路12、13与蓄能器14之间流入流出(流通)时产生基于节流阻力的衰减力,对油压缸1~4的伸缩动作进行缓冲。油压缸1~4、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n一对液压缸,其为安装在左右车轮与车身之间的一对液压缸或者安装在前后车轮与车身之间的一对液压缸,各缸内被活塞划分为上部室和下部室;/n第一连接管路,其将所述一对液压缸之间以一方的液压缸的上部室与另一方的液压缸的下部室连通的方式交叉地连接;/n第二连接管路,其将所述一对液压缸之间以所述另一方的液压缸的上部室与所述一方的液压缸的下部室连通的方式交叉地连接;以及/n阀装置,其设置在各所述液压缸的所述上部室与所述下部室之间并且将所述上部室与所述下部室之间连通、截断,或者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路与第二连接管路之间并且将所述第一连接管路与第二连接管路之间连通、截断;/n所述阀装置具备:/n第一通路,其供由于所述活塞的移动而流动的工作流体流通;以及/n衰减力产生机构,其具备衰减阀和背压室,所述衰减阀配置于所述第一通路并且对由于所述活塞的滑动而产生的工作流体的流动进行抑制从而产生衰减力,所述背压室使内压向闭阀方向作用于该衰减阀;/n所述衰减力产生机构具有将工作流体从所述第一通路向所述背压室导入的背压室流入通路,/n所述衰减阀具有:/n第一阀,其对所述第一通路的开口进行开闭,并且与所述活塞抵接;以及/n背压室调节机构,其对所述背压室的内压进行调节;/n所述背压室调节机构具有:/n筒状的壳体部件,其在内部形成有第二通路的至少一部分;以及/n自由活塞,其配置于所述壳体部件,将所述壳体部件内划分成两个室;/n所述两个室中的一个与所述背压室连通,所述自由活塞截断所述第二通路内向至少一方的流通。/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529 JP 2018-1027031.一种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一对液压缸,其为安装在左右车轮与车身之间的一对液压缸或者安装在前后车轮与车身之间的一对液压缸,各缸内被活塞划分为上部室和下部室;
第一连接管路,其将所述一对液压缸之间以一方的液压缸的上部室与另一方的液压缸的下部室连通的方式交叉地连接;
第二连接管路,其将所述一对液压缸之间以所述另一方的液压缸的上部室与所述一方的液压缸的下部室连通的方式交叉地连接;以及
阀装置,其设置在各所述液压缸的所述上部室与所述下部室之间并且将所述上部室与所述下部室之间连通、截断,或者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路与第二连接管路之间并且将所述第一连接管路与第二连接管路之间连通、截断;
所述阀装置具备:
第一通路,其供由于所述活塞的移动而流动的工作流体流通;以及
衰减力产生机构,其具备衰减阀和背压室,所述衰减阀配置于所述第一通路并且对由于所述活塞的滑动而产生的工作流体的流动进行抑制从而产生衰减力,所述背压室使内压向闭阀方向作用于该衰减阀;
所述衰减力产生机构具有将工作流体从所述第一通路向所述背压室导入的背压室流入通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下干郎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