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0960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能够抑制在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正下型背后照明单元中,在线状光源的电极部上的亮度降低。为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反射来自线状光源的光并导向液晶面板的箱形框的、接近线状光源的端部的侧壁形成反射板。并且,该侧壁的反射板为至少具有两个以上的倾斜面的结构。倾斜面可以是阶梯状,也可以是中央部高的具备棱的结构。依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能够减少液晶面板的有效显示区域的端部的亮度等级的衰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液晶显示装置中使 用的正下型背后照明单元以及具有该背后照明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的液晶面板,公知的是使用单纯矩阵行和TFT (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等的有源矩阵型。但是, 这样的液晶面板,由于不是自发光型,为了使在液晶面板中形成的图 像可视化,需要另外照明光源。因此,液晶显示装置,由周围配置有漏极驱动器和栅极驱动器的 液晶显示面板,和对液晶显示面板进行照射的背后照明单元(以下, 将背后照明单元称作BLU)构成。该BLU存在测光型BLU和正下型BLU。近年,液晶显示装置变 得大型化、大画面画,这样的大型、大画面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适合 能够得到高亮度的正下型BLU。另外,釆用正下型的BLU的液晶显示 装置,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2006-259750号、日本专利特开平 11-084377号公报中记载。在正下型的BLU中,具有一个或者多个线状光源(例如,冷阴极 荧光灯),同时具备包括入射有从线状光源照射的光的扩散板的光学部 件、和具有对从线状光源照射到与液晶显示面板相反侧的光向液晶显 示面板侧进行反射的反射面的反射镜(反射部件)。近年,在大画面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薄型化的要求变得更强。但 是,为了使大画面的液晶显示装置薄型化,必须使正下型BLU薄型化。 正下型BLU的薄型化,即,当縮短光学部件和反射镜之间的距离时, 会存在在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亮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亮度分布的 不均匀尤其在液晶显示面板的端面很显著,存在在线状光源的长度方 向的两端面的亮度减少的问题。上述亮度分布的不均匀尤其在液晶显示面板的端面很显著,存在在线状光源(例如EEFL (外部电极荧光灯External Electrode Fluorescent Lamp)等)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面的亮度减少的问题。另夕卜, 由于位于线状光源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或者一端的电极部在BLU的有效 范围内的情况下,电极不发光,所以看到这里是暗部,发生亮度不均 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并且本专利技术提供减轻光源的长度方 向的两端部的亮度的衰减,同时减少亮度不一致的技术。本专利技术,使位于线状光源的两端区域的框的侧壁的至少内面向框 外侧倾斜。艮P,本专利技术,在具备液晶面板和设置在该液晶面板的背面并射出 照明光的背后照明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至少具有从大致矩形的 底部的相对的各一对平行端缘向液晶面板方向立起的侧壁的框、沿与 该框的内底部的一对侧壁的一方平行的方向安装的线状光源、在线状 光源和液晶面板之间插入的光扩散板;与线状光源正交的方向的一对 侧壁的至少内侧具有从底部朝向液晶面板方向的反方向打开的方向倾 斜的反射面。另外,优选特征在于,上述液晶显示装置中背后照明单元,在与 线状光源正交的方向的每个侧壁上具有两个以上不同倾斜角的反射 面。另外,优选特征在于,上述液晶显示装置中背后照明单元,在线 状光源的电极部的两侧分别具有倾斜的反射面。另外,优选特征在于,上述液晶显示装置中背光灯单元,与线状 光源正交的方向的侧壁至少由一个曲面状的反射面构成。另外,优选特征在于,上述液晶显示装置中背光灯单元,与线状 光源正交的方向的侧壁由多个阶梯状的反射面构成。另外,优选特征在于,上述液晶显示装置中背光灯单元,与线状 光源正交的方向的侧壁由从框的底部开始倾斜角逐渐增加的多个反射 面构成。另外,优选特征在于,上述液晶显示装置中背光灯单元,与线状 光源正交的方向的侧壁由从框的底部开始倾斜角逐渐减小的多个反射 面构成。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具备液晶面板、用于向上述液晶面板照射光的配 置在上述液晶面板的背面侧的多个线状光源、和配置在所述线状光源 的背面侧的具有斗形状的框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框的内 壁面上设置有用于反射来自上述线状光源的光并照射到上述液晶面板 的反射部,上述线状光源,以上述液晶面板的水平方向为长度方向设 置在上述框的侧面侧,在设置于上述框的侧面的反射部的设置有所述 线状光源的部分的周围设置有凹部,通过该凹部,在设置有所述线状 光源的部分的周围形成具有曲面的反射部。当从上述液晶面板的显示面侧看上述框的侧面时,上述凹部呈半 椭圆形状。另外只有上述凹部的与上述液晶面板的显示面正交并且与 液晶面板的水平方向平行的截面为曲面。另外,优选在与上述液晶面 板的显示面正交并且与液晶面板的水平方向平行的截面中,上述凹部 的曲面的切线和与上述液晶面板的水平方向平行的直线所成的角度根 据上述曲面的位置不同而不同。该角度能够从上述框的底面向上述液 晶面板侧逐渐变大。另外,可以以覆盖上述线状光源的电极部的方式设置反射元件。 该反射元件,与上述液晶面板的显示面正交并且与液晶面板的垂直方 向平行的截面呈大致拱形。该拱形的反射元件的上面,在与上述液晶 面板的显示面正交并且与液晶面板的水平方向平行的截面中具有曲 面。另夕卜,可以对上述框的侧面的反射部和上述凹部的边界部实施倒 角。另外,上述凹部对应于上述多个线状光源的各个而设置,上述多 个凹部之间邻接的边界部的上述框的中央侧的形状,从上述液晶面板 的显示面侧看为直线状或者弧状。依据如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在薄型化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在线状 光源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亮度的减少变少,能够使 发光品质提高。并且能够实现窄框化。能够维持亮度的不一致而提高 周边发光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正下型背后照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例的模型图。图2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反射镜的有效显示区域端部附近的亮度 分布的图。图3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反射镜的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反射镜的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反射镜的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反射镜的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反射镜的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反射镜的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反射镜的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IO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反射镜的另一实施例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反射镜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反射镜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反射镜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反射镜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使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说明具备 正下型背后照明的液晶现实装置的结构例的模型图。图1 (a)是只表 示背后照明的展开立体图,图1 (b)用于说明将图1 (a)的背后照明 组合在液晶面板中的状态的线状光源和直角方向的部分截面图,图1 (c)是表示图l (a)的线状光源和平行方向的部分截面图。如图1 (a)所示,正下型的背后照明1至少具备具有从矩形的 底板2a的相对的各一对平行端缘向液晶面板方向立起的侧壁2b和2c 的框2、沿与该框2的底板2a的内底部地一对侧壁2b的一方平行的方 向延伸安装的线状光源3、和插在线状光源3和液晶面板之间的光扩散 板4。像这样,本实施例的框2形成为斗形状或者箱形形状。线状光源3例如是冷阴极荧光灯,在图l (a)中,与其他的侧壁 2b平行沿着底面2a将其设置两根架设在侧壁2c上。将该背光灯1设置在液晶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备液晶面板和设置在所述液晶面板的背面并射出照明光的背后照明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后照明单元至少具备:具有从底部的相对的各一对平行端缘向液晶面板方向立起的侧壁的框、沿与一对侧壁的一方平行的方向安装的线状光源、在所述线状光源和所述液晶面板之间插入的光扩散板,与线状光源正交的方向的一对侧壁的内侧具有反射面,所述反射面在从所述底部向所述液晶面板方向的反方向打开的方向上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田诚治都留康隆大内敏长吉真弓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