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果酸脂质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695702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熊果酸脂质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发明专利技术人采用主动载药的方法制备了脂质体制剂,所述脂质体制剂包括脂质体颗粒,所述脂质体颗粒包括载体,所述载体为具有双分子结构的脂质体膜,所述熊果酸位于脂质体膜内或者脂质体膜中。脂质体制剂可用于治疗肿瘤或者抗炎。相比于其被动载药脂质体,主动载药脂质具有更稳定,更缓释,更高的生物利用度。

Ursolic acid liposome preparation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熊果酸脂质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剂学领域,具体为一种熊果酸脂质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熊果酸是一种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中,与齐墩果酸是同分异构体(熊果酸分子结构见式I),分子式为C30H48O3,分子量为456,主要存在于药用植物和水果的表皮,叶子,花朵及果实中。通过一系列比较成熟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可以将熊果酸从植物中较纯地提取出来。近几年有关熊果酸的抗癌症作用的研究和报道很多,癌症的种类包括乳腺癌,结肠癌,多发性骨髓癌,膀胱癌,胰脏癌,皮肤癌等。这些药效学实验基本都是直接考察药物在不同肿瘤细胞系上的效果,或用啮齿类动物模型(人来源的肿瘤细胞在裸鼠上建立的模型/小鼠来源肿瘤细胞在小鼠或大鼠上建立模型)得到的结果。熊果酸对不同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虽然不尽相同,但对某些肿瘤细胞都有抑制其增殖,促进其凋亡,除了本身抗癌作用外,熊果酸和其他药物合用往往可以增强其他药物的作用,起到协同的作用。熊果酸是一种高脂溶性,低溶解度的药物,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很低,这也是导致它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很多研究都是通过制剂的手段提高其溶解度进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目前研究较多的纳米给药体系,如固体分散体,纳米晶等剂型可以通过提高其在体内的溶出速度和溶解度来提高生物利用度。纳米晶虽然提高了药物的溶出速度,但药物本质上溶解度没有改变,其生物利用度提高不大;固体分散体通过改变药物晶形,从结晶型转变为无定性,使药物本身溶解度提高,虽然提高了几倍,但其溶解度仍小于0.7mg/mL。>其他有关熊果酸纳米载体的研究还尝试采用树枝状粒子,纳米粒,多孔硅纳米粒子,和脂质体等。但大部分制剂的稳定性尤其在体内的稳定性存在问题,进而影响其生物利用度。其中TingtingZhao等报道了一种熊果酸脂质体,但由于熊果酸载在膜上,更准确地说是脂质混悬液,药物在体内的环境下很容易从脂质膜中析出,就失去了载体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熊果酸脂质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熊果酸脂质体稳定性差的问题,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改变熊果酸的体内分布,使药物在肿瘤组织中富集。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熊果酸脂质体制剂,包括脂质体颗粒,所述脂质体颗粒包括载体,所述载体为具有双分子结构的脂质体膜,所述熊果酸位于脂质体膜内或者脂质体膜中。进一步地,所述熊果酸脂质体制剂具体包括位于脂质体膜内的内水相和位于脂质体膜外的外水相,所述熊果酸包封在所述脂质体内水相和脂质体膜中。位于所述脂质体内水相中的熊果酸可以以游离状态存在。也可以与熊果酸-钙复合物形式存在。或者,部分熊果酸以所述游离状态、部分以熊果酸-钙复合物形式存在。进一步地,所述内水相包括醋酸钙水溶液。进一步地,所述醋酸钙水溶液醋酸钙的浓度可以是25~500mM。所述醋酸钙水溶液醋酸钙的浓度可以200~500mM。所述醋酸钙水溶液醋酸钙的浓度可以300~500mM。所述醋酸钙水溶液醋酸钙的浓度可以是200~300mM。进一步地,所述醋酸钙水溶液的pH为7~9。更优选地,pH为8。进一步地,所述内水相中还包括环糊精。优选为β-环糊精,更优选为羟丙基-β-环糊精。进一步地,所述内水相中环糊精的浓度为4~7%,更优选为5%。进一步地,所述外水相包括三羟甲基氨基甲烷。较佳地,所述外水相的pH为7~9。进一步地,所述脂质体粒径在50-100nm之间,PDI在0.05-0.1之间。进一步地,所述PDI为0.058~0.078。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了上述熊果酸脂质体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为采用主动载药的方法。进一步地,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内水相含有醋酸钙溶液,外水相含有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的空白脂质体;2.将空白脂质体与熊果酸-二甲双胍复盐混合,震荡,除去游离药物,加入含有外水相溶剂稀释。进一步地,所述熊果酸-二甲双胍复盐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将熊果酸和二甲双胍在溶剂中混匀,搅拌,蒸发。例如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含有二甲双胍混合物,置于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乙腈,室温下搅拌10min,加入精密称取的熊果酸,继续搅拌16h,然后抽真空旋蒸4h,水浴温度为50℃。进一步地,所述熊果酸-二甲双胍复盐与空白脂质体的摩尔比为0.05~0.25:1,更优选为0.1:1。进一步地,所述熊果酸-二甲双胍复盐为羟丙基-β-环糊精/熊果酸复盐包合物。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的空白脂质体经过外水相透析处理过。进一步地,所述外水相的pH为7~9。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了上述方法的熊果酸脂质体制剂。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了上述熊果酸脂质体制剂用于制备药物的用途,所述药物用于治疗肿瘤和抗炎。进一步的,所述肿瘤可以是乳腺癌、结肠癌、肺癌、肝癌、卵巢癌、多发性骨髓癌、膀胱癌、胰脏癌或皮肤癌中的任意一种。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熊果酸脂质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用环糊精包合熊果酸复盐的思路极大的提高了熊果酸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不仅为制备其脂质体制剂提供了较好的前提条件,也为制备其他熊果酸制剂提供了基础。首次制备了熊果酸主动载药脂质体制剂,制备的主动载药脂质体粒径在50-100nm之间,PDI在0.05-0.1之间,包封率达到80%。相比于其被动载药脂质体,主动载药脂质具有更稳定,更缓释,更高的生物利用度。DSC结果间接表明熊果酸载入脂质体内部。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HPLC测定不同浓度羟丙基-β-环糊精/熊果酸包合物中熊果酸(A)的浓度以及羟丙基-β-环糊精/熊果酸复盐包合物中熊果酸的浓度(B)。图2a显示为本专利技术内水相不同浓度的醋酸钙制备的脂质体包封率。图2b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不同初始药物浓度制备的脂质体包封率。图3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中主动载药脂质体载药前后的冷冻透射电镜图。图4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中两种处方载药脂质体的DSC图。图5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不同处方脂质体体外释放量-时间曲线图(A)、粒径和PDI变化图(B)。图6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主动载药脂质体在放置一定时间前后粒径和PDI统计结果图。图7显示为两种处方的熊果酸脂质体尾静脉给药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熊果酸脂质体制剂,包括脂质体颗粒,所述脂质体颗粒包括载体,所述载体为具有双分子结构的脂质体膜,所述熊果酸位于脂质体膜内或者脂质体膜中。所述脂质体膜类似于生物膜。所述脂质体膜材料含有磷脂和胆固醇。本专利技术对于材料的选择及其含量并无特别的限制,只要形成稳定的无泄露的呈双分子结构的脂质体膜即可。一般情况下,只要磷脂和胆固醇的摩尔比范围在(80~50):(20~50)时即可形成稳定的无泄漏的呈双分子层结构的脂质体膜。这些均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知晓的知识范围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熊果酸脂质体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体制剂包括脂质体颗粒,所述脂质体颗粒包括载体,所述载体为具有双分子结构的脂质体膜,所述熊果酸位于脂质体膜内或者脂质体膜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熊果酸脂质体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体制剂包括脂质体颗粒,所述脂质体颗粒包括载体,所述载体为具有双分子结构的脂质体膜,所述熊果酸位于脂质体膜内或者脂质体膜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熊果酸脂质体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熊果酸脂质体制剂包括位于脂质体膜内的内水相和位于脂质体膜外的外水相,所述熊果酸包封在所述脂质体内水相和脂质体膜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熊果酸脂质体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水相包括醋酸钙水溶液,所述醋酸钙水溶液醋酸钙的浓度是25~5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熊果酸脂质体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水相中还包括环糊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熊果酸脂质体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水相包括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所述外水相的pH为7~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熊果酸脂质体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体粒径为50-100nm,PDI为0.05-0.1。


7.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宇虹张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